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文化与“商战”──兼评王力新作《想对商人说我》侯善魁自胡平同志1988年提出“商业文化”命题、倡议创建“商业文化学”七年以来,我国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积极响应、亲自参预商业文化的探讨和研究。同时,组织召开了不同层次的理论研究会、专题座...  相似文献   

2.
姜垌羽 《活力》2014,(7):167-167
“文化产业”的提出来源于法兰克福派学者阿多诺。他在其“重新考虑文化产业”一文中叙述:“文化产业是我于1947年在阿姆斯特丹所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初次提出。该书的草稿中原来应用了“大众文化”这一词汇。从文化产业概念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演进来看,我们大致可以看到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对资本主义“大众文化”进行批判的阶段。“文化产业”概念被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文化工业”生产中的“大众文化”的批判,认为大规模的生产,消解了艺术和文化的个性和纯度,消费者接受到的只是大众化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成了“商品拜物教”的同义语。第二是用“文化”来定义商业产业。这种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英国寻求用文化重新界定商业产业,并通过实用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来刺激和促进城市的发展,即创意产业时期。第三阶段就是文化产业从理论的争论走到实践层面。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内涵所得到的前所未有的拓展,文化成为信息业和娱乐业的混合地带。  相似文献   

3.
新词     
《中国企业家》2011,(22):36-36
狼爸 【词眼】市恩 萧百佑自称“狼爸”,与“虎妈”遥相呼应。采用体罚、人身控制等传统教育方式,其三个子女先后考入北大。传统文化单一强调考分上线,实践中追求局部、可见、易量化的绩效,而无视、破坏其余,不惜突破底线。即“格雷欣”法则。这也是中国经济和商业的死结。  相似文献   

4.
谭家铭 《活力》2007,(5):48-48
随着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步伐的加速,发展中国家也把知识作为重要的发展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描述商业活动的产业概念已不再有效。替代“产业”的最佳提法也许是“商业生态系统”。这表明商业运作规则在发生变化,现代思维方式在取代传统方式,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横跨好几个产业。微软就是最显著的例子,它置身于个人计算机、消费电子业、信息业和通信业。横跨四个产业,  相似文献   

5.
李皖 《中国企业家》2008,(20):162-164
中国30年商业与文化的解放,是人类又一出出走——归家的故事。失散的野孩子在“归”,文化的脉流在“归”  相似文献   

6.
天津因商立市,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商埠。1860年天津开埠后,商业迅速崛起,至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已是百业荟萃,万商云集。据不完全统计,仅和平区具有七十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就有近百家,如:“狗不理”、“桂顺斋”、“亨得利、“老美华”、“冠生园”、“陈林”等。其中,被原国内贸易部命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家。天津市的“老字号”商业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面广,各具特色,闻名遐迩,是天津商业历史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商业文化的灿烂瑰宝;是珍贵无比的无形资产;更是当前我们民族商业实施名牌战略,应对入世挑战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22,(3):2-3
数字化正在重新定义商业、产业、文化乃至我们的生活方式。拥抱这场大变革,是这个最具不确定性的时代最具确定性的动作是让“传统企业”这个概念谢幕的时刻了。将时钟调回到十年前的商业世界,你会发现彼时突然流行各种豪华“赌局”。“赌桌”一端坐着雷军等互联网公司的代表,另一端是董明珠等实体企业的代表。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现场,他们的“赌资”张嘴就是10亿元。  相似文献   

8.
与那些奶业大腕玩“公司+农户”概念而眼里却只认市场、供应链管理极其粗放的行为大不相同,“小个子”新辰用商业机制带动农户进入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蜕变”过程,渐渐培育起了“伙伴关系”的供应链文化。  相似文献   

9.
霸王宗庆后     
早年的独特经历让宗庆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构想和逻辑,他掌管的娃哈哈,是学院派眼中的“异数”。多年来,娃哈哈一直是高度集权制的机构。宗庆后自称以“家文化”来实现他“开明的独裁”。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今天,中国的商业文化在世界上是没有优势地位的,这一点显然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的商业和商业文化并非没发达过。在世界一些史学家的眼里,宋朝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两明清之际.对中国的赞美甚至导致欧洲出现一股追求中国艺术.建筑、花园、瓷器乃至家具和墙纸的风气。为什么曾经发达的中国商业文化在近期落后了?为什么在现代商业社会中,500多岁的孙悟空斗不过不足80岁的米老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李婷 《房地产导刊》2005,(11):91-92
北京的“京味文化”内容丰富庞杂,其中包含了以“老字号”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京城士文化;以京戏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各地会馆、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宅邸文化;以民间诸神为内容的坛庙文化等等。这些生存于民间的文化,最大限度汇集了京昧文化的通俗、儒雅。甚至华丽。没有了这些文化的北京,是没有灵魂的北京。  相似文献   

12.
正如欧洲先有了文艺复兴,才诞生了资本主义,同样道理,中国的商业文化要走出国门,也务必要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结合。既要继承,还要创新;既要融合,还要超越,此为“八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位于卢湾区核心地段的田子坊以“宅”的文化创意,带动了相关的商业,并且还因筑巢于旧式里弄而成为一株融创意产业、里坊风貌、海派文化于一体的奇葩,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相似文献   

14.
经商如作战,商场如战场,古代人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商业文化博大精深,逐渐培育出“秘而不宣”的经营谋略,值得现代人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人认为每个人生来就负有“恩情债“,所以日本的商业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恩“、“忠”的价值基础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商业。”不过,《读库》的文化意义终究会在将来显示出来,如果它存在得够长久  相似文献   

17.
杨晓智 《活力》2006,(5):29-29
文化和思想具有传承性,介绍近代早期改良派(以下简称早期改良派)的商业思想,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思考问题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8.
王茂樵 《经营者》2003,(3):32-32
<正> 超过百场以上的演讲,碰到最多的问题莫过于“市场定位”。其实市场定位是一件非常耐人寻味的问题。若从单纯的商业角度看“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若从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看,则“人际关系”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若从海洋文化探讨,“目标”成了一切处事的原则,彼此之间存在着“手段”与“方式”的落差。深入探究市场,可以看出眼高手低  相似文献   

19.
王缨 《中外管理》2008,(2):78-79
21世纪的“西学东渐”是以商业形态将“科学与民主”全面渗透;中国文化则以“和而不同”的博大思想再次显示了它的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外企业文化》2007,(9):79-80
《拨开云雾,始见月明》文章有新意,关于”母子公司文化建设关系处理”的主题针对性强.对母子公司搞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该文条理清晰.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此外.《游走在文化与商业之间的“磨铁”》一文题材新颖.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