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昉 《中国就业》2006,(6):9-11
一、科学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就业 科学发展观主要表述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统筹城乡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2.
分析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理论背景,提出城乡统筹、区域统筹都是建立在区域协调发展论基础上,具有很强的相容性.研究指出国内城市群更多强化区域统筹的理念,而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呈现出高首位度、单中心结构、“灯下黑”等独特性,需要担负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双重统筹的职责.因此,建议武汉城市圈要以城乡统筹的理论和模式,在发展空间统筹、综合交通统筹、资源环境统筹、经济产业统筹等方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浅谈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素红  李志  吕金嵘 《价值工程》2011,30(24):71-72
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着眼于缩小城乡的差距,全面促进农村的发展。介绍了村庄整治的背景及其内涵,同时,重点分析了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的内容和原则,分析了村庄整治的措施。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进行村庄整治是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试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的经济背景和制度背景,并就其实现途径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树立城乡一体的新观念;其次,要消除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旧的制度障碍;最后,要走新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城乡统筹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而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需要协调土地流转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在分析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陷。然后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转和城市化的互动模式及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康彩霞  王宏 《价值工程》2010,29(11):225-225
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现存的医疗保障模式的现状,并从农民工投保意愿角度着手,探讨了建设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选择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党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指导下,大力进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策划,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针对城乡统筹发展思路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完善土地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土地规划和城乡统筹 (一)统筹城乡土地资源,是土地规划固有的要求和传统 1.土地规划的产生,来源于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要求。 2.土地规划定位于以辖区所有土地为对象的“用途切块”规划,客观上要求必须统筹城乡。  相似文献   

9.
依托国家近年来非常关注西部生态敏感性地区及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背景,分析了生态环境敏感性条件下陕南秦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背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多维度视角探讨了基于地方性特征的陕南秦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机制及适宜模式,从而为西部欠发达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统筹城乡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提出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实现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为陕西省政府制定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是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产业的特殊属性,使得统筹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之间具有内在必然联系.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载体,以产业纽带从根本上联结城市和乡村,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与城乡统筹都涉及政府创新,"数字鸿沟"制约电子政务发展,"二元"鸿沟制约城乡统筹,而"数字鸿沟"与"二元鸿沟"相互交织,要求电子政务服务与城乡统筹。本文通过对论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的分析,对相关研究及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城乡E体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成都市工商局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认真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工商助力”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市局“金信工程”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在制度建设、系统目标、功能设计等方面向农村覆盖,使信息系统成为工商服务城乡统筹的有力工具,为城乡统筹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统筹城乡就业的制约因素,着重探讨了城乡统筹就业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翼  吕斌 《城市问题》2008,(3):30-34
传统"苏南模式"促进了苏南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但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制度缺陷使得传统模式面临空间和效率的多重困境,城乡统筹的需求和动力愈发显著.以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利益主体能动性发挥为切入点,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具体思路,并以无锡市滨湖区为例,提出基于统筹城乡产业与空间的现代农村发展策略及其具体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背景,以制定中的《基本住房保障法》(草案)为导向,以启动农村新一轮“房改”为目标,以成都市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为基础,提出构建城乡统筹农村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与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7.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重庆和成都。继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中国的东、南、西、北四个地区,各自先后拥有了自己的综合改革“试验田”。与前三块不同的是,成渝两地“鸳鸯双飞”,将改革重点放在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丽 《民营科技》2013,(3):145-145
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城乡统筹发展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重温毛泽东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分阶段详细阐述了毛泽东城乡统筹思想的内容及对当今城乡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城乡差距在改革开放前本就存在,加之改革开放中城乡发展速度的明显差异,随着改革的深入,城乡差距凸显。要想消除城乡差距,必须城乡统筹发展。但城乡差距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始终坚持。为了尽快消除城乡差距、使城乡统筹发展落到实处必须规定一些硬性指标,同时,必须从制度层面抑制政府官员的城市偏好。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是在新世纪新阶段不能回避并且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渝北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打造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强势增长极,率先在重庆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互动共荣、南北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迫切需要。统筹渝北城乡发展,既是战略性任务,更是当务之重、当务之急。[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