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财务动态治理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财务治理理论侧重于财务治理结构和权利分布状态等静态范畴的研究,而忽略了财务动态治理的专门研究.财务治理可分解为基于企业公平的财务静态治理和基于企业效率的财务动态治理,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二元价值体系,在实践上表现为企业公平和效率的并行与平衡.财务动态治理是对传统财务治理的继承和超越,它是剩余公司治理的集中领域和公司动态治理的核心,其理论基础溯源于企业产权契约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理论和财务治理理论.以不完全合同中的完备部分和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划分为通用财权和剩余财权.剩余财权配置是财务动态治理的核心,财务动态治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动态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Rabin模型,将行为经济学引入现有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股东与经理层的互惠机制,研究发现:当经理层不具有互惠动机需求或互惠动机需求较弱时(理性人假设),股东实施可信行为将得不到经理层努力工作的互惠回报,上市公司的期望收入会随之降低,此时股东的最优激励是选择不实施可信行为;当经理层具有较强的互惠动机需求时(非理性人假设),股东实施可信行为,经理层将会强烈感觉到股东的行为对他是互惠的,从而更加努力工作,使上市公司获得更高的期望收入。 相似文献
3.
4.
过度自信程度不同的投资者因消息确认精度差异引起意见分歧,产生异质后验信念,导致投资者对股价高估或者低估。在此基础上,以盈余公告信息作为利好或利空消息,研究不同环境下异质后验信念对我国股票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管在牛市还是在熊市环境下,异质后验信念均会对股价产生影响,当盈余公告为利好消息时,异质后验信念程度越高,当期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显著;当盈余公告为利空消息时,异质后验信念程度越高,当期股价被低估的程度越显著。此外,在盈余公告前投资者就对盈余消息作出了反映,但对好消息与坏消息的反映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行为资产定价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现实资本市场中诸多异象的存在,导致人们对经典资产定价模型的质疑。经济周期波动会对投资者的理性产生显著影响,而非理性投资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据此,引入经济周期这一独特视角,剖析前景理论对资产定价的作用机理;提出相关假设,对BHS模型进行修正,以适应经济周期影响下的行为资产定价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7.
8.
9.
张荣武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34):11-11
通过对现阶段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块的分析,更有利于其工作效益的改善,保证业务模块效率的提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国有企业改革逐渐实现了现代产权制度的应用,其经过了放权让利模块、承包责任制模块等的发展,满足了现代化产权改革的应用需要。在该文中,笔者就现代产权制度展开分析,进行其规范性、应用性等模块的探究,明确到当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满足当下工作的开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财务治理效率之理论基础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和财务核心竞争力。对财务治理效率及其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已成为非常重要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推进财务治理效率问题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对其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研究,但既有文献非常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创造性地研究了财务治理效率的企业契约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财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基础,部分弥补了财务治理效率理论基础研究非常薄弱的缺憾,也必将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