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理利用剖宫产解决在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衡量产科技术质量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放宽,产妇行剖宫产率也逐渐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是选择阴道分娩还是再次剖宫产已经成为产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由于过度强调子宫破裂问题,绝大部分孕妇直接选择了再次剖宫产.为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现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4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行新式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154例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无医学指征是手术指征所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114(74.03%),胎盘因素31例(20.13%),手术操作因素9例(5.84%)。子宫收缩乏力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能够降低新式剖宫产在产后出现出血的情况,不仅要选取恰当的分娩方式,还应该有效地控制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抢救母婴生命的有效手段。过低或过高的剖宫产率都不好:前者不利于及时抢救危重孕产妇,可能造成孕产妇和胎儿死亡;但如果对孕妇不加甄别地滥用剖宫产手术,会给母婴近远期健康带来极大威胁袁对母婴的伤害超过其原本应有的益处,同时还浪费了有限的卫生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行剖宫产术的正常足月妊娠产妇120例,对照组54例麻醉后平卧手术分娩;干预组66例麻醉后于手术台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脐动脉血1ml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并分别于娩出后1min及5min进行评估及计算Apgar评分。结果干预组脐动脉的PH值和PaO2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BE和PaCO2低于对照组。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在4~7分及8~10分者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体位干预可明显改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及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晚期孕妇脐带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医院分娩的366例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脐带异常分为异常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及足月低体质量胎儿发生率。结果异常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常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及足月低体质量胎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脐带异常轻则终止妊娠,重则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做好产前检查及应对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选择自然阴道分娩的4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实验组,将再次选择剖宫产术的69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实习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程时间、产褥感染率、住院费用以及围产儿结局等情况变化。结果实验组产妇比对照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程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降低(P<0.05),而产褥感染率、围产儿结局两组产妇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进行再次妊娠可以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程时间、住院费用等,同时产褥感染率、围产儿结局与再次剖宫产术没有显著差距。临床应大力推广,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高危妊娠的危险因素及特点,总结有效预防的办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8例高危妊娠孕产妇及1560例正常孕产妇临床资料,将围生儿死亡率、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分娩率三项情况进行对比,并分析高危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危孕妇的围生儿死亡率、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分娩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妊娠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其他疾病、胎盘及羊水异常、胎位异常、巨大儿、妊高症等,孕晚期最易出现高危因素。结论避免高危妊娠危险因素的发生,能够有效保证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本中心接受孕产期服务的产妇,在其产后28~32d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在早吸吮上,剖宫产、自然分娩的平均时间分别为8.12h和2.32h;在早泌乳方面,自然分娩组<24h泌乳的明显多于剖宫产组;在母乳喂养方面,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68.8%和79.0%,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6%和1.2%,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剖宫产对母乳喂养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孕期宣教,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于已剖宫产的产妇,要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手术指在胎儿正常生育期的足月前或足月时切开孕妇腹壁及子宫壁,通过手术切口从子宫内取出胎儿的手术过程。过低的剖宫产率不利于及时抢救危重孕产妇,可能造成孕产妇和胎儿死亡;过高的剖宫产率可能带来手木、麻酔意外、产后感染甚至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孕妇剖宫产率较以往大幅增高,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这一以往罕见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恰当的处理,对于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本文将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非意愿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者中剖宫产的比例越来越高。宫颈妊娠是一种新型的异位妊娠,该疾病往往不能早期诊断治疗,而盲目清宫,会导致大出血,甚至切除子宫,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剖宫产率的迅速增加和居高不下却是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主要推手!现根据2006~2011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23例的临床资料,现对其病因、临产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多种情况下产妇限于医学原因而必须选择剖宫产术进行分娩,有些产妇会担心胎儿的健康,或由于害怕分娩疼痛而选择剖宫产,但又懂得自然分娩对母婴更为健康,产生纠结、焦虑的情绪[1],使其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导致产后抑郁。本研究通过对117例剖宫产产妇实施无缝对接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欣普贝生栓(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妊娠引产中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孕周超过40周有临床引产指征单胎孕妇150例,宫颈评分(Bishop)<6分,无妊娠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无欣普贝生药物使用禁忌症,根据孕妇自愿的原则分为欣普贝生组(观察组)72例及小剂量缩宫素组(对照组)78例,观察组用欣普贝生栓1枚横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以缩宫素2.5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以8滴/分钟开始,逐渐加量直到出现规律宫缩。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效果较对照组好,引产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胎儿评分较对照组高,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欣普贝生栓能提高宫颈成熟度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羊水过少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母婴结局,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16例羊水过少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产检正常的产妇19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经超声诊断羊水过少的准确率达93.1%,发生孕周>40周占82.8%,发生孕周≤40周占17.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羊水过少的产妇,在排除胎儿畸形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尽早终止妊娠,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LEEP刀术后对足月妊娠及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陆丰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行宫颈LEEP刀术后足月妊娠孕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经阴道分娩率及阴道分娩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LEEP刀术对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无明显影响,临床中对行LEEP刀术后妊娠孕妇诊治应同正常妊娠孕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头位难产的因素及临床护理手段,为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及降低母婴并发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患者2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为头位异常,占74.1%(215例);产力异常的患者占12.1%(35例);产道异常的患者占13.8%(40例)。在本组资料中行剖宫产的患者占72.4%(210例),正常分娩的患者占27.6%(80例)。对于头位难产患者的临床护理手段要包括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等。结论头位异常是引起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临床中应及时正确的对引起头位难产的原因进行判断,并实施适当的护理手段,以减少头位难产对母婴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院以头盆不称为指征的剖宫产中,诊断及ICD-10编码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以头盆不称为指征施行剖宫产术的5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76例病例中有357例诊断正确,219例诊断错误,头盆不称诊断的正确率为62.0%,编码的准确率也为62.0%,医生诊断笼统写成头盆不称,编码员就编为头盆不称。结论医生正确诊断头盆不称是提高编码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就妊娠中晚期孕妇异常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让孕妇处于安静状态进行12导联心电图常规记录.结果 10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经过心电图分析后,1例为频发室性早搏,1例为室早二联律,4例为T波异常,10例为窦速且P-R间期缩短,12例为正常孕妇,7例为窦速且ST-T异常,12例为窦速,53例为P-R间期缩短.结论 妊娠中晚期孕妇属于易感人群,抵抗力低,很容易被病毒微生物、细菌等感染,出现异常Q波、ST-T改变、T波异常、频发室性早搏等症状,导致心肌炎.因此,应该重点关注妊娠中晚期孕妇群体,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方法足月单胎头位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经硬膜外腔注入0.1%罗哌卡因+1.5μg/mL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经硬膜外腔注入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随后泵速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产妇注药后0.5h、1h、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疼痛水平及产程、分娩方式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转为剖宫产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0.1%罗哌卡因与1.5μg/mL芬太尼复合应用于经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改善镇痛效果,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子宫动脉彩超频谱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 60 例24~38 周单胎妊娠孕妇,正常妊娠42 例,不良妊娠18 例,均进行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收缩期振幅/舒张期振幅(S/D)值、阻力指数(RI)值、博动指数(PI)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孕妇发生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 评分,≤7 分等不良妊娠结局者的S/D 值、RI 值、PI 值较正常组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异常妊娠的孕妇其子宫动脉S/D 值、RI 值、PI 值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