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充分说明国家让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财富的决心.但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来源渠道单一,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比重比较低,在目前银行储蓄存款实际利率为负、投资渠道较少的情况下,分析如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而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至少包含三重内涵: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财产:要为人们的财产能够获得收入创造条件:要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观念来获得财产性收入。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全新概念。这是对传统的收入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在经典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中。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财产性收入高速增长,且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一变化和发展趋势符合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导向。文章就此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就拓宽投资渠道,努力创造一个让居民稳定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环境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一提法充分肯定了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理念.现阶段,基于改善我国居民收入现状的现实要求,深入分析研究财产性收入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辽宁省财产性收入现状,并找出目前辽宁省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使辽宁省居民各种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转化为资本带来更多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静怡 《时代金融》2009,(8X):30-3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居民的收入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其中以财产性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最为显著。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财产性收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正不断上升。本文通过对备受关注的财产性收入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客观真实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从横向数据对比与纵向数据的对比入手,比较分析我国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居民在财产性收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最终从制度层面上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次明确了财产性收入成为国民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所谓财产性收入是指"金融资产和有形非生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资产供给他们支配,作为回报,从中获得的收入。它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虽小潜力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先溥 《中国金融》2007,(24):61-63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并明确了政府的政策导向是让个人拥有财产普遍化。一方面,这意味着政府为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将拓展更多的渠道与路径、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创造条件让老百姓提高自身的理财水平,并促成家庭收入多元化,由此预示了中国将进入一个黄金理财时期;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这一举措将使更多的居民真正受益,他们可以合情、合理和合法地拥有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鼓励居民通过多渠道增加财富"。于是,理财成了时下最时髦的字眼,也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但是,不少人谈到理财总免不了几分沮丧:理什么财,亏了,赔了!  相似文献   

9.
赵刚 《财会学习》2007,(11):11-12
一、股市收益属于财产性收入的范畴 在胡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中有一个新的提法,即"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样的提法在党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根据权威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房屋等)所获得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并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消费将面临升级。2005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