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股票收益率和货币政策目标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名义收益率和经济增长没有关系;虽然股票收益率含有通货膨胀的信息,但是十分微弱,因此股票市场不能有效发挥经济预测的功能。同时,实证研究还显示利率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有限。以上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资本市场以及经济全球化在我国的发展以来使得股票市场在我国的发展也越来越繁荣.随着金融创新在我国股票市场不断深化,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也逐渐显现出来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的影响的逐渐扩大使得许多国家的货币当今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更加重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无论是从实际的股票交易出发还是从学术出发,其都认为货币政策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以及影响渠道到现在依然存在很多争议和不清楚的地方.本文从货币供应量变动、利率变动、通货膨胀三个方面出发讨论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并进行详细的综述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断减弱,各国经济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天量的货币投放再度引发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货币数量理论所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所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在货币供应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问题上存在分歧.正确认识这种分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1996年1月~2009年3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在引进房地产市场价格指数和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与价格水平CP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数量理论在中国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M2和CP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但M2的增加并不能引发CPI同比例的上涨;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存在,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变化对CPI有重要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不明显,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变化不会对CPI变化产生明显影响;CPI具有较强的惯性。因此,当前中央银行要引导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将货币政策目标的重心由保经济增长回归到维持物价稳定上来,防止预期的通胀变成现实的通胀;同时,还要关注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对CPI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是国家货币当局对全局经济宏观调控时所采用的重要手段.而近年来,房地产投资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居高不下,对经济的影响不客小觑.文章结合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数据,建立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VAR模型,并据此做了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以此研究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动态效应.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问题已然成为全球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流动性的去向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在对流动性问题进行内生化解释的基础上,结合趋势分析,利用非参数贝叶斯框架下的无限区制Dirichlet-VAR模型分析经济变量间的多元时变Granger因果关系,得到考察变量间正向传导与反向倒逼的核心传导结构,据此分析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影响路径及流动性去向动态效应.研究发现,“宽货币”将导致通货膨胀,“宽信贷”将导致泡沫堆积;货币政策“新常态”处于渐进“稳态”阶段;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不是造成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重要原因,未被实体经济消化的流动性也不是股票市场过热的重要原因,但二者均受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后,房地产市场日益影响经济生活各领域,成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由于房地产市场吸收流动性能力极强,其通货膨胀效应需引起关注。本文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的两大部类平衡原理,分析房地产市场试点起步时期的通货膨胀路径及房地产市场上升期对通胀路径的抑制,在两大部类平衡理论基础上判断房地产市场调整期可引发的逆向通货膨胀冲击,其政策意义在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是阶段性产物,我国经济发展应逐级回归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与股票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总结,并选择适合我国经济的经济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文章纳入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要紊运用VAR模型进行实证,最后得出我国目前通货膨胀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是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存量日益增大.这既体现了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又意味着货币供应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之间稳定性的弱化.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构建VAR模型检验我国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以及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发现资产价格、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目标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资产价格对产出有正向冲击作用,股市显著影响通货膨胀,但房地产市场对通货膨胀推动作用不明显,资产价格受货币政策的冲击影响显著,其中股市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明显大于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预期和股票价格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1998年1月到2009年9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通货膨胀预期和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具有微弱的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预期并不会推高股票价格,相反,未预期的通货膨胀才会推高股票价格。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是不一致的:股票价格会对预期利率的改变和未预期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改变做出积极的反应。因而,中央银行在使用货币政策干预股票市场的运行时,需要考虑不同货币政策的效果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银根紧缩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晴 《财经科学》2008,(5):10-16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流动性过剩问题趋于明显,为了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政府采取了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依赖较大,受到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房地产企业融资难度有所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发展现有的融资模式,并对房地产融资渠道进行扩展和创新,积极探索运用多种融资方式,来确保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注定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市场主体产生了剧烈冲击,全球经贸体系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停摆”。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判断超级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与回升潜力;二是基于以上判断为疫后经济修复和中长期发展提供适用的政策建议。本文重点关注四个核心问题:第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复苏的进展和性质;第二,下阶段中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风险点;第三,如何科学安排一揽子规模性政策和工具组合以产生理想政策效果;第四,现有政策空间是否足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增强韧性和实现基础再造。在以上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自我调整力量和宏观政策拉动效应的模拟分析,本文形成对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核心指标的预测和展望,据此提出系统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注定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市场主体产生了剧烈冲击,全球经贸体系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停摆”。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判断超级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与回升潜力;二是基于以上判断为疫后经济修复和中长期发展提供适用的政策建议。本文重点关注四个核心问题:第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复苏的进展和性质;第二,下阶段中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风险点;第三,如何科学安排一揽子规模性政策和工具组合以产生理想政策效果;第四,现有政策空间是否足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增强韧性和实现基础再造。在以上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基于经济自我调整力量和宏观政策拉动效应的模拟分析,本文形成对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核心指标的预测和展望,据此提出系统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高速增长,风险问题已经渐渐崭露头角成为经济长足高效增长的障碍。本文通过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中关于经济风险的问题予以研究,并利用熵值分析法计算自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经济风险。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经济风险更多的表现为市场风险,因此应该在高效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有效地规避和降低市场风险,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型、市场竞争与中国产业集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逆集中化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集中化两个阶段。这种演变过程是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领先市场竞争形成的“优胜劣汰”机制,将有利于促进产业的集中化过程。为提高中国产业的集中度,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今后国家产业组织政策应改变过去那种过多采用行政干预的办法,逐步转变为以促进有效竞争为基本目标的竞争性政策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资本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币升值趋势、流动性过剩和国民经济的持续成长使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要想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6.
论股票市场对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赤  吴丹 《当代经济科学》2002,24(4):21-27,43
面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通货紧缩状况,货币当局实施了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银行体制上的缺陷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股票市场并不能在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之间有效地发挥传导作用;货币政策本身也受到了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为解决问题,应当在股票市场、企业投资环境和货币政策本身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2年开始,便有热钱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股市、楼市和银行系统等经济领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热钱进入的渠道、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热钱流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章玉贵 《财经研究》2007,33(2):70-79
文章结合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的演进,论述了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文章认为,比较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理论范式转换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理论的方法论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等。分析表明:中国经济理论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和改革开放形成的中外学术交流的背景下,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Before economic reforms, China's economy was weakly planned. Reforms have coincided with more sophisticated and realistic planning, but plans have still not accurately predicted outcomes because of inconsistent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y. As market forces have grown, planners have attempted to use guidance planning to steer the economy, but guidance planning more closely resembles bureaucratic bargaining than a systematic attempt to correct market and institutional coordination failures. As a result, rapid growth has been combined with high levels of instability and persistent imbalances.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 ,货币政策效果如何 ,表现为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实现。本文回顾了中国两种不同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原因 ,认为近期内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不会发生变化 ,从长期来看有可能变为四大目标。尽管把金融市场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存在着操作上的困难 ,但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关注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