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巨荣良 《生产力研究》2007,(13):111-112,114
企业网络组织形式下,成员企业通过良好的合作能够带来很多市场与科层组织所没有的价值,但由于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及成员间的欺骗使得网络组织的成员合作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维持合作关系的稳定与良好运行,以获取更大的网络协作效用,客观上要求建立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激励机制,而声誉正是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一个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2.
企业组织转型与声誉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荣良 《经济管理》2007,(10):26-30
科层制企业组织形式下,一般是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来克服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网络组织形式下,成员企业通过良好的合作能够带来很多市场与科层组织所没有的价值,但由于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及成员间的欺骗.使得网络组织的成员合作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维持合作关系的稳定与良好运行,以获取更大的网络协作效用.客观上要求建立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激励机制.而声誉正是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一个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3.
赵常华 《现代财经》2004,24(7):26-28
网络组织是不同成员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产生的一种创新组织管理模式。网络成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合作求竞争,并推动企业创新。研究网络组织推动企业创新的内在机理,论证网络组织与企业创新的关系,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联盟网络联结方式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网络联结方式的形成机理,认为网络联结方式的动机在于获得经济利益和提高合作各方的学习能力。同时,研究发现,三种网络联结方式各有利弊,市场联结具有交易的不稳定、随机性的特点;协议联结具有在协议框架下交易关系稳定性的特点,但是利益相关者的关联度不高;产权联结具有准一体化组织的特点,成员企业的利益关联度较高,机会主义风险较小。因而,产权联结的联盟网络组织比市场联结和协议联结的联盟网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国际化不仅依赖于企业实力和高效运作,还取决于东道国制度文化环境的认可,即组织合法。本文研究提出企业合法性的获取和利用依托于社会网络,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合法性获取存在互动共生机制,中国企业按照学习形塑——反馈矫正——影响操控的微观机制,实现国际化社会网络和组织合法性互动共生。建构社会网络、组织合法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绩效关系模型,对122家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实证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组织合法性存在实用合法、道德合法和认知合法三个维度。网络关系嵌入强度、网络成员信任水平与组织合法性成显著的正向关系;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与道德合法性成显著正向关系,与实用合法性、认知合法性关系不显著。中国企业的组织合法性越高,国际化绩效越好。据此,中国企业要提高国际化绩效,应该加强国际化社会网络与组织合法性的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数据,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合作网络以及知识融合网络3类创新网络,并量化3类网络中的结构洞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合作网络以及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仅考虑直接作用时,组织合作网络与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在进一步考虑交互作用后,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合作网络以及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的两两交互项均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成员合作网络与知识融合网络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新绩效影响最大。结构洞特征替换为聚集性特征后,研究结论依旧稳健。最后,基于多层创新网络优化视角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数据,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合作网络以及知识融合网络3类创新网络,并量化3类网络中的结构洞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合作网络以及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仅考虑直接作用时,组织合作网络与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在进一步考虑交互作用后,组织合作网络、成员合作网络以及知识融合网络结构洞特征的两两交互项均对组织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成员合作网络与知识融合网络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新绩效影响最大。结构洞特征替换为聚集性特征后,研究结论依旧稳健。最后,基于多层创新网络优化视角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万君  顾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2):164-167
建立了一个知识网络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网络组织成员的合作效率,提出了知识网络组织成员间的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指出知识网络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知识网络组织的信任机制和惩罚机制是影响知识网络合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构建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从网络整体的角度出发,将影响校企合作创新网络学习机制的因素归纳为网络成员的个体性因素、网络成员的容斥性因素、网络知识的特性因素、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四类,并以河南省76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员的相斥性因素中的知识文化距离对组织间学习效果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相容性因素中的信任和沟通以及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中的网络规模对组织间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网络成员的个体性因素、网络成员的相斥性因素中的地理距离、网络知识的特性因素、网络组织的结构性因素中的网络中心度对组织间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组织间的非契约机制与网络组织运行效率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组织发展的关键要素是知识、信息、网络与创新。很多企业通过长期合作关系结成联盟,从而形成企业间网络。这种网络组织既不像市场那样依靠契约进行交易,也不像科层组织那样通过权威关系来协调行动,而是通过长期合作结成利益共享、力量互补的结构,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一种重要的组织结构形式。网络组织是以企业网络化带来的巨大协作效应而备受关注的。网络组织具有能力互补、降低交易费用、扩大知识信息交流等优势。可以预计,随着知识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加入到网络集团中来,未来的市场竞争不再局限于企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网络与网络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毛文静 《经济论坛》2009,(23):131-134
随着全球经济网络化时代的来临,企业借助于合作网络,能够获得单独运作时难以产生的优势和利益。为了赢得合作机会并通过与伙伴企业合作求得生存和更大发展,企业自身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能够适应合作网络时代的经济特性,构建一个灵活、适应性强、促进学习和创新、能够提高成员素质和满意度的有弹性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2.
企业依据其技术策略目标 ,以技术为导向 ,自觉地与外部组织建立了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长期、稳定的联结关系 ,形成企业技术网络。企业技术网络可以分散风险、增加弹性、提升一个产业的创新能力并能减少个别参与者所面对的复杂度。企业技术网络的构建基础是网络结构的设计和网络成员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企业网络与中国企业集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个独立企业法人以相关业务长期合作为联结内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联结手段而结成的企业网络组织,是符合当代经济环境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网络为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重视企业集团以契约和一般参股的方式联结,激活子公司主动性,跳出单体大企业组织结构的藩篱,使集团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的层级制向网络型演变,使企业集团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4.
新创企业的社会网络嵌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是新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环境要素。新创企业可以利用社会网络获取信息资源、降低不确定性、树立企业声誉、产生引介与桥接效应。同时,新创企业也必须提供其特有的交易内涵,与网络成员即交易对象建立双边或多边互动关系。新创企业并不是被动嵌入外部关系网络的,而可以主动选择或塑造其外部关系网络,并且通过适当的策略选择,推动关系网络演变升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企业文化创新的企业社会资本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社会资本是一种广泛而有效的社会资源,是联结社会和经济的中介物.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创新在企业社会资本构建中的作用,对于创建现代企业具有重大作用.应明晰产权制度,营造企业公民文化,树立互惠双赢理念,强化网络合作,改革组织结构,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创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企业网络化合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双面激励与三向度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跨边界的技术经济合作形成了网络组织,网络组织的有序运作依靠一系列治理机制来维系,激励约束机制是其中的机制之一。经济与人文两个层面的激励与互赖关系、自我履约、抵押品三个向度的约束是网络组织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要实现网络组织的协同效应,增强网络组织的综合能力,激励约束机制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创新网络是企业降低创新风险、实现合作创新、保持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从中间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动态能力理论、KBT理论和博弈论等视角剖析了创新网络形成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挖掘创新网络的理论内涵提供一种思考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将战略导向、网络位置、组织间信任和合作创新绩效纳入同一研究框架,研究了企业不同的战略导向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差异性影响,以及网络位置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间信任的调节作用,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中国企业合作创新的实际调研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导向与合作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适当的企业家导向有利于企业获得更高的合作创新绩效;网络中心位置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组织间信任在战略导向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动态角度讲,企业合作竞争力与非合作竞争力是可以相互并存和转化的。企业合作竞争力与企业间合作体竞争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考察企业合作竞争力要从企业自身的网络组织条件、软硬件匹配、市场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对企业合作竞争力的评价应考虑敏捷性、结网能力、合作成本、权益利润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创新网络多元嵌入是企业网络能力形成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基于网络双重嵌入和网络耦合视角,选取2009-2020年291家中国平板显示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个体创新网络与股东关系网络双重嵌入及企业个体创新能力对产业升级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企业个体创新网络连通性与网络团体规模、股东关系网络密度及企业创新能力均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并且由于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间的创新决策冲突给产业升级带来负面影响,企业间网络连通性和企业个体研发投入在股东间过于紧密的关系影响下反而不利于产业升级。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升级是综合企业个体创新、企业间创新合作和企业投资者合作等多个层次的多维度动态过程,降低数字创新不确定性和有效利用网络化创新合作机制将是产业数字创新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