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高校德育出发,由学生的第一课堂之家庭教育进行高校德育的思考,力图寻找提高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即以人为本,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实践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习惯和心理的原因,当前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了较少区分和界限模糊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指出“网络德育”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应是网络道德教育,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应以提高受网络影响者的恩想政治素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作为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高校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这一主体为中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尊重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本文就高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孙相娜 《活力》2013,(12):36-37
“人是目的”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如果去除了人,高校德育就只剩下枯燥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高校德育主体及其互动确立的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取向.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这对增强高校德育针对性,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满足主体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崔寅 《活力》2009,(11):84-84
从“以人为本”角度论述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价值观,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从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入手,把“以人为本”体现在认知教育对象的过程之中,并就高校“以人为本”做好素质教育工作的措施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教有教法,但无定法。中职英语教学要从理解开始,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人手。以人为本,尽一切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其智力因素。成功的外语教学规律之一,就是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寓教于乐,寓德育、情感教育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心动、手动、耳动、口动、脑动……”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也成为大众化教育,“以人为本”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思想,具有科学发展观,在共性化教育与个性化需求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与适度的平衡,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与内部的人才类型结构相适应,才能保证人才优质化,实现学生全方位和谐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教育是全面而开放的国际化教育,其特点就是以“学生为本”,力求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以达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构建高职学生管理体系是成为高职学生管理的迫切需求,它不仅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强化“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的现实需要入手,探讨和研究了“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阐述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的培养,高效的教学管理团队的建立以及发展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德育与心育是亲姐妹,谁也离不开谁。心育、德育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一方面,建构起符合目前国情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运作的育人机制。另一方面,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育人工作中互为补充,殊途同归,共同为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行而努力,所以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我们争取达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的教育目的。关于德育心育一体化的例证研究尚无人关注,本文通过实际例证与理论对比研究,为广大一线德育心育教师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前的大学德育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主张把传统的“德育”从狭义的纯粹的道德教育转化成一种整体的人文素质教育 ,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宗教等人文精神的教育 ,即一种“德性教化”。文章对“德性教化”核心范畴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孙玫春 《数据》2023,(1):219-220
“双减”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村初中德育课程教学中被赋予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初中德育课程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开展更加专业的教研活动,丰富农村初中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本文对“双减”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初中德育融合的制约因素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村初中德育课教学的策略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农村初中德育课程提供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我国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德育课程的创新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2.
《活力》2011,(11):F0002-F0002
黑龙江现代艺术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颇具特色的民办独立艺术学院,是黑龙江省培养现代艺术人才的摇篮。学院坐落于中国北方名城一一哈尔滨,学院占地约五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两万多平方米,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 我院的办学特色是将中、西方艺术教育理念相融合,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旨在培养适应国内外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以t‘为人静雅,治学疯狂”为校训;坚持引进西方现代的艺术办学理念,创建国际化的艺术人才教育平台,遵循“依法办学、以专业特色谋发展、以现代艺术特色为办学方针”;确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相似文献   

13.
赵巍伟  白洋  罗丹 《数据》2023,(1):113-114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难以符合“新工科”视野下行业对工程人才德育方面的客观需求,本文针对在传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以为意、教育主体缺乏联动、协同育人模式不足完善、第二课堂作用不够显著、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进行探究,希望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育人共同体、开展具有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师资培训、加强双创教育等多个维度丰富工程德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更为系统和立体的工程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朱西金 《活力》2005,(12):140-141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强调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细胞,人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的主宰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地,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敬业创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因此,我们要致力营造一片以人为本的教育芳草地。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包容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维教育等教育内容,但这些不是它的“特性”或特点。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首先要净化语文课堂,其次是提升教师素养,最后是重视师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马丽娟 《活力》2010,(8):202-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常年从事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者。对于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如何使少年儿童良好品德行为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使他们健康成长,笔者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重”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闫光 《活力》2014,(22):75-75
所谓人本化教育即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对员工加以教育及管理。顾名思义,“以人为本”则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与管理,并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要地位,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及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掘人的潜能。对于政工而言,则是以谋求员工的全面及自由发展而努力,为满足员工发展需求,促进单位发展。下面首先对单位政工工作现状加以分析,然后重点政工中的人本化教育与管理策略,以望对后期的政工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既是时代发展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实际工作中,要把以人为本摆在核心地位,要善于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环境,要善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20.
现今很多企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有些企业甚至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诺基亚广告说的好:“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由此可见,目前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以人为本”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以人为本”理念虽然字面上容易理解,但要真正把握其内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企业在宣讲时往往不能讲解透彻,以致很多员工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那么,究竟如何认识“以人为本”,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又怎样做到“以人为本”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谈一下对此问题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