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第五届东北亚经济与管理合作论坛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19—21日,由中国高校商业经济教学研究会、韩国经营经济学会、湖南商学院联合主办,湖南商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东北亚经济与管理合作论坛”在长沙隆重召开。10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东北亚区域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与合作”这一主题,就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自由贸易区、国家发展战略、商贸流通和企业管理等五个方面展开热烈探讨和深入交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区域合作中俄罗斯远东地区对外经济与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政 《经济地理》1994,14(3):20-25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潮流的出现,俄罗斯远东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已为世人瞩目。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双边与多边经贸联系已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经贸联系不仅促进了本区域的经济繁荣与持续稳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本区域和世界政治形势一步缓和。1俄罗斯远东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区位条件1.1居于东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即所谓“四国五方”,其面积为828万km2。俄罗斯远东地区(以下简称远东)位于其国土…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许多国家之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东北亚经济圈是由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环黄渤海经济圈、环日本海经济圈等次区域经济合作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作。由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还没有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因此该区域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对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深刻影响。东北亚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所面临的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在这一情势下,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性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由简单、初级的功能性合作向制度性合作的转变,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新课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其必要性凸显。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比较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给东北亚各国带来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东北亚各国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合作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苑基荣 《经济视角》2006,(11):42-43
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就与经济合作相关的因素而言,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安全形势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各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体制不对接;一些国家只有局部地区位于东北亚,而其经济重心却位于其他地区,如俄罗斯;美国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裹足不前。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不利因素确实很多,但这不意味着东北亚地区缺乏合作的可能和美好的前景。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的互补互利是推动其合作的内在基础,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贸易、投资和地方性的双边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并没有重大突破。根据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组成区域贸易集团的贸易创造效应会带给这一地区明显的福利效应。在外部区域一体化贸易转移的压力和内部区域一体化贸易创造的推动力共同作用之下,  相似文献   

7.
建立东北亚经贸合作区域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合作而采取的一项积极行动,旨在构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互利共赢、交流合作、竞争开放的长期合作平台.由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开放度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各国实行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思路不同,经贸合作水平也不一样.因此,提高东北亚经贸合作水平的主要途径有:建立跨国经贸合作区;积极参与东北亚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中俄边境贸易;加大我国东北地区全面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回暖并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东北亚地区当前域内双边经济合作关系日益加深,联合开发的共识已经形成,我国与东北亚区域主要国家的经济合作也进入新阶段,但东北亚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还不健全。未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需要继续关注如何在自身发展中创造共赢机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魁 《经济导刊》1996,(2):68-71
关于东北亚区域科技合作的几个问题□东北亚经济合作软基础结构委员会中国委员宋魁一、区域科技合作的必要性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日益体现为以科技竞争为主,经济战本质上已演化为科技战。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可以使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化,从而增强这一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区域性自由贸易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尤以西方发达国家较为突出,目前东北亚地区尚未建立区域性合作组织。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威胁以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潮流的冲击,东北亚各国尤其是中朝间的合作意识和愿望越来越强烈,为求同发展而寻求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图们江边境次区域FTA的经济合作。本文针对金正恩时代下的朝鲜和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研究,以探寻加快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积极参与各类经济合作,对外贸易取得惊人成绩.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外贸易额大幅缩减,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得不催促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贸易发展的新方式.本文从对外贸易的视角,探讨了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的前提下,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环境下,随着冷战格局解体后朝鲜半岛局势由紧张对峙逐步转向缓和对话,俄韩、中韩相继建交,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中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不少学者已先后提出过各种设想和方案,如日本的“环日本海经济圈”倡议,韩国的“环黄海经济圈”设想,中国长春学者提出的图们江三角洲开发方案等。尽管涉及的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同一主题,然而他们各自所侧重的都是东北  相似文献   

13.
一、中俄铁路贯通工程建设的宏观背景分析 1、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势分析及新热点。21世纪东北亚地区政治关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变化和特点,一是环日本海的经济合作,正在由具体领域的经济合作向全面的区域化经济合作迈进;二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由个别项目合作向全区域合作过渡;三是合作各方不仅以主权国家的形式参与合作,而且以各国地处东北亚区域部分参与国际合作的成分占主导。  相似文献   

14.
“增长三角集成”:东北亚区域合作模式选择周林近年来.围绕着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的具体模式的探讨始终是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一个中心议题。选择一个符合东北亚情况的区域合作模式,不仅是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将东北亚国家的区域合作引向深入,推进东北...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亚地区具有地缘优势和较强的互补性,但是缺乏全面地的实质性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安全领域。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是对东北亚区域各国都十分重要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工程中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的结构。并对其系统结柏进行分析,为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系统由信用子系统、行为体需求子系统和经济依存子系统构成。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将影响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的模式和水平,并促进合作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深入探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前景,对编制好吉林省“十五”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的迅猛崛起令世界瞩目。在世纪交替之际的新的世界经济格局里,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将会由于区内各国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卢晓宾目前,有关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已颇为深入,但唯有信息产业问题的研究无人问津,而恰恰作为经济发展支柱的信息产业,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至关重要。为此,本文拟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信...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贸易、投资和地方性的双边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并没有重大突破。根据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组成区域贸易集团的贸易创造效应会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随着改革深入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市场和国际大市场。我们在研究诸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把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纳入其中加以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常人们习惯上把包括中国新疆和独联体中亚五国在内的地区统称为中亚地区。在这一地区,由于存在着地缘关系的不可替代性、地缘经济的便利性和地缘文化的相似性,使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成为相关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选择。这是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坚实基础,不仅使双方经济合作必不可少,而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20.
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了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诸如建立欧洲共同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等。近年来,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已成为“热门话题”。日本提出了建立“环日本经济圈”的设想。许多亚太国家都认为,加快亚太国家经济合作步伐,以谋共同发展,在当前已具有更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