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目标应答信号处理技术是提高二次监视雷达(SSR)系统处理能力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设计的多目标处理技术,利用单脉冲二次雷达天线的和差关系、目标应答信号脉冲幅度的一致性以及数字STC脉冲处理,能在高密度应答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出交叠目标的框架脉冲和信息脉冲,同时有效地剔除混扰、窜扰等干扰引起的虚假目标.实测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处理出4个交叠的目标,有效提高了SSR系统的应答信号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二次雷达系统中采用的询问旁瓣抑制(ISLS)技术,针对其不能完全消除询问旁瓣干 扰、无法调节询问方位覆盖范围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采用和(Σ)、差(Δ )、全向(Ω)三通道发射询问信号的方法来消除旁瓣干扰,并通过采用询问信号传递波束 调节因子的方法实现系统询问有效方位波束宽度的自动调节。该方案提高了系统的询问旁瓣 抑制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平台适应性,已成功应用于某工程。  相似文献   

3.
测距精度决定了二次雷达系统的目标分辨能力。针对现有二次雷达测距算法测距精度低的问题,分析了二次雷达的测距原理和引入的误差,提出了改进的自适应测距方法。在不更改二次雷达信号格式和硬件设计的前提下,采用分布式处理方式,使询问机和应答机能自动周期性测试本机内部延时,并在询问应答过程中自动分别扣除本设备的内部延时,从而提高二次雷达系统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二次雷达(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SSR)信号分析处理能力,针 对傅里叶变换在时频域分析的局限性,利用小波信号奇异性检测特点,通过对S模式询 问、应答信号进行小波分解,计算第一层高频系数,得到信号脉冲持续时间,实现了信号报 头检测,并比较高频系数模极大值,提取出信号调制信息,实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二进制差 分相移键控(DPSK)和二进制振幅键控(ASK)解调,验证了小波变换技术分析处理二次雷 达信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直扩超宽带(DS UWB)信号分别于时域和频域进行描述,并对其功率谱密度进行了 详细研究。在干扰功率计算中,选择现有3G移动标准宽带码分多址(WCDMA)、码分多址200 0(CDMA2000)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 SCDMA)作为被干扰系统。与UWB信号带宽相比, 被干扰系统的带宽相对较窄,因此假设在接收端频谱是平坦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 整DS UWB脉冲波形和脉冲成形因子α来减少干扰功率。通过权衡和比较,脉冲成形因 子小于0.3 ns的三阶高斯脉冲是一个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卫电子对抗中干扰任务分配对资源使用效率的问题,以“一对一”干扰为例,首先构建了干扰任务分配流程,并建立任务程度模型与干扰任务过滤模型,通过二次过滤筛选得到对我方威胁度大且能够被有效干扰的目标;然后根据节约干扰资源的原则,建立以总干扰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干扰任务分配模型;最后采用二进制GPSO(Genetic-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进行求解,提高了得到最优解的收敛速度、精度以及全局搜索能力。仿真表明,提出的干扰任务分配模型可以较好地筛除威胁程度低及干扰程度小的目标,节约了不必要的资源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种机内测试(BIT)设计提高了二次雷达系统的任务可靠性,将二次雷达集成系统中原本独立的雷达敌我识别(IFF)和航管(ATC)二次雷达通道变为互备份通道,在一路通道正常的情况下就能成功执行两种二次雷达任务,无需人工干预,切换时间为微秒级,大大提高了任务实时、可靠的完成能力。同时,系统BIT设计中采用了集中-分布式相结合的BIT设计方式,融合两者的优势,完成通道状态的准确判断,能够将故障定位到现场可更换单元(LRU)。这种BIT设计方法的优点在于提高故障检测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虚警概率,提高了系统的测试性和维修性;在不增加硬件资源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活的热备份方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任务可靠性。这种设计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应答脉冲信号的同步干扰(即混扰)造成二次雷达询问机解码错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通道阵列处理的混扰信号分选算法。首先建立了询问机天线使用多通道阵列的混扰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应答机个数及其到达角估计算法,并提出了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应答信号分选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从混扰信号中同时准确分离多个应答信号,性能明显优于FastICA算法。当信噪比高于10 dB时,所提算法的分离指数比FastICA算法至少低10 dB。  相似文献   

9.
航海雷达是船舶航行必备的电子设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对国外航海雷达的技术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展开了讨论。通过运用多种新体制、新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雷达设备可靠性,增强其在雨雪杂波、海杂波下的目标发现能力。航海雷达将会从现有的单一磁控管脉冲体制,发展为固态化、多频段配合使用的多功能航海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传输速率及多径效应的影响,在窄脉冲超宽带(IR-UWB)通信系统中,基于传统横向滤波器的时域均衡技术已无法对抗严重的码间干扰。通过收发两端联合设计,提出了一种以数据块为基础的基于码元的频域均衡技术,同时介绍了其应用前提和算法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对抗超宽带通信系统中存在的码间干扰,是窄脉冲超宽带通信系统中更为现实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移动平台雷达同时探测到合作目标与非合作目标怎样进行空间配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的空间配准算法,将基于合作目标的雷达系统偏差估计结果作为附加条件输入到基于非合作目标建立的线性方程组中,一起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RLS)重新估计两平台的系统偏差大小。仿真结果表明该新方法切实可行,合理地利用了合作目标信息与共同量测的非合作目标信息,提高了雷达量测系统偏差估计的准确性和最终目标航迹的配准精度,相信在多机协同探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极化测量体制毫米波雷达,研究了有源干扰诱饵的极化识别方法。首先介绍了双极化技术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典型雷达目标和各种极化有源诱饵的双极化回波特性,引入能够有效表征有源诱饵和雷达目标极化特性差异的同极化比和极化起伏等特征,并提出基于自适应恒虚警阈值的目标识别方法。最后通过组建双极化试验雷达系统采集并分析了建筑物和垂直极化、水平极化、左旋圆极化有源诱饵的回波数据,实验结果证明了有源诱饵的双极化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小型多层低温共烧陶瓷(LTCC)三级带通滤波器的结构并给出其设计方法。该滤波器采用阶跃阻抗谐振器(SIR)作为谐振单元,可以有效缩短谐振器长度。各级谐振器分别位于两个平面,且采用紧凑的旋转对称结构,极大地减小了体积。通过在输入输出抽头之间跨接电容的方法增加了一个传输零点,使得滤波器频响曲线更为陡峭。该滤波器尺寸小,谐波抑制能力强,在小型化微波通信系统以及雷达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分辨雷达在跟踪扩展目标时出现多散射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概率加权的雷达目标点迹处理方法。首先,对信号检测出的多散射点构建其残差变量,根据判别准则进行目标点迹配对处理,剔除异常散射点;然后,同时考虑散射点位置和回波幅度信息,计算联合概率的权值,目标多散射点经概率加权融合后估计得到散射中心。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在高分辨雷达扩展目标点迹处理中能有效抑制杂波的干扰,目标点迹精度在距离、方位和俯仰上分别提高了20.63%、47.51%和41.03%,同时具有很好的可靠性,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ADSP21060是AD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性能的32位浮点DSP芯片,在雷达模拟系统实时性要求高时,可基于ADSP21060来实现雷达模拟器。本文介绍了ADSP21060的性能,给出了雷达模拟器系统实现的系统原理图和硬件框图及软件流程。该雷达模拟器采用PC机和DSP组合的结构,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ADSP21060完成实时运算,最终产生满足要求的视频信号。  相似文献   

16.
文中对一个采用联合局域化-通用似然比准则的自适应阵列雷达与一个采用相移中心孔径(DPCA)技术的雷达作了比较。对目标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严重的非均匀杂波及干扰环境中,普通的自适应处理技术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战场高速运动目标往往具有高威胁性,现有天基电子侦察手段对此类目标的定位跟踪能力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战场感知需要。通过研究时差频差定位原理,在现有双星体制基础上构建了三星时差频差定位体制;同时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对空中高速运动目标的定位和速度估计。经计算仿真,系统对空中高速运动目标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几公里量级,速度估计误差达到了10 m/s量级,充分验证了方法的工程可行性。通过上述改进,大幅扩展了天基时差频差系统的应用范围,将有力提升天基系统的战场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频地波雷达(HFGWR)受到严重的射频干扰影响。单频射频干扰在接收信号中体现为高强度的线性调频信号,从而污染所有距离元。为抑制射频干扰,通过分析其频率特征,使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将原始信号转换到分数阶傅里叶域,对射频干扰对应的谱峰置零,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抑制射频干扰的同时无损干扰位置处的回波信号,无需重构信号。实测数据分析表明:FRFT不仅能有效抑制射频干扰,信噪比提高可达10 dB以上,而且其计算复杂度较小,满足雷达实时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片ADSP-21160构造了并行高速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实现了合成孔径雷达(SAR)的R-D算法流程。通过研究高效并行处理算法和可靠的高速数据传输方法,确保了R-D算法的可行性和实时性。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实现的正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