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笔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成长中的高收益——高风险性、发展中的阶段创新性、决策的动态序列性以及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作用的凸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在价值构成、估价目的及估价方法等方面有别于传统企业。  相似文献   

2.
无形资产信息是投资者评价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关键,会计报表使用者非常关注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情况。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披露意愿不强、披露范围不足、披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局限性等。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改进和完善,需要扩大披露范围、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环境与加强外部监督等,使其更准确地反映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和外延已拓展到智力资本及实物期权.在智力资本研究的基础上,把实物期权无形资产引入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范畴将有利于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本文将对实物期权无形资产的范畴、内涵和外延进行理论分析,以适应知识经济形势下对无形资产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
无形资产向无形资本转化:无形资产经营扩张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形资产作为新的生产力要素,除了作为特殊的商品进行交易以外。还可以作为“资本”对外投资。与其他个人、组织合作组建新的经济实体或参资入股或进行资产重组。这是将无形资产直接转化为无形资本的主要形式。无形资产在经济增长中比重日益增大。经济社会的细胞——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正由过去的单一有形资本结构向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并存发展。且还出现了以无形资本为主的企业。即无形资产控股公司。这是人类社会对资本认识的进步。无形资产与无形资本都是对专利权、商标权、厂商名称、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智力资源而言。从表述资源的范围角度来看。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但从价值的角度讲。无形资产与无形资本又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智力资源作为经济实体的一种投资形式。则成为无形资本。它是无形资产的所有者以无形资产出资而形成的资本性权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及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和外延已拓展到智力资本及实物期权。在智力资本研究的基础上,把实物期权无形资产列入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范畴,将有利于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因此,本文将对实物期权无形资产的范畴、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以顺应知识经济形势下对无形资产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6.
企业智力资本的特征与经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国内外智力资本概念与结构界定的评述 国内外学者对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可以大致划分为资产说、资本说和知识说等几种类型,它们是对智力资本所进行的内涵与外延的不同界定.资产说将智力资本与无形资产基本等同起来,是对现行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一种外延上的扩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现有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把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分为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四大类,并设计相关指标体系对其价值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8.
智力资本战略管理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无形资产 最早提出"智力资本"一词的是澳大利亚的Roosetal,他认为人力资源虽然是企业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单纯的人力资源本身并不能够为企业创造巨额收益,因此,Roosetal提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资源应当是将人力资源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及成长因素相结合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一词包含许多复杂的内容,因此人们常常会将其与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予以混淆.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现有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把高新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分为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四大类,并设计相关指标体系对其价值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0.
一、智力资本涵义及特点智力资本最先是由西尼尔于1836年提出来的,他认为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1969年约翰·卡纳斯·加尔布雷斯发展了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智力资本不仅仅是纯知识形态的知识,还包括相应的智力活动,即智力资本不仅仅是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对于智力资本的明确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但有两个等式可以说明其内涵。第一个等式为:“企业=有形资产 智力资本”,即智力资本是使企业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传统会计中的无形资产只反映了企业智力资本的一部…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造、积累、共享和整合是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动力。利用回归分析对2008─2010年间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客户资本和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显著相关,而人力资本并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度较弱,故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与企业绩效显著相关的智力资本,如人力资本,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2.
包乾成 《价值工程》2011,30(31):78-80
以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所创造的智力资本为研究对象,制定智力资本评估标准和衡量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分层分析法测定模糊综合程度值和凸模糊集的程度比较来构建智力资本指标体系,为企业对其知识型员工的智力资本的确认提供了一套可行有效的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13.
侯莉颖  何俊 《价值工程》2007,26(5):165-168
自进入知识经济以来,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未来价值创造的作用日趋明显。目前学术界对于无形资产的涵义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综合目前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知识资产以及人力资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无形资产是区别于有形资产且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益的总和;回顾了几种常见的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后,提出了属于间接测量法的CIA法,该方法建立在无形资产的价值最终将体现为企业运用有形资产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的基本思想之上,同时给出了应用CIA方法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详细步骤。接着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CIA法测量出了样本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最后,指出了CIA法的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李锡亮 《价值工程》2010,29(29):26-27
本文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征和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提出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解决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并将两者实现最佳对接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钰 《价值工程》2011,30(32):113-114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是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的实施主体,是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实现者,知识产权竞争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竞争力理论为指导,认知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内涵;以系统论为视角,解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结构模块,旨在有效地运用知识产权资源,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争论的核心在于研究与开发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本文从自创无形资产的支出项目及计价方法入手,对比了不同国家对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的差异,指出了自创无形资产研发支出费用法的不足,评价了我国新无形资产准则对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东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做法及经验。研究了东莞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制约因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质押物只包括专利权;参与商业银行数量不多,商业银行在操作环节创新性不强;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经营能力低;政府的经验不足等。提出了相关破解建议,如扩大商标权、版权等成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质押物;挑选和增加相关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批环节中需要创新;企业需要长远规划,准确把握市场,提高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经营能力;政府可在市内设立试点区与试点企业以吸取经验等。希望本文对东莞市和国内其他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推行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丹  杨之雷 《价值工程》2013,(2):120-122
研究表明,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即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及关系资本三者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本文通过对浙江263家中小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与SPSS软件数据分析,得出结论:①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结构资本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关系资本;②智力资本的构成层面即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历经三十多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对引领企业自主创新功不可没.虽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但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化,表现在数量规模、创新能力、经营质态上,西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比较差距较大.本文由这种区域差异化的原因探析出发,从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对推动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企业知识资本理论,分析了高校目前知识资本管理现状,在以人为本的观点指导下,探究如何就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激励,提出建立新的高校知识资本管理措施,实行高校与企业的知识资本联盟,使高校快速、持续发展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