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国际投资环境特别是投资国的相关税收政策是正在“走出去”和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功课。近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涉税问题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门举办研讨会讨论企业走出去将遇到的税收问题在国内尚属首次。研讨会上,来自财政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境外中国企业的状况,指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失败的原因,并通过总结“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对中国企业靠什么“走出去”、如何实施“走出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境外中国企业的状况,指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失败的原因,并通过总结“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对中国企业靠什么“走出去”、如何实施“走出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市场》2005,(9):15-19
“走出去”,是中国企业谋求自身发展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也是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意识前仲。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有成功,也有行为方式的缺失。听外籍人士直言中国企业“走出去”,颇多启发。  相似文献   

5.
朱钰 《商业科技》2014,(1):151-152
“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效明显。本文介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形成以及重要意义,并阐述进出口银行对企业“走出去”给予的相关支持,分析了目前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我国企业应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已经变成中国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板块,越来越多企业也在为此做准备。对中国企业而言,走出去投资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需要考虑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整个发展战略,以支持企业顺利进军新市场。  相似文献   

7.
《对外经贸财会》2011,(9):13-15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备受海内外关注。5位专家在中国外经贸统计学会主办的外贸500强企业论坛上,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希望有助于有“走出去”战略设想或是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贸促会积极构建“走出去”促进工作体系。10月14日,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在北京召开“促进企业‘走出去’项目及信息产品媒体座谈会”。经济信息部副部长贾槐在会上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与投资促进机构,中国贸促会近年来一直关注并大力开展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积极为企业“走出去”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学术)》2013,(34):56-56
10月28日,中国企业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赵秦荣在江苏扬中举行的“中国金融与民间资本发展研讨会”中透露,国家在鼓励有实力的龙头农业企业“走出去”方面,将会出台有力的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入世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入世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对“走出去”企业的影响,研究分析明年我省“走出去”业务发展趋势及当前形势下我省加快“走出去”发展的对策、措施,11月19日费少云副厅长在常州市主持召开全省“走出去”工作座谈会。各市外经贸局分管局长及20家“走出去”企业交流了“走出去”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走出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并研讨交流了明年工作目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十五种模式(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在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这里我们特约发表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先生最新的研究成果。钟朋荣先生十分关注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和提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十五大模式,并以经济学家独特的眼光进行阐释和点评,很值得一读,希望能引起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思考和共鸣。本文将分两期连载,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意义重大,“走出去”的战略主体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王莹 《商业研究》2001,(5):131-132
伴随中国“入世”进程的加快 ,对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入世”给中国带来“走进来”和“走出去”的双重效应。运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加以分析 ,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入世给中国企业发展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 ,中国企业“走出去”必将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经济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政府能做些什么?”“中国企业在外投资,应首选哪些国家和地区?”“关于贸易壁垒和TBT,中国企业应怎样预防?”一串串的问题接踵而来,这是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讨会暨《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交流会上的热烈场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一带一路”不断实施,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建筑企业“走出去”传统的承包境外地下工程项目往往需要专业的价值高昂的大型施工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这些设备在国外的税收政策下如何进行摊销,设备出去后复运入境如何纳税,设备损失如何抵扣。文章针对建筑企业“走出去”的大型设备面临的税务问题进行探讨,为建筑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走出去”后如何“站得往”?5月16日,记者从“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了解到,企业“走出去”不仅要“眼睛向外”,还要熟悉与善用我国相关鼓励政策,从外交、海关、保险、多双边合作等方面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进出口经理人》2006,(7):10-10
中国“走出去”受到西方阻拦;中国企业在印扩张频频受阻;工资上涨影响日本在华企业;中国将“出口”通胀吗。  相似文献   

19.
《财经界(学术)》2005,(8):93-94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在中国加入世贸后迎来了新的高峰,但海外并购案例的成功率仅为两到三成。对此颇有研究,他指出,海外并购成为国内企业融资和谋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不要贸然“走出去”,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走出去”前应扫清“门前雪”,也就是说先要理清“家门口”的竞争,否则贸然出去只会铩羽而归。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回顾河南省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总结了其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并对企业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