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模态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觉器官相互融合、协调,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英语教学中选择多模态,应遵循强化原则、协调原则、前景背景原则、抽象具体原则,恰当处理好多媒体资源与多模态的输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2.
周玫 《魅力中国》2014,(18):191-191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改革,高考英语也即将改革,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此,多模态理论大学英语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将在实践中运用的更加广泛。文章通过探析多模态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情况,论述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模态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对模态及多模态教学展开理论分析,然后从非语言交际、符号语言学、教学改革和多元文化识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进行多模态教学的必然性,基于多模态交际能力、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评估手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今话语分析的范围不再是单一的语言文本模式,而是多种社会符号的多模态文本。本文以克瑞斯和勒文创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支撑,对《北京周刊》的一张封面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加深认识话语的多模态性和提高多模态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图像语法框架为研究多模态语篇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中多模态符号系统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分析,说明电影海报如何通过多模态性特征实现整体意义构建和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该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尝试将其应用到图像、音乐、语言、手势等符号资源上。这些符号同样具有语言的系统性和功能性,都属于社会符号资源。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成为同时分析图像、音乐和文字相互兼容现象的术语。现代大学英语课堂已经广泛应用PPT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使用多模态话语理论为理性分析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表达意义的手段不再局限于语言符号单一模态,多种符号结合在一起的多模态技术备受青睐,在商业广告中尤为显著。多模态在商业广告中的意义构建就是要达到模态间的强化补充和互相调解,以使所要表达的意义更加充分,利于人们更好了解广告产品。  相似文献   

8.
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然而,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习得,还包括文化习得。由于文化是由人们的显性行为和隐性观念所构成的,所以文化习得较语言规律的习得而言更为困难,尤其是那些隐性的文化内涵的习得。这类文化的习得需要依靠对显性文化行为的观察和运用得以实现的,而多模态英语教学为文化的习得提供了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现代技术以及信息多元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方法和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模态化的商务交流日趋频繁.本文以多模态理论为理论视角,在商务英语背景下就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及意义构建进行探讨,主要从多元识读意义解读能力和意义建构能力两个方面重点强调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途径和多元识读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窦红双 《理论观察》2010,(6):147-148
本文运用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理论,结合克瑞斯和凡利文的图像视觉语法(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对美国著名现代主义诗人E.E.卡明斯的经典视觉诗"r-p-o-p-h-e-s-s-a-g-r"从语言层面和图像视觉层面进行多方位的解读,希望对分析和欣赏视觉诗及其它具有多模态性的文学作品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多模态化的二语教学模式是外语教学研究的全新领域。这种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多种模态形式创造语言学习的真实语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和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交际能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孟菲  兰玉玲 《理论观察》2016,(4):176-17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多模态教学作为一种能够从各种感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的被引入到了外语课堂,而迪士尼动画由于其语言、内容的独特特征而被看作是比较合适的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13.
阚凤 《理论观察》2014,(2):110-111
人类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语言作为一种单模态的表达手段已经不能理想的表达出交际的意义,因此人们需要利用另外一些模态,例如声音、图像、色彩等来强化、补充,从而尽量充分表达意义,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多模态这一概念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兴趣与关注,大家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通过探讨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字幕翻译中多模态的运用,可以为话语分析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新杰  王山  李毅 《重庆与世界》2014,(2):90-92,95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有许多地方特色,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语言能力相对低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陈旧等。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是:采用现代外语教学方法,采取编订或选用地方特色的大学外语教材;科学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运用多模态识读教学法改革地方院校的大学外语教学法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表征形式、表达内涵、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过程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英文公益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应用问题,探讨了其共性与差异性,以期提高国内公益广告的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弊端,我国成人英语教学一直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成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当今成人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成人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探讨多元型的成人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文网页的多模态话语进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大学英文网站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网页的语篇研究能够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倪世丽 《魅力中国》2011,(14):280-280
信息时代计算机不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网络教学也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在CALL理论、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多模态语篇分析以及需求理论的理论体系支撑下大胆假设和科学实验,证明网络听说新模式的应用不但有助于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对于综合技能也有显著提高,为英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探索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概念的基础近年来逐渐得到了语言学家的重视。原型范畴理论可以用于英语教学并对英语时态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从而为英语时态教学开辟新视角。本文以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一般将来时态为例,探索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推动该理论在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滕超 《黑河学刊》2015,(2):87-88
网络媒体的多模态叙事建构是网络教学中"动态性"的基础,通过网络中的开放性、实践性及互动性等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学习的魅力,体验到互动提高的成就感,逐步接触所学课程的学科前沿。灵活多样的网络教学系统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教育理论得到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