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权力运作理论的评标权力寻租的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评标权力寻租问题,借鉴权力运作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将评标委员会成员的权力配置、授予和运行引发的利益冲突作为分析线索,阐明评标权力寻租行为发生的内在逻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沿着权力运作理论与寻租理论这两条主线为构建防范评标中的权力寻租体系提出构想,建立相应权力制约机制;权力配置时构建报酬机制和监督机制;权力授予时建立规范的评标人员制度;权力运行时提高程序运行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2.
监督权运行中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志祥  杨志刚 《黑河学刊》2004,(2):57-58,61
权力监督作为权力运作的一个环节,贯穿于权力运作的全过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监督权运行机制的完善。我国目前的监督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必须重视官僚主义等一些隐性腐败的监督,加强对监督的监督,通过建立腐败退出机制等方法使监督权的运行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权力监控不到位是产生腐败的直接因素.任何腐败归根到底是权力的腐败,权力缺乏监督就会产生腐败,要遏制腐败,必须制约权力的运作,必须时权力的运作实行全程监控.确保领导干部依法依纪办事.公开的内容要细化,公开的形式要多样,公开的时间要及时.公开的程序要规范,充分实现阳光下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4.
坚持经营城市和规范公共权力运作的有机统一,是福州市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启示。一是要在转变政府职能中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特殊作用;改变政府管理和决策方式,强化公共权力运作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调整治市方略,坚持法德并济;注重治市效果,盘活城市资源。二是要在经营城市中规范公共权力运作,加强责任检查和追究制度建设,实行运权与“创收”相分离,坚持程序化操作,并进一步健全成效跟踪机制。三是要在规范公共权力运作中增强主体的政治素质和民主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率先垂范精神、能力素质与“服务第一”意识。  相似文献   

5.
高校行政化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受到长期的政治传统影响,已越来越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严重抑制现代大学制度和制约当代大学精神。它的现状特征表现为:一方面政府对高校干预过多,高校自主权受到很大制约;另一方面是高校内部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高校管理机制、体制行政化,其结果就是行政系统成为支配和管控高校的真正主体,权力意志成为高校运作的根本价值信号和依据,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弊端。  相似文献   

6.
检察权思辨     
检察权既不是司法权,也不是行政权,它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的权力,是行政权和司法权互相分权制约的产物。检察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有监督性质的国家权力。为解决检察权存在的问题,中国检察改革的方向是将检察权运作司法化。  相似文献   

7.
《规训与惩罚》是米歇尔·福柯的一本很重要的代表作,在其经历诸多社会活动之后,对权力的不断高度关注下问世于1975年.在书中,福柯论述了规训权力从古典时期到现代逐渐控制了司法制度乃至整个社会的历程.对权力问题的关注使福柯转向了对监狱的研究,透过监狱,可以考察权力在整个社会的运作.  相似文献   

8.
林赔泉 《宁波通讯》2005,(10):58-59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社会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国内外都是如此。只要有权力和利益的存在,就有腐败存在的可能。在诸种权力和利益面前,又以公共权力和利益最易滋生腐败,而公共权力和利益与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尤为人们关注。公共权力的运作多掌握在公职人员之手,因此,公务员便成为预防腐败的重点。假设人都是理性经济人,  相似文献   

9.
党政"一把手"居于权力运作的核心地位,对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本地区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旧体制的转换今天,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得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难度愈来愈大,出现"监督虚位".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必须通过强化思想教育、调整权力结构、落实政务公开、完善监督机制以及加大惩戒力度等措施来规范"一把手"权力运作行为,确保公共权力始终在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10.
福柯运用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有别于马克思主义者的权力观,他将行使权力的各方关系视为一种“鱼水”关系,通过约束、纪律等手段完成,与知识共生共荣。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场域内的权力运作方式,很难用自上而下的权力统治理论来说明,福柯的权力观对此作出了贴切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县级政府的第一把手县委书记的权力公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县级政府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的现状分析,针对其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原因阐述并提出完善县级政府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的具体措施:首先,完善县级政府行政法律、权利、道德监督机制;其次,用制度规范县委书记选任干部的权力,对县委书记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制约强化,建立和完善对县委书记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 宪法,人们称之为"母法"、"法上法",之所以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因为它调整的是国家根本的社会关系,即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宪政,通常理解为"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它不仅仅代表一种制度,同时表示了一种文明的政治状态。在这种政治状态的运作过程中,关键是"合理确定权利与权力的界限并有效制约权力以实现权利"。"权力"一般指"国家权力",即"公共权力"或"政治权力",是维护统治秩序与社会公共秩序的强大武器。"权利"一般指"公民权利"或"人民权利"、"人权"。"权力"与"权  相似文献   

13.
公共建设项目招投标机制是提升工程质量、防止工程腐败的重要制度。日照市通过十几年的探索,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公共建设项目招投标机制,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作,用制度规范招投标的运作过程,以权力的分工与监督保障招投标过程的清廉,用科技保障投标和评标等环节的公开和公正。日照公共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创新正是中国地方政府在从传统治道走向现代治道改革实践的一个缩影,证明了有限政府、法治政府、分权政府、民主政府和开放政府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成春 《魅力中国》2009,(15):34-34
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管理、行政紧急权力进行了理论阐述,得出我国的行政紧急权力无论在立法或运作实践中均需要基于法治与宪政理念进行改进与完善的结论,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巴尔加斯·略萨的《城市与狗》是拉美文学中暴力书写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暴力与权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展示暴力产生与运行机制,揭示日常的权力结构如何运作,另一方面与秘鲁政治权力结构相关照,抨击堕落专制的独裁统治,并借此表达略萨的文学观和政治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县级政府的第一把手县委书记的权力公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县级政府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的现状分析,针对其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原因阐述并提出完善县级政府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的具体措施:首先,完善县级政府行政法律、权利、道德监督机制;其次,用制度规范县委书记选任干部的权力,对县委书记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制约强化,建立和完善对县委书记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7.
西汉初期的孝文帝窦皇后是个性非常突出的历史人物。她出身卑微,却因偶然而步入西汉王朝权力运作的核心,在经历了代王妃、文帝皇后、景帝太后、武帝太皇太后的尊荣后方才辞世。她生前笃信并倡导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但在实际能够发挥自己作用的政治生活中,却又表现得十分强硬和蛮横。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14,(21):4-5
<正>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村干部"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的关键前提。墙头镇共梳理编制《农村小微权力清单目录》106项,每一项形成1张规范的权力运行流程图,权力清单的实施不仅给农村干部"小微权力"按上了"紧箍咒",也在制度上为干部添加了"保护伞"。在这些重大项目的推进中,从决策到实施,都通过"小微权力"的规范流程进行运作,公开又透明。目前,"小微权力"的规范化运行已在  相似文献   

19.
产权制度可以诠释为财产权力的行为准则和运作方式。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改革财产权力,而且是改革国有财产权力的行为准则和运作方式。 (一) 国有财产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占有为特征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任何人都不能实际地拥有某一部分或某些数量的财产。国有财产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国家,政府是国有财产的唯一主体。这就使政府既是政权组织,同时也是国有财产的权力组织。而我国政府这种双重身份或者称之为双重职能,在体制上采取的是行政权与国有财产权合一的形式。而政府是个由各职能部门构成的行政化体系,计划、财政、金融和企业主管部门都部分地行使国有产权职能。这就使国有财产权力被政府职能部门所分解,而被分解的国有财产责任在经济上是无法追究责任的。这正是长期以来国有财产无人负责的体制原因。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财产权力由政府一个组织行使时,行政权的强制性和财产权的直接性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政府以行政权形态出现的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和直接经营,致使微观管理宏观化。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分  相似文献   

20.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腐败总是依附于权力而存在。凡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定遭之滥用,权力被滥用,必定导致政治腐败和决策专横,这是人类数千年的政治史所反复证明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的另一种表述是:要创造清廉和民主政治,就必须防止和制止权力的滥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