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后危机时代,欧洲、美国、日本等木质林产品进口大国的市场持续低迷,对中国出口导向型木材加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极大的挑战。文章对中国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内企业时行调查访谈,了解他们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做法,总结成功经验与教训,并据此提出强化木材加工企业金融危机应对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家现行的增值税政策,对森工企业生产、销售木材加工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其购进加工用原料(原木)准予按照买价的互0%扣除进项税;对国有森工企业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在1997年底以前由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我们认为对这一规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木材oCh产品进项税额扣除享问题。新税制实施后,锯材、胶合板等木材加工产品增值税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购进的加工用原料(原木)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扣除率过低。新税法规定原木为农业初级产品,只能接买…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苇河林业局落实全面停伐政策及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调研分析,对国有林区实施全面停伐政策试点的必要性予以论证。文章指出当前停伐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林业局应对停伐及推进林区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通过综合调研分析,分别从资源培育保护、新兴产业项目开发、加大木材进口、壮大森林生态旅游、推进招商引资及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等6个方面提出旨在实现苇河林业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其他国有林区及森工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中国木材加工产业长期形成的加工贸易模式为对象,结合产业区域布局现状,分析当前集聚于发达经济省份的木材加工产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外部要求及内在动力,并结合江苏省案例论证当前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区域木材加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应具备的条件,并对中国木材加工产业以转型升级带动区域优化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围绕新时期中国木材供需的基本现状,通过对木材原材料、人造板的进出口及供需现状的分析,木材资源供需面临的问题是:国内木材原材料供需不平衡、主要木制林产品产业质量和效率低下、木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国内林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国际需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对策:提高国内木材供给量;提升木材加工企业生产效率;积极寻求更加多元化的进口模式;促进木材加工企业更充分融入国际贸易市场。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受水稻执行最低收购价格抬高原料成本、南方大米挤占市场、国外进口大米冲击、产品市场需求不旺、区位劣势等因素多重约束,黑龙江省稻米加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稻强米弱"并存的困境,稻米加工行业处于低迷挣扎期,企业经营步履维艰,盈利能力不断下降。未来行业发展需要价格政策支持,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稻米加工行业产能优化整合和转型升级。一、黑龙江省稻米加工行业概况及存在的问匦(一)稻米加工行业盲目扩张,造成产能严重过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稻米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木材加工厂企业经营管理现状的调查,提出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木材经营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通过在旋切单板和木片加工企业中实行"两证一单"(加工厂入厂木材运输证明、出厂产品运输证明和电费单)来加强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加工基地之一。14个城市国有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在全省森工系统占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黑龙江省森工木材加工企业的经济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 1.企业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木材加工企业均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大中型企业,是为国家上缴利税的大户,曾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80年代末以来,出现全行业经营性亏损,到1998年底14个企业亏损额达 11 936万元,占全省森工系统亏损总额的62%。 (1)…  相似文献   

9.
早在2004年,四川广安的张先君就开始了林木收料经营,经过多年积累,2011年7月,他投资建成了武胜大顺模板厂,转型从事木材加工生产。每年9月之后,是原料木采伐、采购、木材加工的旺季,木材加工企业往往需要在春天到来之前从达州、华蓥等地收储较多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木材原料加工企业税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与木材原料培育和加工密切相关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财务分析工具,从投资者利益角度分析现存制度下税收对企业投资获利能力的影响。揭示了企业税收负担来源,讨论了税收负担不均衡、税收制度性歧视以及政策目标混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实证角度对世界森林资源状况和中国木材原料进口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中、长期林产品市场变化及其政策选择。中国主要木材原料进口及木制品出口的两头在外格局仍在延续,中长期刚性需求依然存在,2007年原木进口高峰年为3709.08万m3。1995~2007年中国原木进口对出口国的森林生态影响较小,没有威胁到世界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7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的新修订《森林法》中,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原料和产品出入库台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加工、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等非法来源的林木"这条规定为我国打击收购、加工、运输非法木材行为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也为我国木材经营加工企业履行木材合法性尽职调查义务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法律指引。  相似文献   

13.
根据11年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对黑龙江省木材产业产品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选择影响发展的主要指标对黑龙江省三类木材加工产业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产值作为参考数列。结果表明,各指标与不同加工产业的产值的关联度各不相同,企业数量对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的产值影响最大,年人均劳动生产率对家具制造业的产值的影响最大,造纸及纸制品业的产品销售率对总产值的影响最大。依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木材产业技术含量、推进木材产业集聚发展、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出口型木材加工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与走出困境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出口型木材加工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如:国家木材资源劣质化,优质木材进口化,劳动力成本骤升,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等。提出走出困境的对策建议,包括:合理加工木材,增加木材价值;调整加工企业布局,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工企业走"走出去"和"迈进来"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的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业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效率是行业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评价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业的生产效率,对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DEA方法的CCR产出导向模型,以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业生产效率为决策单元,选取原料奶投入量、劳动力和乳品企业资产额为投入指标,乳制品产量和乳品企业产值为产出指标,对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指出黑龙江省乳制品加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进口木材对缓和木材供需矛盾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当前,我国一方面花高价大量进口木材;另一方面国内森林资源却因缺乏资金而得不到及时开发利用。“六五”期间,我国共进口原木3,152万立方米,加工成材86.5万立方米,胶合板142万吨,纸浆350.9万吨,各种纸与纸板316.7万吨,共折合原木为6,986万立方米。这对缓和国内木材供需矛盾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是耗用外汇太多,影响国内林业建设投资。仅1985年进口木材(包括原木、加工成材、胶合板、纸浆、纸和  相似文献   

17.
木材营销行业是森工企业最早进入市场经济领域的先行者 ,各企业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一整套营销方法和策略 ,为森工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两年来 ,由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 ,木材产量大幅度下调 ,国外木材蜂拥挤进国内市场 ,使本来低迷的木材市场更加疲软 ,造成国内生产的木材大量积压 ,效益低下。本文仅就目前木材市场形势 ,如何加大营销力度 ,改变营销策略 ,谈一点看法 ,供同仁商榷。1 形势与启示1998年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 ,国家鼓励木材进口政策 ,实行了原木、锯材零关税 ,刺激国外木材进口。1999年进口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以木材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已越来越受原料紧缺的制约,如何增加原料来源渠道,走环保型生产路子,在现在乃至将来都是木材加工企业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归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现有经营面积1006万hm2,森林面积877万hm2,森林总蓄积6.15亿m3,下辖1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613个林场(所),是我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森工企业是国家为开发利用黑龙江省丰富的森林资源投资兴建的,生产木材是当时国家对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的主导需求。在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指导下,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建国以来生产了大量木材和林产品,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由于黑龙江省森工企业长期以来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执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4年《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提供的"放管服"改革评价信息的数据以及10 991家木材加工企业的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OLS回归方法,评估了"放管服"改革对木材加工企业出口参与和出口额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管服"改革滞后地区的木材加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改革先进地区能显著地促进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扩张;"放管服"改革通过改进生产效率和减少寻租行为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出口参与和出口额产生间接的促进效应;木材加工及木家具制造企业、小规模企业、内资民营企业、运营能力弱企业和东部企业更可能因地区"放管服"改革滞后被挤出国内市场。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快"放管服"改革步伐,加快化解林业生产经营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