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加快三门峡旅游业的发展,三门峡市相继提出的"旅游强市""大旅游"发展战略。本文在充分分析三门峡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础上,提出了该市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途径可从五个方面入手:准确提炼旅游形象;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创新旅游管理体制,科学规划旅游发展战略;优化旅游环境,增强区域影响;加强旅游市场宣传营销,弱化阴影效应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的旅游供给、旅游需求和旅游业经济贡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两区旅游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相似之处和巨大差异的内在原因;并得出两区在旅游一体化进程中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SPSS16.0的安徽旅游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策略必须要考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这两大因素。选取反映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12个指标,运用SPSS16.0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得出17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排名,同时结合各地GDP的排名,把17个地区划分为四大板块:旅游发展非优区、旅游优先发展区、旅游发展优越区、经济带动区,并对各个板块的发展策略做出相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每个板块都具有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条件,发展旅游业必须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4.
旅游非优区是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劣势地位的地区。在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利用先进的开发手段推动旅游非优区向旅游优势区转变。通过构建"非优区发展的动力因素测评"指标体系,得出旅游资源、区域环境、区位条件是旅游非优区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以利用优势条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内在驱动力、弥补弱势条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外部推动力,具体研究6种不同类型旅游非优区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对旅游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来宾市作为旅游后发地区,应有效利用国家以及广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契机,克服旅游发展中的经济基础薄弱、旅游要素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瓶颈问题,促进来宾旅游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地区作为经济转型过程中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地区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化开发粗放、季节依赖性严重、景区同质化等问题也突显出来.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应以发展现状为参考,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充分挖掘长白山区域民族文化特色、丰富旅游产业内容、增强旅游舒适感、推动长白山旅游产业转型,助推长白山地区旅游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切实发挥好长白山在吉林省旅游产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经济收益与所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对于地理位置临近的旅游目的地来说,旅游支撑力较大的获益能力通常也较高,反之旅游支撑力较弱的从单位游客的获益能力也较弱,当旅游支撑力相差较大时。就使得弱旅游支撑力的旅游目的地处于强旅游支撑力旅游目的地的阴影区内,使其获益能力相对进一步降低,继而出现“旅游支撑力”阴影区现象。结合处于山水圣人旅游区且空间距离较近的济南、泰安、曲阜为例,阐述了“旅游支撑力”阴影区的形成机理,并就此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开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重要一步,应该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转型、提高土地附加值、提供政策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来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规划中土地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在一些地区呈现出了产业集群趋势。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针对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分析,从客源市场、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人力资源、旅游信息化、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政府制度等8个方面总结了影响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着力解决旅游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问题,为旅游业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进而推动旅游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少效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安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此,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特点出发,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安全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首先,通过对少效民族地区旅游的特点与安全问题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差异性、进入困难性、社会环境欠稳定性、自然环境特别性、基础设施不完善性等特点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安全性;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安全事故统计数据及典型案例,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安全问题分为文化冲突类、自然环境类、故意犯罪类、交通事故类、意外事故类等5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安全问题具有突发性、复杂性、集中性、防控困难性等个性特征,研究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安全的发生规律具有人群、地理、时间等方面的规律;最后,针对以上的分析和研究结果,从政府、企业、旅游地社区、旅游者4个角度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安全控制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分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协作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区域节庆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分工问题.首先研究了节庆旅静主题选择的两个标准,以此作为比较研究的维度.在对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节庆旅游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探讨了狭义旅游产品分工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构建了该地区节庆旅游分工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2.
休闲旅游业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廊坊市拥有丰富的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资源,随着近几年廊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廊坊市的休闲旅游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京津客流的不断涌入,由于其产品档次相对较低、产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的存在,廊坊市休闲旅游市场已经不堪重负。针对廊坊地区的旅游资源与休闲旅游市场的现状,提出了廊坊市休闲旅游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以带动廊坊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很多县区都在大力挖掘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期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却存在无科学规划、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条短等诸多问题,鉴于此现状,应采取编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注重营销、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北五省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位序法对各省旅游资源禀赋进行分析,陕西、甘肃、新疆的旅游资源总丰度居于前三位。在此基础上,选取1998年~2006年各省的旅游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为指标,分别对五省区的旅游经济总体变化、地区间旅游经济差距和旅游业在各省产业地位的变化进行研究,表明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存在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下降的趋势;五省区地区间旅游经济差距逐渐减小而各省区旅游业的地位在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5.
基层区(地市级及其以下行政地域单元)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而对已经完成的基层区旅游规划进行修编则是旅游规划编制与完善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三门峡市为例,初步探讨了旅游发展规划修编的若干问题,并结合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建设、旅游空间布局、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了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以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导的旅游型社区,我们可以根据旅游资源的种类将其划分为自然资源型旅游社区、人文资源型旅游社区和混合型旅游社区。随着旅游开发的市场化和资本化,在这些社区的公共物品出现供给主体不明、受益主体混淆的问题,从而导致旅游型社区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后期保障缺失等情况,本文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旅游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和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西部地区旅游业存在着自然环境脆弱、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石河子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明显比较优势和开发环境差的共同特征的分析,揭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面临的认识上、体制上和资金上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吉林省旅游业发展过程的分析,得出近十年吉林省旅游业存在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旅游项目创意起点低,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统筹协调旅游产业发展;统筹度假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旅游服务;加快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等推进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乌蒙山片区旅游发展及扶贫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蒙山片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落后,旅游业是一种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选择正确的扶贫模式是实现其目标的关键。在总结乌蒙山片区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结合乌蒙山片区旅游资源特征,提出了该片区旅游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资源环境带动模式、旅游市场带动模式、旅游交通带动模式、旅游景区带动模式、旅游城镇带动模式、旅游乡村带动模式和旅游商品带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