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选取网络上在校或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创业者特征、创业资源、创业环境以及创业绩效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表现为具有相对较强的创新性、控制力以及成就动机,而风险承担能力则相对比较一般;大学生网络创业者能否合理、及时得获得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于网络创业绩效的良好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确保了大学生网络创业得以开展的硬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显而易见的社会问题之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试图以创业带动就业。目前,网络创业因得到政府政策支持,成本低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且便于大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学以致用等多方面的优势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大学生主观上创新能力发展有限、创业综合素质不足以及客观上网络创业社会支持度不高、网络创业的媒介——互联网的自身局限性、创业后期资金筹集困难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发展。本论文正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创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马云的这句“名言”已成为中国千万创业者的励志座右铭.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大众创业、草根创业为代表的创业浪潮正在全面兴起.从硅谷、以色列等科技发达地区来看,创业服务向前延伸,帮助创业者实现从想法到公司的转变更加重要,在线创业服务平台不断涌现,集成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学术创业形式对学术创业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学术创业者适合选择更贴近创业范式的硬创业还是与传统学术文化关联更强的软创业以提高学术创业成功率,成为了值得探索的现实问题。学术创业形式选择受到学术创业者个体差异的影响,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个体差异中的主观心理因素,更忽略了多重心理因素的协同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目标动力学理论,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学术创业形式选择的心理因素组合及其对应的心理目标。研究发现:学术创业者适合硬创业还是软创业受到学术创业动机、创业者身份认同和学术创业压力的共同影响;8个组态揭示了学术创业者拥有主动型、理想型、进取型和成长型的心理目标更适合硬创业;拥有勉强型、清闲型、传统型和生存型的心理目标更适合软创业;主动动机和非创业者身份认同分别是进行硬创业和软创业的重要条件。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学术创业的成功实践,同时为学术创业者职业发展和相关组织制定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飞 《特区经济》2005,(9):359-360
一、我国的创业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创业热潮的兴起,创业环境的建设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创业者关注的焦点。创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指一国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共包括9个方面: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  相似文献   

6.
创业政策与创业支持:基于系统优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型社会,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政府都是创业者。个人创业是创造财富;社会创业是形成创业支持能力和实践支持行为;政府创业是组织和引导社会构建创业支持系统。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支持系统,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创业政策和创业支持系统都属于创业环境的范畴,创业政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创业支持,创业支持构成创业环境研究的核心内容。政府是建设创业型社会的第一创业者,政府在创业中的职责是建设创业支持系统。各级政府创业支持的侧重点不同。乡镇是我国政府的终端,要把乡镇建设成各种创业支持的聚集点和创业支持实现的扩散源,这是我国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和实现创业型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创业研究领域中存在有代表性的两种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前者从内因出发探讨创业者内在心理活动过程,后者则主要探讨外在因素的影响。文章尝试将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在社会网络、社会资本、资源、个人认知、风险感知和创业机会发掘等因素之间建立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过程模型,以更好地解释创业者的创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过程中离不开创业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基于创新创业的视角,文章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创业者动态行为特征方面关系网络构建行为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并采用227家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关系网络建构行为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部分中介了关系网络建构行为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创业能力正向调节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创业者创业能力越强,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越大。研究成果丰富了当前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也对致力于取得高企业绩效的创业者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孵化器 企业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或Innovation Center),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 一个成功的孵化器离不开五大要素:共享空间、共享服务、孵化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扶植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  相似文献   

10.
社会创业与社会创业者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视角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社会创业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同时通过比较社会创业者和企业创业者,对社会创业者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社会创业者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社会创业研究初步框架,为深入研究社会创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地区企业家为研究样本,研究环境对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行业环境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推广“创业教育”是创业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高等院校责无旁贷。国外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已经发展60多年,呈现出条件优越、体系完善、改革深入的发展特点。而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仅仅开展10余年,尚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因此,在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和实施模式,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高校具体现状,进行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和措施的本土化探索。  相似文献   

13.
徐争艳 《科技和产业》2021,21(10):156-160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大学生创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占比越来越高.在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财政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国家对财政支持政策的宣传不足、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足、财政支持资金有限以及缺乏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创业,需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提高创业教育水平、改善创业服务体系等.同时,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得创业成功率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4.
模仿创业在中国独特的转型时期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然而目前有关模仿创业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因而有必要对模仿创业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该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试图明晰当前模仿创业的研究趋势,界定模仿创业概念内涵,提炼其特点及模仿方式,总结模仿创业的诱因及关键影响因素,揭示模仿创业产生的结果。最后将当前研究主题纳入一个综合研究框架,总结现有研究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学者深入探究模仿创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While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on formal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the literature,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corruption influences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informal sector is less forthcoming.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rruption on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sectors. Using unique cross-country data on formal and informal entrepreneurship, we find that corruption deters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ormal sector and promotes informal entrepreneurship. These results remain robust even after conducting a series of sensitivity analyses.  相似文献   

16.
赵羚雅 《南方经济》2019,38(8):85-99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互联网则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论证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与农民创业呈显著正相关;采用替代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及工具变量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之后,互联网使用依然具有"创业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渠道效应、社会资本效应与风险偏好效应是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民创业的重要渠道。"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要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推进互联网进村入户,提高农民互联网使用率,有助于发挥互联网服务农民创业的功能。另外,应继续优化农民创业环境,不断释放农民创业潜力,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汤勇  曹兴 《科学决策》2012,(4):43-55
大学技术创业职能作为大学职能的一部分,其实施过程具有高度资源整合要求,强调从技术生产到技术市场化的规范操作流程,具备网络化、流程化及管理协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大学技术创业整体组织和核心组织设计,整体组织是在传统组织结构基础上通过引入适合技术创业要求的管理规则而形成的组织嵌入形式;核心组织是以技术转移中心为主导,为完善技术创业职能而设置的直线职能型组织。  相似文献   

18.
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其究竟是普惠的数字红利还是金融领域的数字鸿沟,这是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中亟需回答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匹配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从创业效应这一渠道进行了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改善了收入不平等状况,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效应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渠道之一。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创业效应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生存型创业从而改善了收入不平等,而数字普惠金融对机会型创业的促进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收入不平等。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正外部性以及如何缓解收入不平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0、2012和2015年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探讨了个体受教育年限对创业选择的影响,并引入性别、家庭背景两个调节变量分析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由于模型存在内生性,选取个体英语水平作为工具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学历对创业倾向有抑制效果,即受教育年限越长,其创业倾向越低;男性个体的受教育年限对其创业行为的抑制效果相较于女性明显减弱;所处家庭背景较好的个体的受教育年限对其创业行为的抑制效果明显增强。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相关创业鼓励政策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达 《特区经济》2012,(9):281-283
加强对青年创业的支持,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要解决青年创业面临的成本约束、创业项目和自身素质等难题,应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制定法规、完善政策体系、提供资金支持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创业教育,适度构建创业型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