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各高校逐渐开设了拳击、散打等对抗性体育专项课。由于拳击、散打等运动投入少,使用的器材和场地简易,技术动作简单、实用、易学。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攻防技术水平,而且练习者的身体适应能力、对抗、击打能力也相应提高,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这除了拳击、散打本身所具备的技击价值、健身价值外,还在于对学生心理素质及意志品质的磨练与提高。而武德便是这种价值的集中体现。自古以来。人们习武目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以德润身。中国武术历来讲究“内外兼修”所谓“内”就是对品行的修炼,“外”就是对技艺的修炼。拳击、散打作为技击技术,更要注重对品德的修炼。大学生如果出现只重技艺、不重品德的现象后,必然对拳击、散打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消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开设拳击、散打课中同时要把武德教育摆在头等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2.
价值是满足人们在各种活动中效益需要,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有着不同的追求目标,也就有了多种价值需要.散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运动价值.散打运动价值必然推动散打运动发展,为散打运动发展提供必然价值尺度,对中国传统运动项目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高校社团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刻分析了武术散打的优势、特点,以及进入高校社团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论述了散打进入社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俱乐部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俱乐部”成为大学生自发成立的一种特殊团体组织,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俱乐部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本文以民族传统体育———散打为主要载体,分析在大学俱乐部中开展散打项目的发展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郑宪宾  李广静 《活力》2011,(22):57-58
一、前言 散打比赛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运动,在比赛中运动员难免有时失利,引起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纵观国内外各级别的散打比赛,造成运动员失利的因素,除身体素质,技战术、意志品质等因素外。情绪的影响尤为突出。随着散打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想取得好成绩.仅靠运动员出类拔萃的体能和技术未必能够实现,心理素质的好坏。对胜败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着重对情绪在散打比赛中的作用,影响比赛情绪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情绪的方法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武术散打是一种实用搏击,也是一个带有民族性的现代竞技项目,是两人在一定的规则下,运用腿法、拳法、摔法为主要手段,进行斗智斗勇较技的一种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的竞技运动、该项目对抗性强,竞争激烈,运动强度大,动作组合变化多端,具有动力性、非周期性的特点,因此对大部分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一名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这些素质和能力的获得,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艰苦训练,训练中运动损伤时常发生,扰乱了运动员规划的训练和比赛.即使运动员在受伤的情况下坚持训练或比赛,但伤病的困扰,将会导致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缩短甚至结束.所以本文对散打损伤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付海芳 《价值工程》2010,29(25):200-201
本文运用市场竞技规律将散打竞赛资源划分为文化、人力、科技、物资、信息资源五个层面,分析各种资源的现状以及在散打竞赛商业化中的作用和意义,建议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应注重,建立和健全适应散打竞赛发展法规体系,大力推进武术散打职业化,铸造品牌赛事、培育散打明星,大力扶持体育经纪人,促进散打竞赛商业化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马永军  马红伟 《价值工程》2011,30(19):212-212
本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了武术散打在中小学校开展的情况,以及普及推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这项运动的健康发展提出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承受了人体上身的主要力量,尤其对于散打、跆拳道运动来说,体重加上人体落地或者起跳以及其他非规则运动产生的加速力,踝关节受到的力就更加的巨大以及多变,加上踝关节本身特殊的结构,造成踝关节受伤的几率相对较大。本研究试图通过ISOMED2000等速测试系统的Stat.-Coord训练模式对陕西省优秀跆拳道、散打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进行训练并得到其训练前后的力量特征指标,希望通过实际的训练效果为陕西省跆拳道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提供一种新的训练手段,为该省跆拳道运动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武术界有句俗话叫"一力降十会",尤其是在激烈的散打运动中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好的力量做后盾,要想取的好的运动成绩谈何容易。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点力量训练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昆仑决”与散打赛事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散打赛事在技法使用、比赛结果评判、服装场地使用、赛事宗旨上都存在不足.散打赛事要积极借鉴“昆仑决”的成功经验,择其善者而从之,在规则、评判结果、运营模式、赛事宗旨上进行完善和改进,完成中国散打在当代的腾飞.  相似文献   

12.
散打运动是一种两人身体接触,徒手较量,竞争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其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再加上运动强度大、技术动作变化多且不规则,因此,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现就中国散打队备战2008奥运会冬训期间运动损伤调查分析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文献法、访谈法、比较法、逻辑法、现场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比与分析武术散打的推广发展不足与跆拳道之间的走向国际推广模式的成功,对武术散打提出基本的建议,从而能更好的发展武术散打的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 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等方法对武汉地区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武汉地区高校网球运动的场地建设、 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武汉高校网球场地不足、 运动氛围较差、 网球课普及率低、 网球师资缺乏等.并就此提出从组织管理部门入手,加强对高校网球运动的重视、 投入和调动,加强各高校间网球运动的交流,不断提高和加强网球教师的业务能力,旨在推动网球运动在武汉高校健康、 快速、 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胥红艳  徐国富 《价值工程》2011,30(32):204-205
通过对陕西省高校定向运动教师和参与学生的调查,了解陕西省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现状,深入剖析寻求对策,旨在使我省高校大学生能够积极响应教育部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主动的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参与到定向运动活动中来,"阳光体育"型定向运动活动的开展,将对陕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起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武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形态,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讨论在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武术散打课对大学生的作用,以及在武术散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提高武术散打教学发展的新策略,以便寻找更好点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路。  相似文献   

17.
侯娜 《价值工程》2012,31(21):257-25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阐述了定向运动的内容及特点,对定向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社会价值及在高校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学生对定向运动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把握好定向运动的价值,进而积极在高校中国开展和推广此项运动。  相似文献   

18.
蔡月飞 《价值工程》2012,31(36):269-271
本文选用备战2012年第六届武术散打世界杯集训队武英级男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测试等研究方法,选取上肢长/身高×100、胸静气围、上臂紧张围/身高×100、维尔威指数、心率、应答时、血睾酮、血红蛋白、肺活量/体重、9分钟跑、8m×40折返跑、1分钟跳绳、深蹲(最大力量)/体重、卧推(最大力量)/体重、25kg 30s杠铃平推等15个指标,构建出优秀中级别散打队员的体能测试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中级别优秀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为肢体比例匀称,胸围、上臂围和大腿围的围度大,身体充实度高,胸廓较发达,骨骼肌肉发达,皮脂含量相对较少;身体机能特征为心肺功能好,神经灵敏反应快,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均强;身体素质特征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好,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灵敏性佳。  相似文献   

19.
杨继君 《价值工程》2010,29(16):206-206
多年来,散打和泰拳经历了多次较量,互有胜负,同时在比赛中也看到许多要相互学习的很多地方,总体上泰拳更凶猛,而散打则是技巧性更强。本文通过对二者的腿法中常用的鞭腿和横扫提的训练方法、技术特点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两者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快速开展,不仅体现为竞技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在参与人群不断扩大。在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程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体化和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文章从跆拳道运动在高校教学中发展的情况及目前高校大学生需求入手,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下开展跆拳道运动的价值以及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良好基础的分析,论述了普通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必要性,为跆拳道运动进一步在普通高校开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