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8年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引发了国人对奶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很多妈妈都开始为自己的宝宝选择国外进口奶粉,认为国外的食品检测会较国内严格,宝宝吃洋奶粉,应该就多了一道安全保障,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2.
孙杭生 《生产力研究》2007,(1):89-90,129
美国是世界上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最完善、监管措施最严厉的国家之一。文章从国内食品和进口食品两部分分析了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措施。“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对进口食品的监管措施更趋严厉。美国不仅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也是重要的食品出口市场。了解美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及其变化,有助于我国食品企业开拓美国市场,增加对美国的食品出口。  相似文献   

3.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河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杨 《经济论坛》2006,(15):16-17
一、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内容日本是食品和农产品进口大国,60%左右的农产品来自国外。近年来,进口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事件频频暴光,日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质疑。2003年5月,日本着手修改食品卫生法中相关条款,2005年6月,日本正式向各WTO成员通报了“肯定列表制度”(Po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食品标签制度的消费者福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品是否应当加贴特殊标签引起了各国政府、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的激烈争论,目前世界上有3种标签制度.即“不加贴标签”、“自愿加贴标签”以及“强制性加贴标签”。每种制度都有各自的支持理由,通过一个拟线性效用函数模型,分析了在每种制度下,当转基因食品厂商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和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时,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行为,并讨论了不同标签制度下消费者福利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网购网红食品存在信任问题,基于融合扎根理论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建立消费者信任形成模型,分析得出消费者在网购网红食品过程中遵循“购前因素影响—消费者感知—消费者信任形成—消费行为决策”和“购后感知—购后信任形成—复购、推荐等消费行为决策”的消费者购后信任形成路径。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新业态新模式下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依据网红食品特性,结合消费者网购特征,应综合考虑产品自身、品牌、平台、物流质量等影响因素,增强消费者正向感知,促进消费者信任形成;拓宽多元化营销渠道,诚信宣传引导理性消费;利用社交平台增加售后信息反馈与维权途径,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6.
汤建霞 《当代经济》2007,(10S):162-163
“食品安全”、“绿色壁垒”是目前我国食品经营者面临的两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和其他营销环境,提出了食品经营者要树立绿色营销观念,采用营销技巧全面推行绿色营销,解决“食品安全”、“绿色壁垒”问题,使经营者、人类健康、环境保护都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尹倩 《经济论坛》2009,(12):59-61
随着对食品安全和饮食质量的目益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寻找正确途径引导消费者进行食品选择。本文以美国农业部(USDA)国内食品援助计划为例,结合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探究消费者食品选择的影响因素,以期帮助消费者提高食品安全和饮食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高品质、高价位为特点的“洋”食品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无论是主动展销推介,还是在超市中开辟专销区,设立专营店铺,种种迹象表明,“洋”食品正呈现出抢滩中国市场的趋势。外来的“洋”食品是否真能叫响国人的餐桌,消费者又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舶来”之物呢?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2006,(5):14
据报道,在英国举行的一项针对品牌社会责任的消费者调查显示,世界快餐业老大麦当劳由于被指提供“垃圾食品”,而成为英国消费者心中“最没有道德”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日前,雀巢集团法国公司宣布,召回几款可能因运输环节存在问题导致瓶中怀疑存有玻璃碴的咖啡产品。据悉,中国内地没有进口和销售过这类产品,但不排除通过网上等非正规渠道的“问题产品”,但此类内地消费者将不会享受公司退款等召回待遇,此说法立刻遭到国内部分律师质疑。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重要原材料进口现状及其对经济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庄芮 《经济学家》2005,(5):45-51
“入世”以来,我国钢材,铁矿等重要原材料进口增势明显,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倍受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钢材以及铁,猛,铜,铬,氧化铝等重要金属矿产的进口现状,并探讨了这一现状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相关理论包括:1.目前我国钢材进口增长主要集中于高端产品,进口主因是国内供应存在结构矛盾,由于进口钢材主要是在品种结构上,而不是在数量上补充我国市场,因而总体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其负效应可能集中于钢铁企业本身,2.我国铁,猛,铜,铬,氧化铝等重要金属矿产日前依赖进口,因为这些大都属于国内中长期“不能保证”甚至是“资源短缺”的矿产,这些矿产的进口实际上保障了我国经济安全。但与此同时,它也增加了我国经济安全的潜在风险,因此,其影响可谓“稳中有忧”。  相似文献   

12.
万事皆有例外,爱国亦然。 三聚氰胺奶粉泛滥,国产奶粉的可信度跌入谷底,进口奶粉成了消费者迫不得已的自卫性选择方式。这种“爱国”,是本土奸商逼出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来,进口食品商店纷纭涌入高校食品市场,精美的包装、高雅的品位,深受大学生青睐.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进口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工业,必将在食品市场如鱼得水.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进口食品在高校的发展和现状,对进口食品消费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对沈阳师范大学同学进行采访,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进口食品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染色馒头、塑化饮料、地沟油、细菌饺子……食品问题已在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给人以安全感的名词,就成为了消费者追逐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同样土豆,卖到俄罗斯的价格是日本的7倍。”土豆价格连续3个月疯涨,谷物出口禁令可能被延长。近日,俄罗斯国内食品价格上涨局势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而嗅觉灵敏的浙商,更是从中国到了土豆商机。  相似文献   

16.
河南正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龙公司)作为河南粮食系统的一家骨干公司,如今已成为名振中原、华北,辐射江南的食品生产“重量”级企业。其主导产品“白象”、“正好”牌方便面,近两三年来,以实惠贴切人心的形象,适宜广大消费者不同口味的特点,迈着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杨泱 《经济师》2001,(10):257-258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国外发展,很多企业以及个体经营者也在积极进入国外市场。笔者在非洲七个国家工作过,发现即使在这个贫瘠的大陆上,许多中国公司和个体经营者也早已进入非洲市场。的确,非洲国家普遍贫困,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不少国家基本没有什么工业,很多国家的工业品都需要进口,欧美的商品虽好,但过高的价格使绝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中国商品则具有实力和价格低廉的特点,这也是绝大多数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内厂家和个体经营者看中了非洲市场,纷纷到此发展。笔者目睹和参与了一些中国个体经营者和公司在非洲创业、发展和经营的过程,从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中得到了一些认识,借此机会和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8.
徐兵珍 《经贸实践》2008,(12):45-45
11月上旬,由商务部和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宁波市政府与省经贸委等单位承办的2008中国食品博览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从“食博会”上发现,消费者对食品消费的心理,在悄悄地变化。  相似文献   

19.
周中胜 《新经济》2006,(4):51-52
“中国市场的动态特征对于品牌的创建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消费者认知DNA对于品牌的发展是约束,更是资源。”平成品牌投资管理机构总经理吴晓波在谈到中国消费者的整体宏观把握和微观心理认识层面把握时,运用了二元结构和果壳模型,揭示了中国消费者的变与不变的本质内容,意义在于消费者价值的发现。 从市场消费层面看,整个中国消费者市场具有非常特殊的二元结构,这个结构主要呈现出动态特征;从认知心理层面看,中国消费者拥有独特的认知DNA,因此,构成了中国市场在宏观上的一种动态特征和在微观上的一种超稳定结构。这两者交相呼应。演绎出中国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的变与不变的神奇之美。  相似文献   

20.
北京检验检疫局近期查获了23种不合格进口食品,其中包括“细菌总数超标”的“乐事薯片(酸奶洋葱味)”和法国的“依云”矿泉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