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地方政府积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初,地方政府是“抓大放小”战略的最早制度创新者,1990年山东烟台明确了抓好大的,放开小的战略;1994年天津蓟县提出了“卖小的、得大的;卖差的,上好的”产权改革原则;同年重庆声称只抓50家企业。1997年党的十五大随即将“抓大放小”确定为国家战略。随着“抓大放小”战略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层次上的推进,问题开始浮现,这是因为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抓大放小”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政府也就失去了“抓大”的权力,因为地方政府抓的大企业可能在国有企业的全国布局中算不上大企业,地方政府实际上成为只是“放小”战略的执行者。因此在国家层面上抓大放小,实际上到地方政府只是“放小”,而且随着中央政府将其所有的小企业“放小”到地方,地方政府实际上已经成为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实施者。问题在于,按照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并不具有“放”的实际权力,即地方政府事实上没有权力出售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2.
<正> “抓大放小”这条简明扼要而又最富建设性的思路,正在成为上海实施以资产为纽带,以大项目为支撑培育大企业和以改组联合、兼并等形式盘活小企业战略的重要抓手.大规模集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工业化国家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各国政府在促进资本和生产的集中方面,都进行了积极干预,特别是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的政府,在实行产业政策过程中,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扶持大企业、大集团的成长.在当今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规模结构调整与大集团战略魏杰,杨松堂近年来,国有企业的严重亏损一直困扰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造成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很多,其中规模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实际上是与此有关的。认真贯彻落实"抓大放小...  相似文献   

4.
最近,韩国的汉拿集团倒闭.这是1997年第7家居韩国前30位大型集团的破产.专家预估韩国将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韩国众多大企业集团纷纷破产,它对中国国企改革中“抓大”战略有什么启示和警示作用?韩国大企业集团破产的特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国企业集团纷纷破产倒闭的原因由来已久.长期以来,韩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大企业集团手中.这些大企业集团曾经为韩国经济腾飞做出了贡献,它们依靠政府这棵大树,大肆从银行借款,迅猛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认为有了贷款就能收购资产,反  相似文献   

5.
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力求突破,把我省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做好。 (一)认真贯彻“抓大放小”方针,大力推进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搞好结构调整意义重大,应进行重点突破。产业调整抓支柱,企业调整抓集团,产品调整抓名牌,资产调整抓存量。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民经济,通过“抓大放小”,从盘活  相似文献   

6.
在韩国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历史中,大企业集团曾经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自1997年以来,韩国也卷入了亚洲金融危机,已有7家居前3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破产,他们是排名第8位的起亚集团,第13位的汉拿集团,第14位的韩宝集团,第19位的真露集团,第26位的三美集团,以及海天集团和高丽证券公司.因此,研究韩国企业集团产生危机的原因,对于搞活我国大中型企业,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贯彻“抓大放小” 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骨干工效挂钩适合大企业集团的工资分配方式□彭小红王立华目前,全国各地在“抓大放小”战略指导下,纷纷组建大企业集团,在这一新形势下,原有的“全员挂钩”方式受到了新的冲击。新形势、新战略对“工效挂钩”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充分体现“工资...  相似文献   

8.
一、“抓大放小”:政府对待国有企业改制的正确态度“抓大放小”在解决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谓“抓大”即是政府要保留并且搞好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大企业;所谓“放小”则是要将那些对于国计民生不很重要的适宜由民间面向市场经营的小企业“放掉”,可以采取的形式有转让、拍卖、租赁、兼并。破产等等。“抓大放小”措施在如下几个方面适应了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表现为:1.公有制下的委托代理链中,只有初始委托人有监督代理人的自我积极性,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边际监督成本大…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实施的“抓大放小”战略性改组决策在我省的落实情况,不久前,我们对已改制的部分国有大、小型企业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通过“抓大放小”的战略改革,实现了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扩大了筹资渠道,盘活了部分国有资产,实现了资本  相似文献   

10.
效绩评价与企业集团内部管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央“抓大放小”改革战略的推进,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集团型重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体现。同时,建立集权和分权适度结合的集团管理体制,加强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产权管理和控制,成为摆在许多集团面前的新问题。目前政府有关部门正在试点和推行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为集团内部加强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新思路。认真做好集团内部的效绩评价,有利于集团内部管理的完善和产权控制的规范,从而有利于集团整体经营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兴城市作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开发开放的一个战略结点,全省38个重点支持区域之一,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农业立市抓龙头、工业强市抓项目、开放活市抓招商、海洋富市抓开发、旅游兴市抓流通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做大做强了现有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了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形成了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县域经济“三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抓大放小”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鲜明主题。今年以来,我们在全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同时,把“抓大”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力争经过3~4年的努力,在全市形成和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培植一批以名优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企业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经营规模化、功能多元化、管理科学化、营运国际化的企业集团。围绕这一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狠抓了六个结合:“抓大”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相结合要进一步强化四大意识: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没有道理。全市上下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门心思…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地正贯彻实施“抓大放小”的方针,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于“抓大”,国家已有了各方面的政策和财政投入。但对于放小,却缺乏得力的、富有长远战略的措施,对中小型企业也缺乏了解,支持不够,虽然目前国内一些地区,探索出了多种多样比较成功的中小企业的改制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有一些地方对“放小”存在认识上的严重误区,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对“放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放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4.
“蛋糕”做大更要做精□李永刚山东鲁丽集团曾被评为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和中国乡镇企业行业最大经营规模100家第一名,最近连续跨省、跨地区成功地“吞并”了好几家国营大企业。在企业如日中天的鼎盛时期,该集团负责人却断然决定:暂停一切新上项目,集中精力抓...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27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在杭州召开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现代联合集团)现场会,授予现代联合集团“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现代联合集团诞生于1988年,是一家以健康文化为战略导向,商贸地产与健康服务两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5年来,现代联合集团坚持用文化涵养道德,用道德浸润人品,用人品成就事业,逐步形成了以“富行其德”为核心价值观,以“百年现代、世界现代”为企业愿景,以“敢为人先、锲而不舍”为企业精神,以“中国现代·健康世界”为品牌主题的企业文化体系,在引导企业战略转型、增强凝聚力、培育品牌优势、营造和谐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最近,“抓大放小”作为企业改革的一种思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简单讲,所谓“抓大”,就是抓住作为“中国脊梁”、国民经济命脉的500—1000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力量将其搞好;所谓“放小”,就是放开中小企业,让它们到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去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宝钢转折     
郭大鹏 《中国企业家》2006,(10):102-103
面对中国钢铁行业的重组大潮,“如梦初醒”的宝钢求稳还是求快? 进入2006年以后,多年来埋头自我发展的宝钢集团,像是换了一幅面孔, 忽然对国内二线钢铁企业胃口大开,频频做出“联合”、“结盟”的举动:先是和同处华东的马钢集团建立战略联盟, 接着是西北的新疆八一钢铁集团、然后是中部的太钢集团。  相似文献   

18.
信息广场     
吴邦国强调‘抓大”要抓真正的‘寸”本刊讯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日前强调:要把组建大集团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来考虑。我国钢铁有1亿吨的产量,还有2000多万吨能力放空,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我们不是钢铁生产强国,因为我们没有~家钢铁企业在国际上排得上号。北欧的芬兰不过是个只有500万人的小国,但它有诺基亚,它的移动通讯电话占了世界币场的25%。从经济结构的调整来看,如果没有些大企业的支撑是很难见效的。“‘抓大”要抓真I。的“大”。现在讲“抓大”,我感觉不是抓得少,而是抓得多f,从上到下都在抓。从中央到省、利县都在…  相似文献   

19.
最近,“抓大放小”作为企业改革的一种思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简单讲,所谓“抓大”,就是抓住作为“中国脊梁”、国民经济命脉的500-1000个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力量将其搞好;所谓“放小”,就是放开中小企业,让它们到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去求生存、求发展。对于这种思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我的观察,一些政府部门似乎对“抓大”给以更多的关注,一部分大中型企业也希望在“被抓”中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经济理论界和一部分企业则更多地寄希望于“放小”——当然,有的同志也并非不主张“放大”——期望让企业进一步摆脱政府部…  相似文献   

20.
郭婷 《审计与理财》2005,(11):42-43
随着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成为经济学界和企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80年代,“东亚经济奇迹”引起世人瞩目,经济界不少人把“多元化”作为日本、韩国一些大集团、大公司的重要成功经验予以总结推广。但在东南亚金融风暴引发整个东亚经济危机以后,不少人又把“多元化”作为引发韩国、日本一些大集团大企业危机、倒闭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本因素”,并警戒中国企业应“避免重蹈覆辙”。到底是“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它们各自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呢?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成功地进行专业化或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