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铁锋 《活力》2010,(8):198-199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新时期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矛盾化解的前提是法律的和谐,法律和谐的关键是立法、司法和执法的和谐。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为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提供公平正义的环境。起着司法保障与最后防线的作用。因而,检察机关要认真分析监督工作中存在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加强法律监督。为社会矛盾化解构建创造公平正义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郝波 《活力》2010,(16):66-67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保障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法治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不断深人,检察机关的职能及其内涵和外延也都在发展变化,为更好地做好新时期检察工作,全体检察干警必须强化各项工作本领,以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唐艳春 《活力》2010,(14):71-71,73
一、检察职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及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包括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职能;依法惩处和预防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职能;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职能等。它与和谐社会构成要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等内容息息相关.这是检察机关宪法地位和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刘向前 《活力》2010,(16):90-91
涉检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涉检信访工作有利于改进检察工作、规范执法行为,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检察信访工作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的特殊职责,  相似文献   

5.
姜子义 《活力》2010,(8):274-274,276
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也是检察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检察机关肩负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职能。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执法办案的法律政策界限.既要打击经济犯罪,又要保护改革者、创业者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慎重对待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依法惩治犯罪者,挽救失足者,教育失误者,保护无辜者,支持改革者,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马悦 《活力》2011,(7):52-52
司法具有高度的公信力,法律才会被人们所尊崇。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公正文明执法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和服从的基础。而基层检察机关的工作是全国检察工作的前沿和基础.是党通过司法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第一线平台。如何提升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从而为提升整个司法系统的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温立君 《活力》2011,(7):88-88
一、检察机关要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创造和谐的民主法治环境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元互动、合作互助、理性人本的社会。而这一切美好社会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全面有效的调整。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8.
2009年,全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促进衡阳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逄瑞川 《活力》2010,(4):37-37,39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是体现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当前,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新时期的基础性工作。对此。作为基层检察机关,要以执法办案为本源和归宿.以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为主旨.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在参与社会管理中,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逄瑞川 《活力》2010,(7):37-37,39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是体现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当前,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新时期的基础性工作。对此。作为基层检察机关,要以执法办案为本源和归宿.以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为主旨.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在参与社会管理中,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杨思海 《活力》2009,(10):38-38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我们检察机关担负着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检察机关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不仅要立足于检察职能,还要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我们检察机关担负着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检察机关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不仅要立足于检察职能,还要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3.
汪孟良 《活力》2011,(18):72-72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检察机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要求上来,切实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尹继平  赵蕊 《活力》2012,(12):176-1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此规定是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工作实行法律监督的法律依据。民事执行工作是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当事人诉讼目的最终实现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减压阀。  相似文献   

15.
王双印 《活力》2010,(14):216-216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民生为先。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定责无旁贷。检察工作着力于民生。不仅仅是为百姓提供具体的司法保障,更重要的是通过履行检察职能创设一种有利于民生和谐发展的法治环境。因此,检察机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恒义  王祥 《活力》2007,(8):9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靠法治,只有健全的法律和严格执法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保障。法治的精髓在于公平与正义。控申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的“前沿”和“窗口”部门,只有更好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7.
行政权在保障国家社会稳定、维护经济秩序方面意义重大,但行政权力机关在行使这些管理职权时需要不断地扩大权力,进而蚕食其他国家权力,影响国家社会建设的和谐稳定,而对行政权力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是比较重要的原因.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当然地负有对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权,从而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8.
李春杰 《活力》2011,(8):93-93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在依法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检察权过程中,群众工作直接影响着职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表现着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的问题。因此.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客观要求,也是考验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新形势下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检察工作始终、落实到执法办案全过程,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工作的主题,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群众工作,才能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才能树立法律权威,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法律实施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法的适用;二是法的遵守.法律适用,一般分为执法和司法,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司法的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包括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法的遵守又称守法,守法的主体包括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法律的实施必须有监督.狭义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检察机关,广义上包括所有社会主体对于法律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张洪利 《活力》2011,(8):38-38
当前,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机关新时期的基础性工作。对此,作为基层检察机关,要以执法办案为本源和归宿。以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为主旨.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在参与社会管理中,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