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核算中心是以统一核算为手段、集中资金为基础、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它的建立对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强  孟浩  陈雪峰 《时代经贸》2011,(2):210-210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会计核算中心是以统一核算为手段、集中资金为基础、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它的建立对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我国会计制度也抢抓机遇,全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防止单位乱收乱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加强了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与监督,规范了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和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了基础。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亟待改进,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了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全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分配、单位包干、分散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基础.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机制。因此,全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吴榕 《时代经贸》2008,6(2):131-131
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与会计集中核算制是当前公共财政改革和会计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这两种制度都是按照财政部和中纪委要求,对财政性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以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在这两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笔者认为虽然会计集中核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是弊大于利,特别是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这种弊端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与会计集中核算制是当前公共财政改革和会计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这两种制度都是按照财政部和中纪委要求,对财政性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以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在这两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笔者认为虽然会计集中核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是弊大于利,特别是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这种弊端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张瑞英 《经济师》2011,(4):168-169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在财政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监督,但也造成财政资金的沉淀。国库集中收付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制度上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两种制度的有效融合,实现公共财政制度化、规范化,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大部分县市区相继设立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为财政局的下属事业单位。核算中心按照"单位收支自主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内部理财机制不变、财务管理职能不变"的原则,对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制的运行实践,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集中核算制已暴露出一定缺陷。为更好地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更大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会计集中核算制融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是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经费实行财政分配、单位包干、分散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其适应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其弊端显而易见。事业单位会计实行集中核算,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是以统一核算为手段、集中资金为基础、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是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是国库集中收付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深层次的重大改革。它的建立对提高财政理财能力和会计工作效率,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通过成立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统一办理资金结算、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一种特殊的会计核算形式.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将所有的政策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并规定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为了共同实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目的,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会计集中核算型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政府公共财政先后经过了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两次大的改革,经过两次改革后,各地公共财政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施行国库集中支付模式;有的地方施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相结合模式。就笔者而言,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相结合模式,是最佳的公共财政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会计集中核算作为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对于加强财政收支管理,规范财经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主要是在会计集中核算体制下,财政部门资金拨付到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导致财政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不能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流向情况,不利于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依据;财政资金人库时间延滞,收入退库不规范,大量资金经常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使用效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沉淀问题;存在地方和部门利益强化等问题,权力缺乏有效监督,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国库集中收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对所有财政性资金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规范收支行为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谢明敏 《时代经贸》2010,(10):121-122
会计集中核算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它以统一核算为手段、集中资金为基础、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做法是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银行账户,设立统一银行账户,同时取消单位会计和出纳,各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报账员报账的方式,集中办理单位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克服模式运行的局限,如何对集中的代为保管的货币资金进行管理,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会计集中核算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它以统一核算为手段、集中资金为基础、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做法是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银行账户,设立统一银行账户,同时取消单位会计和出纳,各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报账员报账的方式,集中办理单位会计核算和资金结算.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克服模式运行的局限,如何对集中的代为保管的货币资金进行管理,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指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和出纳,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开设单一账户,代理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职能,同时又行使财政资金的监督职能。会汁核算中心是融会核算、监督、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是国库集中收付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深层次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9.
吴榕 《时代经贸》2008,6(4):131
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与会计集中核算制是当前公共财政改革和会计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这两种制度都是按照财政部和中纪委要求,对财政性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以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在这两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笔者认为虽然会计集中核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是弊大于利,特别是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这种弊端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徐万军 《时代经贸》2007,(8Z):143-144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通过改变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制度,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财政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