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云南省经济发展和与东盟贸易日益频繁,旅游业也随之升温,对旅游商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提升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促进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是目前云南旅游商品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大省,各种少数民族的研究多集中于分别对某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的探讨,但云南临沧少数民族分布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多元的民族创造出的多元文化也就呈现出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临沧市经济远远落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的方法和实地调研的方法,总结出云南省临沧市多元民族文化的丰富与经济欠发达形成的鲜明对比,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云南临沧市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并希望通过在经济欠发达的多元民族文化地区开发旅游,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繁荣。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新兴产业,也是一方人文和山水的形象品牌,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历史发展证明: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会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也才能有市场占有率。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就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云南省更是民族众多,可以说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除汉族外,云南省共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1415.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3%。现在云南省有8个民族自治州,红河州就是成立于1957年11月18日的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而红河县则是红河州中哈尼族聚居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本文主要论述了红河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一直以来都缺少合理有效的开发,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同时也是连接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重要桥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及"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深化,云南省目前正大力推进铁路建设。本文结合滇西地区铁路建设规划,分析了铁路开通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影响,并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边疆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普洱市是云南最大的(州)市,也是云南省建设"桥头堡"战略的前沿阵地,同时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普洱市的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采取积极的营销的措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文化的内涵,分析了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并就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保护民族文化是维持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地处我国的东南部,是我国"边缘文化"的典型省份。云南凭借自身的地理、历史、文化条件成为了旅游文化大省,旅游业在云南经济发展中的作业日益凸显,不断成为了带动云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章分析了云南省旅游业的概括,对云南旅游业进行了经济效应分析,提出了以云南省旅游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秀红 《商场现代化》2005,(30):213-214
本文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文化的内涵,分析了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并就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保护民族文化是维持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物多样性并存,发掘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涵,对云南各民族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根基,脱离文化内涵的旅游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风土人情使得云南成为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市之一,但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长远设计,在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中传统文化正在发生变异,如民族文化同化、庸俗化甚至倒退,因此如何在发展中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成为了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9,(16)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着很多不同的民族,各民族内部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也孕育出了各式各样的旅游资源。以旅游文化为基础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明确了当地旅游的文化主题,展现出了民族旅游的形象,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极大的促进了旅游业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为各地发展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在民族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收入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偏远的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旅游业直接关乎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同时,旅游业促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给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了各学界学者们的关注,对民族旅游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民族旅游相关文献的梳理并在分类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民族旅游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特色民族文化为出发点,阐述了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以广西梧州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从全面发掘梧州民族文化,对现有民族文化点实行可持续保护;打造旅游线路,不断丰富民族旅游的形式和内涵;开发和打造梧州特色民族商业产品;加大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培养人才等方面来进行梧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为梧州及全国其他地区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旅游是兼顾自然和人文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以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民族间的理解与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价值追寻在于实现自然、文化、人三者的和谐共生,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大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民族地区发展最大的资源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一旦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消失,旅游资源面临枯竭,民族地区的发展会停滞,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就会中断。民族地区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如何对待地方民族文化的问题。要发展旅游必须保持文化独特性;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又必须学习和接受西方文化。于是民族地区出现了为了发展旅游,积极挖掘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文化,发展了旅游却带来学习西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冲突现象。  相似文献   

16.
民族旅游的开发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主要分析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与商品化关系,探讨了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商品化保护及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分析云南民族自治县之间、云南民族自治县与云南省其他县市及全国之间的差异,现使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计算出1978-2012年共35年的变异系数,发现云南民族自治县内发展差距较大并逐年扩大且有持续扩大趋势。把云南民族自治县置于云南和全国来看,差距变化并不明显。从实际人均GDP绝对差来看,云南民族自治县与云南和全国相比同样呈持续扩大态势。为缩小内部及所有自治县与云南及全国发展差距,提出加大教育支出力度、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跨越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群 《商场现代化》2006,(30):228-229
传统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有多种形式,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民族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路,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娃娃"是以云南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为基本原型开发出来的公仔玩偶产品。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民族娃娃"已成为云南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产品,曾被评为最具代表性的"云南十大文化符号",云南"十大特色文化产品"。"民族娃娃"不但受到国内大量消费者的青睐,而且畅销欧洲和南美,甚至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生产企业还连续几年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民族娃娃"已成为云南文化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突出代表。但近几年"民族娃娃"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阻碍,"民族娃娃"开始出现销量走低,陷入了发展的迟滞阶段。解决"民族娃娃"当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重点要从市场营销方向着力。市场营销方面需要做好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的内容,把握新产品的上市机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营销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贵州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本文以贵州为例,说明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景观特征,探讨民族地区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认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以"民族文化"为总的文化导向,结合文化赋存的时间和空间,综合发掘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