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 安徽省天长市是河蟹养殖重要地区,该市有1.95万亩精养蟹池,8万余亩大面积养蟹水域,1998年河蟹“抖抖病”在我市肆疟横行,损失严重。发病时,河蟹用步足撑起整个身躯趴在水边或水草上(也有的爬上岸),口吐泡沫,大螯下垂,浑身抖动,所以称为“抖抖病”。 由于河蟹“抖抖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掌握,虽然上海水产大学陆宏达等在《水产学报》1999年第Ⅰ期上撰文《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及  相似文献   

2.
河蟹又叫螃蟹、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4个种群,即:长江水系种群、辽河水系种群、瓯江水系种群和闽江水系种群。在世界上,除中华绒螯蟹,还有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3种。一、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等其它蟹种的区别1、中华绒螯蟹。背甲前缘有4个额齿,均尖锐,额齿凹陷以中间一个为最深。背甲两侧各有4个侧齿,第4侧齿小而明显。2、日本绒螯蟹。4个额齿中间两个较钝圆,两侧的较尖锐。两侧各有4个侧齿,其中第4侧齿不明显,仅留痕迹。3、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额齿不明显,侧齿3个。二、4…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的多个栏河工程中开始养殖中华绒螯蟹,由于在养殖过程中,因水质腐败、蟹种过密、防病不当、蟹种退化、投饵不当、消毒不严等因素,造成中华绒螯蟹发病突显,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等后果。为了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效益,现将栏河中华绒螯蟹发病原因及防控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世上300多种蟹的家族中,具有食用价值的约有20多种。其中闻名遐尔的要数我国的“中华绒螯蟹”(有人称它为“蟹中之王”)。而中华绒螯蟹中最有声誉的是白洋淀的“胜芳蟹”、阳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县的“老毛蟹”。前二种之所以出名,在于水域环境浩渝而个大、壳硬、色绿且味道鲜美。而后一种则是独具壳凸红脂块块香的风味。 崇明老毛蟹何以亨有这特殊地位?这与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了《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单位名单》,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被抽检的1个绿色食品(中华绒螯蟹)和2个无公害水产品(淡水小龙虾、中华绒螯蟹)全部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中华绒螯蟹疾病发生的原因 蟹病与其它水产动物疾病一样,其发生也与环境因素、机体自身因素、病原体因素及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 1、环境因素 环境恶化通常是中华绒螯蟹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导致蟹病发生的环境因素有水质因素(水温、溶氧、pH值、盐度、透明  相似文献   

7.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隶属甲壳纲,方蟹科,绒螯蟹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是一种在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的著名大型食用蟹。它的“老家”在海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当中,逐渐适应了淡水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 内陆河蟹人工繁育在水产领域是一大难题。江苏省扬州市科委主持的〈河蟹人工繁育优质高产高效新工艺研究〉项目;日前在扬州农业发展总公司水产分公司中华绒螯蟹长江水系原种场通过专家验收。一九九七年,扬州市引进科技人才,聘请了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王博君教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赣县五云乡赣江渔场日前建成了占地500亩的中华绒螯蟹种苗培育基地 ,现已接待680多户养殖大户前来购买首批优质蟹苗。据悉 ,该基地投资500多万元 ,年可提供蟹苗43万只。赣县水资源丰富 ,适宜高效特种水产养殖。该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积极探索高效特种养殖新路子 ,在引进罗氏治虾、胭脂鱼等20多个新品种的基础上 ,去年又引进中华绒螯蟹。这种蟹在500多个蟹类品种中营养价值最高 ,且有高效药用价值。中华绒螯蟹种苗培育基地建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保护我国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政策分析和统筹研究等方法,在总结剖析我国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针对影响中华绒螯蟹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水利工程、湖泊围垦、水质污染、酷鱼滥捕等主要问题,综合应用资源生态、资源管理等多学科理论开展研究分析。[结果]提出了5条中华绒螯蟹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1)扩大放流规模,加强增殖保护,尽快恢复中华绒螯蟹资源和自然种群规模;(2)控制捕捞强度,落实限额捕捞制度,全面保护好中华绒螯蟹亲蟹、抱卵蟹、幼蟹和蟹苗资源;(3)强化渔政管理,加强巡航检查,及时取缔各种有害渔具渔法,严厉查处违规非法捕捞行为;(4)加强资源监测,科学评价放流效果,指导资源增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5)开展种质管理,建立中华绒鳌蟹种质评价标准,防止种质混杂和退化。[结论]建议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要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加强水污染治理,理顺监管体制,建立增殖放流及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等。  相似文献   

11.
<正> 江苏省南通市位于长江北侧江海交汇处,全市拥有淡水水面近100万亩,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优良蟹种——长江中华绒螯蟹的主要繁育基地和重要产出基地。利用倚江靠海的地理条件和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该市许多水产经营户育蟹苗、产蟹仔、养成蟹,河蟹产业一段时间来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和通道。仅以该市所辖的启东市为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水产养殖经济生物,年产值达400亿元.上海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故乡,是我国重要的中华绒螯蟹种源基地.2010年,上海市农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启动了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和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3.
大闸蟹攻略     
<正>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或螃蟹,是一种经济蟹类。因其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故崇明人称之为"老毛蟹"。它的出生地就在崇明岛的长江口水域。世界上各大江湖中,共有300多种螃蟹,其中可供食用的大约20多种,而最负盛名的要数中华绒螯蟹。每到入冬时节,中华绒螯蟹便会游至咸淡水交接的地方繁衍后代,然后蟹苗会被渔民们捕捞上岛,将小蟹养到纽扣大(即扣蟹)时,各地的养殖户就会纷纷前来购买,带回至适合的水域养殖。有关"大闸蟹"的由来,说法主要有两种。尽管未得考证,但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攻关课题首次将目标瞄准了"六月黄"。上海终于有了地产"六月黄",13万只"六月黄"近日集中上市。一提起"六月黄",熟悉的食客情有独钟,免不了被一个"鲜"字打动。近十年来,在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产自上海多个涉农区的黄浦江水系大闸蟹、区域品牌纷纷声名鹊起,养出的蟹个大、味美,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让上海市民很有口福的是,今年上海市中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在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的强力支撑下,本市河蟹养殖有望喜获丰收。据专家介绍,今年大规格的成蟹(雌蟹150g以上,雄蟹200g以上)比例可达50%以上。河蟹养殖取得如此好成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河蟹良种选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10年的连续选育与评估,河蟹良种取得突破性进展,暂定名为中华绒螯蟹"江海21",已于6月15日向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申报了新品种审定。用该良种繁育的生态蟹苗量比去年提高20%,达1万多斤;中试养殖面积比去年增加60%,达10万亩。  相似文献   

16.
<正> 在长江流域一带,我们可把蟹种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正宗蟹种,即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第二类为真蟹种,即辽河水系、瓯江水系、闽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第三类为假蟹种,即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第四类为僵蟹,即一秋龄性早熟蟹种和二秋龄生长缓慢的小绿蟹。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在长江流域一带和与长江流域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蟹农只有选购正宗蟹种养殖,才能养成125克—200克河蟹,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的不同种群(辽河蟹、黄河蟹、长江蟹、瓯江蟹、闽江蟹)在种质和养殖效果上的差异,科学家们已从形态、生态、遗传等方面的异同点作了多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明确了,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长江河蟹)优于其他水系河蟹种群,对指导河蟹合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华绒螯蟹历来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但近些年来,由于受江湖建闸、河蟹回游通道受阻以及工农业废水对繁育水域的污染,酷蟹滥捕等原因造成天然蟹苗资源锐减。近几年湖北地区  相似文献   

19.
2003--2004年的在甘肃省永靖县岘塬镇尤塬村的永靖县畜牧局渔场,将中华绒螯蟹与辽蟹进行了对比试验,对其适应性、产量、饵料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永靖县地区中华绒螯解表现了较高的适应性、产量和较低的饵料系数。  相似文献   

20.
正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在动物分类系统中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部、方蟹科、绒螯蟹属。目前将河蟹在地理分布上区分为长江、辽河、瓯江几大水系群体,其中尤以长江水系河蟹个体生长快、规格大、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并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