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桂凤 《魅力中国》2010,(25):328-328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概括来说有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二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的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字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走出来,使我们能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角色扮演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徐伟 《魅力中国》2013,(14):81-81
戏剧是以人的动作、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思想的。人物形象是剧本和舞台艺术各部门的创造中心,而服装、化妆是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精神气质的有力因素之一,是演员塑造舞台形象最直接的辅助手段。本文对戏曲人物造型艺术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军涛 《魅力中国》2010,(25):118-118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理解人物,二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而体现人物则是理解人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田岗 《魅力中国》2013,(17):91-91
演员能更好地塑造出完美的人物形象,应该在剧本给予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人物进行深刻的理解。在这方面。我认为了解人物本身的性格在理解人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其更好地塑造出完美,鲜活的人物形象。本文以《三岔口》中“任堂惠”的形象塑造为例浅谈。  相似文献   

5.
李晔 《魅力中国》2010,(3):224-224
舞台化妆是戏剧艺术中技术性最强的一部分,是人物外部形象创造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演员塑造人物的重要一环。化妆同样要根据剧本提供的人物形象以及导演对剧本艺术处理的整体构思.进入化妆的纸面构思程序,而后依据化妆设计的图纸方案.在具体的演员身上进行实施和体现.也就是说化妆人员在演员脸上“画画”。  相似文献   

6.
张颖 《魅力中国》2014,(1):117-117
戏剧是以人为表现对象,用动作作为表演手段的艺术。〈br〉 表演艺术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是以人物的行动作为基础的。演员在一个戏的演出中是通过人物的一个又一个行动的过程才能够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一部戏曲作品的魅力,最终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演员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就是观众对这部作品的鉴赏过程,一位成功的演员,只有正确把握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认真体验和创造角色,才能使戏曲作品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让观众叫好。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剧目,都离不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戏曲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人物是戏曲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高永超 《魅力中国》2014,(20):125-125
戏曲演员想要成功的塑造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首先必须要理解人物。再创造角色,体现人物。并且要勇于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把握角色的主题.挖掘人物的性格核心。这样的人物角色才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一个演员能否成功的演好一个角色,首先必须对饰演的角色和与剧中其它人物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深刻认识。那么分析精研剧本则是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而才能准确的把握。来表达和传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起伏。  相似文献   

9.
李向英 《魅力中国》2013,(14):87-87
化妆是舞台综合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属于舞台美术的一种造型艺术,是演员在演出前塑造角色形象的最后一道程序。舞台化妆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舞台化妆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化妆突出演员的角色并能体现出演出风格,使角色的形象在舞台上更具有鲜明、  相似文献   

10.
时新奇 《魅力中国》2014,(26):212-212
戏剧表演艺术是演员在剧作家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舞台人物形象的艺术。而这种舞台人物形象,是由演员在扮演角色时创造出舞台行动的过程来完成的。这种舞台人物形象的创造是否能够称之为艺术,不仅在于他(她)应该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更主要的还取决于演员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因为演员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目的不是为创造而创造,而是要通过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评价生活,尽可能地去揭示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哲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观众从中领会生活的真谛,并且它还应该以优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戏剧表演艺术让观众从演员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中获得对于人生有益的启示,在艺术修养上有所提高,最终能获得审美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11.
董莉平 《魅力中国》2014,(19):116-116
戏剧就要遵从戏剧的规律,围绕人物塑造,把剧情铺陈好,把矛盾处理好,把剧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好。人物是关键,是戏剧的灵魂。戏剧借人物刻画来完成故事结构和思想表达,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戏剧创作的成功与否。通过长期的戏曲实践,我就农村题材戏剧创作中的女青年形象塑造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戏剧表演过程中,要想把剧中人物演好,必须深刻理解剧中人物.也就是说,只有正确把握理解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性格变化.才能正确生动的表现人物,塑造出更丰满,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那么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剧中人物?本文就此话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邵桃云 《魅力中国》2009,(36):181-181
艺术创造力离不开一个戏曲演员的文化素养的提升与感悟能力的强化。一个戏曲演员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演技娴熟的艺匠,不能满足于人物塑造的一般性理解与认识。如果把唱、念、做、打这一整套复杂繁难的表演技艺,称做戏曲演员的物质手段的话,那么在剧本文学中所规定的独特性格、真实的感情和鲜明的任务创造,则可以看作是这些物质手段所要体现的文化内涵,它是戏曲演员表演二度创作的依据和任务。在所有戏剧表演形式中,戏  相似文献   

14.
沙笑如 《魅力中国》2010,(12):92-92
演员——表演者的统称。在戏剧艺术中,则指运用戏剧表演艺术把剧本的文学人物形象创造成为舞台人物形象的表演者。电影表演中,由演员扮演角色,在摄影机前表演情节的艺术。戏剧演员还是电影演员,一般都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熟练的表演技巧。在创作风格上,一般可分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两种。但无论哪种演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必备素质,才能在艺术创造中具有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15.
张萌萌 《魅力中国》2013,(16):376-376
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对舞蹈作品人物思想内涵和艺术品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使舞蹈演员的演绎事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对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以及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遣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刘俊钦 《魅力中国》2010,(25):114-114
表演艺术是以演员自身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是人演人的创作活动,尤其是戏曲演员,不但要求演员具有人类的一切情感内容,而且为了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活动,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7.
朱艳丽 《魅力中国》2013,(22):121-121
戏曲艺术是融歌、舞、剧、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并突出载歌载舞,虚实结合的特点,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戏曲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塑造古往今来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及幻觉形象(神、仙、鬼、怪)时,戏曲演员不但要有一个好的扮相,而且既要说又要唱,还要有行动。戏曲演员除自身必备的三个自然条件(容貌、嗓音、体型)外,  相似文献   

18.
李华雪 《魅力中国》2013,(34):65-65
小品是通过塑造一个又一个人物形象,结合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综合演绎出丰富精彩的演出内容。小品具有故事性,每一个小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中国的观众很喜欢趣味横生的小品,像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师傅演出的几个小品备受赞誉和观众喜爱。有了故事框架就有人物,有了人物就有人物塑造性格,只有生动形象的人物才能长久的吸引观众观看。小品人物塑造的结构有三种:流动结构、深层结构以及表层结构。这些结构分次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性格和其内心世界。有的小品就算过去了几年时间,依然被观众喜爱,重复看几遍仍不觉得腻味,一个经久不衰的小品,不仅仅需要在人物性格上鲜明的表现出来,更是需要表达出人的本体精神。  相似文献   

19.
莫言以其独特视角,给读者以深刻影响.他在塑造许多光彩照人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刻画大量的残缺人物形象:阐释了残缺人物顽强的生命力;探讨了残缺人物形象与生命苦难;展现了残缺人物所处的社会边缘状态;透出残缺符号背后的关怀与悲悯.莫言先生之所以关注残缺人物的苦难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传达出对人物命运的关怀和真实的生命关照.  相似文献   

20.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称《雪国》是一篇“带有宗教主题的小说”,人物的塑造与情节的设定可以说是小说中的灵魂。而《雪国》中的灵魂--驹子、叶子的人物形象塑造与命运安排,以及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岛村的设定,都是煞费苦心,带有象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