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导论 1.研究背景.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对于缓解目前我国地质矿产投入不足,引进勘探、采矿、管理等专业技能以及增强矿业城市经济发展活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比较各个矿业城市吸收FDI的业绩和潜力,有助于分析矿业城市在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如何将外资有效利用、合理配置到资源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接续产业,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面临的机遇分析入手,分析了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论述了市场化趋势、全球化趋势、知识化趋势、城市化趋势、信息化趋势对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针对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机遇提出了我国资源型矿业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与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首先将软权力从企业、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中国当代的软权力。接着以矿业城市为例,从文化和意识形态两个角度分析了矿业城市的软权力作用。通过分析得出矿业城市的发展不仅是一个资源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软权力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矿业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发展起来的城市。矿业城市的兴起不仅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而且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矿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矿产资源枯竭,产品结构单一,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化水平层次低,城市社会发展高工业化的虚假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源开发战略重心的西移,经济发展及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又将有一些新的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Hamming贴近度为测算方法度量了67个矿业城市在1978、1989和2007年三个截面上三次产业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的差距,并以各城市Hamming贴近度的变化为主线,将这些矿业城市划分为钱纳里一致模式、钱纳里渐近模式和钱纳里渐远模式。使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这些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笔者认为,在当前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应以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前提,三次产业应该注意参照钱纳里标准协调发展,这将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6.
矿业城市地下水抽排的生态环境影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矿业城市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但是,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进行,矿业城市地下水的抽采量和矿井排水量越来越大,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岩溶塌陷和地面沉降、地表水污染、地下水环境恶化、海水倒灌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矿业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已经破坏了城市矿产资源开发与地下水合理利用的和谐步骤.本文从对矿业城市地下水抽排的正、反面生态环境效应模型分析入手,对矿业城市在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的破坏、影响地下水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有400余座矿业城市,针对矿业城市存在的问题,研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矿业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理好矿业城市发展过程应注意的各种关系,促进矿业城市的和谐进步,对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矿业城市转型,提高矿业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矿业城市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根据近几年对一些矿业城市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三个指标共11个影响因素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岭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显著地与能源效率正相关,技术进步会提高能源效率;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会降低能源效率;煤炭消费比重提高也会降低能源效率,而石油消费比重提高则会提高能源效率。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均会显著地改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我国现有矿业城市(镇)428座,其中处于中老年期的地级矿业城市有73座,矿业城市急需进行经济转型。矿业城市的转型也是当前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权力在矿业城市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相关理论构建城市集聚测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的集聚度进行了测算,并使用传统差异系数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内部主要城市间的集聚差异,利用区域特定差异指数判断了京津冀地区空间差异的方向,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城市集聚影响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近10年来的城市集聚程度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城市间集聚程 度差异明显;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外围地区的差异增大,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差异不明显;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及第三产业对城市集聚水平影响显著,是影响城市集聚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城市间集聚加剧的重要直接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和谐宜居"是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宜居城市建设已成为实现城市转型的有力抓手。在剖析德国语境下宜居城市建设背景基础上,梳理总结德国宜居城市建设相关实践,并对其发展取向进行概括,从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强化技术领域创新、优化公共服务配置、挖掘城市文化基因四个方面提出对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若干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发现,从城市路径看,长三角不同城市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有所不同;从行业路径看,长三角各服务业行业的地方化水平存在差别。分析表明,对长三角服务业分工问题进行分析时,是否考虑城市(行业)的相对规模因素,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文章还对长三角城市区位商居前的服务业行业给予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内各单元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因此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问题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应用熵权法连续测算了京津冀13个城市2001~2014年经济发展实力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将指数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将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相结合,全面探究了京津冀13个城市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经过10几年的发展,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已基本显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具备良好的条件,但仍然需要从基础设施、发展优势、空间布局等方面入手,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城市,其发展程度与城市诸多要素直接相关。本文以大连、广州、天津等16个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辨识主导因素,进而探究城市各要素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城市化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城市经济规模、投资能力、科教水平、人力资源关系到开发区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方式转变为开发区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因此,规划开发区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各要素发展情况及发展契机,合理规划和预测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经济增速回落、大力推动煤炭消费革命、宏观调控摒弃大规模的非常规刺激措施,坚持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节能优先,形成集约高效的能源消费方式,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的经济新常态下,从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和煤炭市场变化角度,对山西省煤矿、乡村和城镇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系统中的煤炭企业、周边村镇和煤炭城市间的内在联系,为煤炭企业、周边村镇、煤炭城市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Rec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literature have resulted in a standard modelling of office markets. The models provide considerable insight into the working of office markets. • Nonetheless, a major difficulty is the use of data for a single city or aggregate data for the U.S. The latter implicitly assumes that model structure is invariant across cities. In this article we test for structural differences in office markets by size class. Rental data from REIS Reports for twenty-one metropolitan areas for the time period 1981 to 1990 are used to model office market behavior. Results suggest market outcomes vary by city size, larger markets are better modelled using standard procedures, and Manhattan behaves quite differently from the other markets.  相似文献   

18.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低碳产业的发展无疑对我国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借鉴区域和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研究范式,结合低碳产业特点,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评价指标,以长株潭低碳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在城市与区域视角下,应用DEA方法定量评价了其低碳经济发展效率。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DEA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偏低,主要是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交叉作用影响,且普遍存在能源消耗投入冗余、低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多、产业规模不合理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就 业问题、环境污染以及从业人员研发能力下降已经成为制约软件外包承接城市发展的瓶颈问 题。文章运用DEA方法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和非合意变量的软件外包承接效率评价模型,重 点比较不同模型下我国软件外包承接城市效率的差异,并引入Tobit回归分析软件外包承接 城市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软件外包承接城市的投入产出组合在逐步优化,且东 部沿海城市的效率值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其中大连市的效率值始终为1,处于生产的前沿 面。另外,人才竞争力对软件外包承接城市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与承接效率的关系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区位商3种模型,从3个不同的视角对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中心城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而相对差异在迅速缩小,多数城市的经济区位商较低。目前,辽宁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十分显著。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如何进一步实现中心城市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