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永新 《改革与战略》2010,26(3):101-104
构建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应从以下几面入手: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农民务农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二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农民务工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体制保障机制;四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构建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政策保障机制;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有利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2010,(11):26-26
在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民是创新创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导和扶持农民创业投资,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充分发挥、释放民间资本和民营经济潜力优势的现实要求。对此,市政府“29条”提出了构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机制,构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张琼 《北方经济》2007,(3):25-26
农村市场基础设施薄弱,商品流通体系落后,农村的消费市场充满着隐患。发展农村零售网点连锁经营,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能够促进农村市场化进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实现农民小康的有效途径,是构建我国大流通体系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4.
姬晓  段人方 《中国经贸》2009,(12):168-169
医疗卫生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对于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革始终是来自制度外力量的主导,制度内主体的农民从未自发的对经济制度进行过改革,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保护使得农民制度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如何发挥农民主体意识,使之参与农村经济制度构建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培养新型农民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构建学习型农村。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成员的学习状况与学习型农村的基本目标差距甚远,因此要积极引导农村社会成员转变学习观念,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农村,全面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马倩 《理论观察》2011,(4):155-156
充分理解农村文化对于研究农村文化长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构建的问题逐步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而新农村文化建设与高度发展的农村经济已不适应,农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农民文化整体素质提高上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远、稳定的进行。我们应该更新我们脑海中的理念,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满足于保证农民生活衣食无忧、更要注重农民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而农产品流通是农民增收的最大制约。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京郊农产品的“四化”流通,即顺畅化.安全化、高效化和法制化流通,构建完善的京郊农产品流通体系,才能加快京郊农村改革步伐.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于构建两方面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谐;农村经济发展与整个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一方面要解决好农民之间,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和谐;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农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李晓翼  李臻 《乡镇经济》2009,25(9):90-92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都离不开农民这一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状况、生产技术水平、经营能力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因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培育和造就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偏僻山区农村农民的经济困难,生产条件落后,化生活匮乏是个严重的问题。首先是人的化素质差,留在农村的多是一些没有化或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加上偏僻山区农村电视,电话,电脑不通.农民还过着原始态的生活。再次是没有书报阅读,有不少地方的农村虽然建立了阅览室.村里没有钱买书、订报,村组也没有化设施。这些地方的农村,迷信、赌博、争吵现象非常严重。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偏僻山区农村的化生活还需有关部门给予关心,并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加入WTO,市场进一步开放。农民需求结构和层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给搞好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宗旨是为“三农”服务。近几年,我们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民需求的新变化。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不动摇,探索为农服务新方式,拓宽为农服务新领域,努力构建新时期为农服务的新框架,为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吉林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向阳 《发展》2011,(1):49-49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有些地区唯一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在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纪程 《改革与战略》2008,24(2):76-78
做好农村公益性服务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后税改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必须跳出旧的思维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构建起政府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及农民多方协作的新型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的机制和办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周俊萍 《中国经贸》2008,(18):90-94
学术界借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农民信教的原因及特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具体说来,学者们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关于中国农民信教热潮原因及主要特点、关于中国农村宗教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关于正确引导中国农民宗教信仰的对策措施等方面。没有农村宗教领域的和谐,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因此,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就必须要首先消解掉农村宗教领域的各种不和谐因子,并从多方面采取对策推动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魏县是农业和人口大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增收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大的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此,我们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互促互动.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内涵构建农业生产、劳务输出、农村社会保障、平安环境四大农民增收长效体系。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统一起来,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平稳运行,实现农民增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空心化、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培育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迫在眉睫。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际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激活多方资源,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参与职业农民培训,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18.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切人点和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巾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血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仪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刚绕农民需求,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农民的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制度、法规存在缺陷,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保障有秩序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对农民充分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