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一直是城乡分治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以合作医疗的发展为主线,经历了几起几落。目前正在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使农村医疗保障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把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放在宏观经济、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探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时期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兴衰的原因,并在考虑未来经济、社会条件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力加强与发展农村医疗保障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必将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3.
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论对于农民还是对于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医疗保障水平是指政府或社会承担个人医疗支出的人均水平。该文通过在对我国农村GDP估算的基础上,测算了滇、黔、陕、甘、青等五个西部贫困省份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2012年这五省份农村人口平均的医疗保障水平为占当地GDP的2.86%-4.62%,其中新农合的医疗保障水平为占当地GDP的2.68%-3.97%,均高于该指标全国平均1.31%和1.25%的水平。西部贫困省份较高的医疗保障支出水平源于中央财政的巨额补助。在总体上,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体制呈现为筹资渠道单一、保障水平不统一、资金管理和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文章提出建立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农民医保金融服务体系是未来西部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姚蕾 《北方经济》2006,(10):34-35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医疗保障现状,在此基础上强调政府行为必要性,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政府在推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永祥 《老区建设》2008,(15):63-64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属于社会保障体系范畴,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一直是困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难题。学习、分析、研究不同国家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特点,对于中国不同地区选择适合自己经济发展实际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高旺  李里 《特区经济》2006,211(8):155-156
当前我国多数农民没有医疗保障,农民就医负担沉重,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处于“虚弱”状态。其重要原因在于财政对农村医疗保障投入不足。改善农村医疗保障需要改革农村财税体制,加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优化财政投向结构,加强财政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的预算支出和村级卫生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归属于社会保障体系范畴,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一直是困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难题。学习、分析、研究国外不同国家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特点,对于中国不同地区选择适合自己经济发展实际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世界各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免费医疗保障、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和社区合作医疗4种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国外不同国家农村医疗保障模式及其特点,对于中国不同地区选择适合自己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按医疗保障基金筹集方式来划分,世界各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免费医疗保障、社会医疗保险、社区合作医疗和市场主导的商业医疗保险4种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方锐 《改革与开放》2014,(24):69-70
伴随着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农村的医疗保障,根据我国农村医保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农民,体制本身等提出一系列解决建议,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创新,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李晓嘉 《乡镇经济》2008,24(11):54-5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是政府财政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对我国农村财政卫生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文章通过建立“布朗-杰克逊”公共支出模型的扩展式,探讨了财政资金对农村医疗保障投入的绩效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韩俊  罗丹  赵卫华 《改革》2005,(2):5-18
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仍然比较落后,村级医疗服务质量低,农民医疗负担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影响到农村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必须加大政府投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是政府财政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对我国农村财政卫生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文章通过建立"布朗-杰克逊"公共支出模型的扩展式,探讨了财政资金对农村医疗保障投入的绩效问题.  相似文献   

14.
袁莉 《改革与战略》2008,24(3):78-8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内对养老保障的关注与探索逐步加强,学界把目光投向中国最基础也是最脆弱的环节——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应充分借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丽美 《特区经济》2006,211(8):151-152
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程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政府对该项制度设计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对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季六祥 《改革》2012,(2):57-66
基于改革的制度逻辑矫正,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进医疗医保体制机制和管理与服务创新,可有效达成新医改的区域整合制度安排。"湛江模式"的实质是引入社保基金的增值业务托管或增值再保险,建立微利型专业健康险代理制,继而尝试构建公共医疗医保的协同增值服务体系,核心是实现"二次增值险+第四方协同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健康保障普惠模式。此模式不仅为我国新医改的区域选择提供了成功样本,也为其他社会公共领域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2003年开始推行新农合试点工作,制度实施9年来,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但是新农合存在的制度设计缺陷、立法滞后、筹资机制不完善、运行模式不统一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农合可持续的现实瓶颈,文章提出重视制度设计、完善新农合制度目标、加快立法进程、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等措施,并认为最终实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农村药品市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  ;伍林生 《特区经济》2009,(4):169-171
药价混乱、假冒伪劣、违规经营已成为当前农村药品市场相当突出的问题,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监管,规范农村药品供应,构建农民用药安全防范体系,确保农民用药方便、经济、安全、有效,是新农合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事关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本文拟从当前农村药品市场现状入手,探究其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可视化梳理,运用CiteSap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1994-2021年时间段内,以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为主题,对文献年度发文量、作者、 机构、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进行研究,得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研究热点、制度动态趋势。根据图谱结果,目前研究进展呈现为起步、加速和飞跃3个阶段,研究热议包括政策衔接、保障范围、健康扶贫等3个方面,最后结合呈现的研究结果对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现状提出了3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敏敏 《改革与战略》2011,27(6):175-177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全国各地在这个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很多针对不同群体的具体政策,在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由于这种医保是建设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且两者存在矛盾和问题,随着城镇化加速,人口流动规模增大,矛盾凸显。医保要想打破城乡界限,缩小差距,还需要多方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