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市场特征不同,使得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和重点也有差异,但地区间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选取中国31个省市2006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从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两个方面研究地方财政支出对周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预算内财政支出对周围省市具有正向外溢性;预算外财政支出对周围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具有负向外溢性。  相似文献   

2.
财政支出的相互作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解垩  王晓峰 《山东经济》2009,25(3):102-107
采用空间统计指标计算并描述了我国省际财政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1997—2004年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水平作用。结果显示:财政支出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性;无论使用地理权重还是经济权重,都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存在“模仿”行为,当相邻地区的财政支出增加时,本地的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在纳入空间因素的前提下,影响财政支出的还有人口密度、中央补助、年龄结构及税收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虞励彤 《科技和产业》2021,21(9):170-174
基于四川省1995—2006年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评估财政支出乘数模型并借鉴分位数模型思想,发现财政支出政策不利于缩小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即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方,财政支出效果越好,原因在于其资本利用能力,即财政支出对投资的溢出效应,造成第二产业增长幅度不同,最终呈现出财政支出效果不同.认识这一点对于在经济处于新常态背景下,有利于优化开发财政产业政策的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余可  温海滢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54-58
文章通过构建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数理经济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提出并验证了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基于对1995--2009年统计数据计量分析的经验证据,最终得出了结论: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只有当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实现结构互补时,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王杨  闫石 《中国经贸》2010,(18):123-124
本文使用中国31个省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生产性支出会在短时期内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刺激,促进经济的增长,然而从长期来看却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抑制。非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恰恰相反,这部分支出在短期会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但在长期其影响是积极的。结果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的分配方面,更偏好对生产性支出的投入,而这却是以牺牲非生产性支出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6.
韩远迎 《科技和产业》2006,6(6):41-43,59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可否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29个省市财政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东、中、西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财政支出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这说明,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干预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构的观察,梳理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文献.引入空间因素试图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空间结构做出一定的解释和说明,而后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体系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性,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财政支出结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艳  亢唵 《科学决策》2008,(11):28-29
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潜能。本文基于萨缪尔森模型和巴罗模型建立分析框架,对1985年-2006年间辽宁省财政支出结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优化辽宁省财政支出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影响的门限理论假说,并基于1997-2013年中国各省份的现实数据,利用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当地方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财政支出竞争的负效应高于正效应,对经济增长显示出一定的抵制作用;当地方经济发展处于中、高水平时,财政支出竞争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孟莹莹 《科技和产业》2023,23(13):38-44
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使用安徽省2011—2020年的县域相关数据,利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PSDM),检验财政支出结构在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教育、节能环保、文化体育和传媒、医疗卫生类财政支出能够显著推动安徽省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总体上抑制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皖北、皖中和皖南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有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使用传统特征价格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比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合肥市1号线对周边住宅的价格具有显著的增值作用,且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显著。空间滞后模型显示住宅与轨道交通站间距离每增加1 km,住宅价格下降6.09%,低于传统模型的8.6%。这说明住宅价格的空间效应会使学者们高估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增值作用,即加入空间效应影响后的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河南1985—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两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经济计量回归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研究河南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0.5%,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制度变迁视角分析了户籍改革难以突破的原因,在发展主义理念的指引下,如果户籍改革对地方经济增长或财政收支产生负面影响,地方政府可能会拖延或阻碍改革进程。基于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特大城市提高门槛对地方人均产出有正面影响,户籍改革动力最弱。其他城市虽然可以通过降低户籍门槛提高人均产出水平,但率先放开户籍制度可能引发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抵消政策效果,地方政府的户籍改革动力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增长逐步下降。同时,户籍人口增长会带来财政支出的显著增加,为避免户籍化政策对财政支出产生压力,地方政府会通过户籍门槛对流动人口进行筛选,将对财政收入贡献较低或产生明显财政支出的群体排斥在户籍门槛之外。本文认为中国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存在刚性,可以通过收回地方制定落户政策的权力强制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或利用财政政策降低户籍化成本,激励地方政府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14.
王甘  赵妍 《科技和产业》2012,12(8):96-101
当前,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影响,因而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高低显得十分关键。结合中国省市1998-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基于Pooled OLS、一阶差分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以及GMM方法,本文尝试深入分析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在计量模型构建方面,本文创新的综合考虑到TFP分解问题,控制了基尼系数、教育财政支出比重和劳动份额等结构性变量。实证结果表明,自2001年入世以来,地方政府投资效率有所降低,幅度为7%;而东部地区省份的投资效率相对于西部地区省份要高10%,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宏观经济方面,财政政策在引导经济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本文主要关注云南省,采用时间数据(1981-2014年)建立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衡量云南省地方财政支出和私人投资之间的长期关系。通过VECM模型的协整方程回归,我们发现:长期来说,云南省地方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有正向作用,这与国家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一致的,地方生产总值与私人投资之间的关系为正向关系,而协整方程的回归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从长期看对私人投资的正向拉动作用较大,但是云南省地方税收却挤出了私人投资。  相似文献   

16.
邹亚丽 《科技和产业》2019,19(11):80-84
为了研究在新的经济战略格局中,中部地区经济逐渐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市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市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特征呈"U"型的演变趋势;区域投资水平是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河南和山西两省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优化经济结构通过各种产业协作促进经济发展;湖北省的地方财政支出政策有待改进和优化;湖南省需要合理优化市场规模和调整财政支出政策;江西省需要发展具有江西特色的经济产业和调整财政支出政策;安徽省应加强了财政收入对其区域经济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1997-2012年30个省级地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选用“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决算额”测算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水平,研究分析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空间差异及原因。结果显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时空差异,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贡献度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时间上呈现出“由低到高,日趋平稳”的变化趋势。政府应明确自身职能责任,通过加大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力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等途径,整合全社会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本财政支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运用辽宁省2009-2013年地方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财政支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一般财政支出与地方经济呈正相关,城乡社区事务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及教育支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因此,提出加强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以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0.64%的结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并对优化安徽省投资结构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梅芸 《发展》2010,(1):79-80
本文基于1978~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财政性民生支出规模与影响因素关系进行分析。分析表明,GDP、税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人均收入以及人口数量均与财政性民生支出规模高度相关。根据分析,认为要扩大财政性民生支出规模,就要坚持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和质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强大的经济后盾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健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完善税收制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