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总量”控制是国家林业局对森工企业森林资源消耗控制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各森工企业“三总量”控制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三总量”即木材采伐总量、木材销售总量、木材运输总量。是国家对森工企业消耗森林资源限量采伐的一个控制性指标 ,只有上限 ,没有下限的量化性指标。十几年来 ,国家对森工企业实行“三总量”控制 ,企业为保护森林资源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采前调查设计 ,伐区拨交制度 ,采中检查制度 ,采后伐区验收 ,伐区回收制度。同时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对森工企业“三总量”执行情况的考核办法。每年派工作组对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进行抽检。森工企业内部对“三总量”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 ,自觉地执行“三总量”控制指标 ,为保护森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实施治危兴林方案已经三年了.经过三年的努力,治危兴林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促进森工企业发展,使森工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仅就黑龙江省森工企业治危兴林谈几点浅见.1.“治危兴林”取得重大成果(1)木材产量调减到位、森林资源消耗得到控制.经过省政府和全林区的共同努力,到1993年,全省森工采运企业木材产量全部调减到位.由于木材产量调减到位,森林资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全林区出现了森林资源长大于消的好局面,比较突出的如牡丹江的穆棱林业局.为控制森林消耗,从总局到林业局都成立了“三总量”监督检查机构,有效地控制了森林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4.
对森工企业来说,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直接的区别之一便是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再由国家统购统销一,产品的规格、品种,数量(”三总量”控制之内)也不再由国家规定、作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要通过产品如期实现为商品,增加盈利,才能够实现企业经济运营的良创,循环。市场经济条件下森工企业要以销定产,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要根据市场是否需要,同时既要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公益效益,又要考虑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保证资本正常运营等诸多因素,无疑地加重了森工企业营销工作的难度。具体地说,当前森工企业销…  相似文献   

5.
资金是企业经营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森工企业的资金管理要“苦练内功,标本兼治”,只有将内部资金管理与外部资金管理结合起来,防止片面性,才能从根本上活化资金,开避森工企业资金管理新途径。一、苦练内功,盘活企业内部资金,实施科学的内部资金管理森工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主要是捐资金支出管理。如果不抓好内部资金管理,资金支出混乱,即使外部资金管理较好,整体资金管理也难以搞好,森工企业也不能摆脱困境。内部资金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要“苦练内功”,挖掘资金管理潜力,眼睛向…  相似文献   

6.
森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随着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实行“三个条例”应运而生,陆续建立起来的。在历时八年的过程中,森工内部审计三级机构,按着国家审计署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努力工作,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强化管理、创效益、堵漏洞、严肃财经法纪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在深入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森工企业深化改革,加大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力度的形势下,必须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根据松花江森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积累的经验,特别是省森工系统在各林业管理局实施审计师制度试点的成功经验,对当前…  相似文献   

7.
“两则”、‘两制”实施以来,森工采育场参照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要求转换制度.尽管衔接过渡比较顺利,但由于森工采育场的特殊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林业企业主管部门因为行业垄断主义,为维护其利益,仍不够放开搞活森工采育场的企业经营决策权、经营权,企业的生产、管理仍受主管部门的控制。对企业的新老制度转换中制订的内部规定不放心,不愿放开管理权限。二、森工企业行业制度明确度不够。虽然财政部(93)财农字第144号下达了《森工企业贯彻新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但由于在具体实施执行过程中,各个地方的具…  相似文献   

8.
森工企业集团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工企业集团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是指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森工企业集团实行“六统一”管理的紧密层企事业和控股、参股子公司中的属于森工企业集团的国有资产和国有森林资源统一授权由森工企业集团经营和管理,通过建立森工企业集团与控股、参股子公司的产权纽带,实现资产存量的合理配置,优化企业结构,发挥整体优势,增强集团凝聚力,确保国有资产和国有森林资源的保值、增值。通过国有资产授权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现行的农业特产税政策,对生产、销售原木的森工企业,征收生产环节的8%和收购环节的8%农业特产税,同时为缓解国有森工企业的经济危困,规定在“八五”期间,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森工企业生产、销售的原木减按5%的优惠税率征收农业特产税。当前随着“八五”期间的结束,我们农业特产税现行政策,对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收购环节问题;二是税率问题;三是税基问题。1.原木收购环节问题。我省森工企业原木销售根本不存在收购环节,也就不存在收购环节农业特产税问题。国家对森工企业原木农业特产税现行政…  相似文献   

10.
森工企业在逐步走向市场经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寻找解决矛盾与问题的途径,才能更好地配合森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实施,为增强企业活力,繁荣林区经济服务.1.森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信访主要矛盾森工企业是大企业、“小社会”.除具有企业应有的机构外,还设有公、检、法、司,文教、卫生、商粮等一系列社会性机构.情况十分复杂,加之面临“两危”的困境,给森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带来更加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尽可能减少生产消耗,压缩各方面的开支,努力降低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发挥成本监督作用,是提高森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当务之急。 怎样加强成本监督,在成本监督中应做哪些工作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制定控制标准,发挥监督作用 对产品成本进行监督,就是对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控制。要控制产品成本,就需要有一个控制标准,实际生产费用低于标准就是节约,高于标准就是浪费。怎样制定控制标准,一般通过森工企业定额成本,以定额成本控制实际成本的发生。 定额成本是根据森工企业现行的材…  相似文献   

12.
当前森工企业的“两危”局面并未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危困、资源危机及社会不稳定等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解决国有森工企业的“两危”问题,既是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搞活”的难点。1.森工企业“两危”的原因分析森工企业的“两危”从70年代末就明显暴露出来。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政治等种种原因,此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控制。到了80年代末期,“两危”已十分严重,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各级组织的重视,积极采取了“治危兴林”和“避危兴林”一系列措施。但是,“小老穷’调的问题不仅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反而又出现一些大老穷局。…  相似文献   

13.
森工企业是一个较特殊的行业,其经营范围广,资金来源和支出的复杂,决定了森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复杂性.在资金管理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做好森工企业资金管理是目前森工行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森工企业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渡时期。一些森工企业由于对某些问题认识的偏差,只强调改革,而忽视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表现在:①有的企业把市场的灵活经营与企业中的严格管理对立起来,疏于管理;①由于森工企业外部矛盾增强,一些企业的主要精力转移,削弱了内那管理;③承包制和职工收益与企业实现利税挂钩,使不少企业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放松了管理;④面对市场竞争和内部关系诸多问题,一些企业急于求成,不安心抓艰苦的管理工作,出现了“以包代管”“以罚代管”“以奖代管’等倾向;③习惯于计划…  相似文献   

15.
深化森工企业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是转变观念,实行两权分离,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是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四自”机制,其保证是建立适应“四自”机制运行的企业内部机构和管理体制,即森林资源管理与监督自成体系,变车间管理为“分厂”管理,突出发挥三总师作用。要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林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森工企业的管理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就企业当前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做初步探讨,并以此提出对策。一、森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1.对内部控制了解不深,重视不够。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或内部监督,甚至看成是某些文件或制度。2.内控组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森工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入手,对森工企业如何管理档案资料,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财会制度改革的需要,完善南方集体林区森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财政部、林业部在参照农业、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森工企业营造用材林的核算,增设了“人工林资产”科目,对于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益起着积极的作用。从“人工林资产”科目的属性看,与企业的“固定资产”科目相似,但也有根本性质的区别。“人工林资产”虽然属于森工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但它不计提折旧,也不需要维修,而只要维护(护林)。它最大特点是其价值随着抚育管理的不断进行而不断增值,直至森林进行主伐期为止。从某种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19.
自1987年全国森工企业相继实行“六包三挂钩”以来,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内部改革的全面深化,强化了企业管理,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但承包经营责任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下面,笔者就如何完善森工企业的承包经营,谈点自己的看法。从前段森工企业承包经营的经验教训来看,要使森工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日趋完善,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南方集体林区森工企业由于丢掉了过去长期独家经营木材的“铁饭碗”而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局面。1992年以来,湖南省永州市(原湖南零陵地区)的林业和财政两个部门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联手对本市11个县区和地级的13个森工企业进行扶持,采取“目标一起制定。管理共同负责、上下对日落实和联合检查考核”的方法,使森工企业扭亏增盈工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尽管1996年木材滞销很严重,但是全市森工企业仍然正常运转,据统计1996年1-4月份70%以上的森工企业仍实现了盈利。永州市林业和财政部门联手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