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市报业     
本期地市报业,我们择发3篇来稿。李靖撰写的《守好阵地适时抢滩——关于地市级报纸发展新兴媒体的思考》,讨论了地市级报纸如何在坚守传统媒体主阵地的前提下发展新兴媒体的问题。作者认为,坚守传统媒体与发展新兴媒体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守好传统媒体的阵地,能够  相似文献   

2.
陈翔 《中国报业》2014,(7):16-18
无论是出于抱团取暖,还是出于打造媒体旗舰,同城报业资源的一统,意味着跨媒体、跨平台、跨行业的整合势在必行,只不过先从报业市场入手。传统媒体面临共同的危机,就必然共同应对,互联网已经把所有传统媒体划并成同一个阵营。《新闻晚报》休刊就是在为传统媒体结构性矛盾的破题排除障碍。《新闻晚报》休刊不仅仅是一份报纸的终止符,更是为传统报纸的价值时代提供了一个"休止符"。而跳过这个"休止符"之后,必然是一场激变。上海报业集团的变革指向绝对不是所谓抱团取暖或打造报业旗舰,而是一场中国传统媒体价值体系的整合重构。  相似文献   

3.
陈翔 《中国报业》2014,(7):14-18
无论是出于抱团取暖,还是出于打造媒体旗舰,同城报业资源的一统,意味着跨媒体、跨平台、跨行业的整合势在必行,只不过先从报业市场入手。传统媒体面临共同的危机,就必然共同应对,互联网已经把所有传统媒体划并成同一个阵营。《新闻晚报》休刊就是在为传统媒体结构性矛盾的破题排除障碍。《新闻晚报》休刊不仅仅是一份报纸的终止符,更是为传统报纸的价值时代提供了一个“休止符”。而跳过这个“休止符”之后,必然是一场激变。上海报业集团的变革指向绝对不是所谓抱团取暖或打造报业旗舰,而是一场中国传统媒体价值体系的整合重构。  相似文献   

4.
陈暐  蔡月亮 《中国报业》2012,(14):63-64
本文以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实例分析了地方报业提升新闻影响力的策略选择:区域版面运作、采编合作、新闻资源开发和配置、做好网络报纸,与网络媒体互动,笔者认为这些策略的实施是造就《扬子晚报》社会新闻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新媒体格局与形态在传统媒体的重生。本文以东莞报业近年来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为例,探究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构建和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路径,为今后研究传统媒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行竞争最为激烈,成为报业竞争的主战场。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报纸面对的读者市场是广告市场的基础,办报人不得不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生存的高度来认识。3G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报网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体的发行越来越举步维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传统媒体寻找新的经营模式之时,如何创新发行工作也摆到了媒体经营者面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报业危机之说甚嚣尘上,报业走向何方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大家已经形成的共识:珍惜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打造传统报业的权威形象,让读者信任报纸,选择报纸。做慈善活动,开展公益报道,无疑是传统媒体提升公众形象的重要手段。厦门晚报社"大爱基金"的成立和运作就是成功的实例。2010年5月8日,厦门晚报社与厦门市红十字会、厦门市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大爱基金",依托媒体的传播优势和慈善机构的规范化操作,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回应。  相似文献   

8.
春节刚过。笔者有幸随全国工商系统报界同仁赴美进行报刊业务方面的考察和交流。先后考察了《侨报》、《洛杉矶时报》和《华商年鉴》等报刊社,其中尤为对《洛杉矶时报》印象最深。借此机会,笔者愿将考察的点滴印象介绍给大家。 大而全的报纸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报纸、杂志过去统揽天下的局面已被彻底打碎,人们了解社会,通晓天下的途径越来越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报业如何维持原有的生存空间、如何在诸多的现代化媒体中开拓发  相似文献   

9.
陈国权 《中国报业》2014,(19):90-91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对于大多数报业集团来说,新型主流媒体是下一个阶段报业转型的终极目标。那么,在报业面临经营困境、影响力危机,转型异常艰难的背景下,作为报业转型终极目标的新型主流媒体未来应该是怎样一个架构呢?  相似文献   

10.
张建 《中国报业》2014,(19):5-5
报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读者流失,广告收入减少,传播力、影响力下降,引领舆论的功能在弱化。对于报业困局出现的原因,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认为,从根本上说,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各种新兴媒体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抢占传统媒体的地盘,是因为他们拥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如服务功能更全面、时效性互动性更强等。与之相比,报纸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历史证明,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将改变行业发展,从而产生赢家和输家。  相似文献   

11.
地方性报纸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许多困境,为了应对新的发展形势纷纷调整其运营策略。《南国早报》是广西区内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也是面向东盟国家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借助词频分析的方法,初步梳理出《南国早报》近年来版面变动的过程和特征,可以分析地方性报纸运营策略的调整和革新,并探讨报业未来的运营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12.
费加罗报业集团作为法国最大的报业集团,一直以来引领着法国报纸媒体的进步,其旗下的著名媒体包括:《费加罗报》,拥有180多年历史的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日报;《费加罗夫人》杂志,是国际时尚界久负盛名的刊物之一;《电视杂志》,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费加罗报网站,最受法国民众欢迎的网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媒体的影响力、辐射力越来越大。报业等传统纸媒就像一艘踽踽前行的经年巨轮,等在前方的似乎总是"挑战"与"危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最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是报业应对或战胜危机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面临的挑战越是严峻,越是要以提高内容质量来塑造核心竞争力。当下,报界谈论和关注最多的,是报业转型及其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特别是2014年8月18日中央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对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作出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4.
周鹏  王均秋 《中国报业》2014,(13):72-73
近年来,报业普遍出现生产成本增加、广告增长乏力、读者分流加快等问题,而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却迅速成长,不断蚕食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如何突破困境、寻找"蓝海"。在不断探索中,业界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向新媒体领域拓展,吸收报业发展所需的外部资源,让各种终端和载体"为我所用",丰富报纸内容的表现形式,扩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11月11日,《新京报》在北京全面上摊,这份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综合都市报是由光明日报下属的《生活时报》改造而来,也是国内首家得到中宣部同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跨地区采编经营合作的报纸。有关都门权威人士认为:《新京报》的创办有望引发竞争已经相当激烈的首都报业市场的新一轮洗牌,更意味着长期以来报业经营上条块分割、地方壁垒的限制有所打破,将为报业集团做大做强,实现跨地区经营提供样本,对探索中国报业经营改革之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柳州日报社顺应报业发展趋势,通过开门办报、策划办报、活动办报使《柳州日报》、《柳州晚报》和柳州新闻网深深植根本土、植根群众、植根市场,并以此推动办报思路、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在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提升了报纸质量和广告营销竞争力。2008年,柳州日报社入选中国地市报报业发展50强;2009年,《柳州日报》荣获最  相似文献   

17.
VIP     
出售 多纳德·格雷厄姆 人们恐怕永远不会忘记一张曾把美国总统拉下马的报纸,曾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名声大噪的《华盛顿邮报》让人明白——媒体比总统更有力量。在格雷厄姆家族多代人的奋斗下,《华盛顿邮报》从—份破产拍卖的报纸,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大报之一。现在,面对报业困境,格雷厄姆家族为了使报纸发展得更好,选择将其卖掉。报纸总裁多纳德.格雷厄姆希望,新主人可以更好地经营这份报纸:“贝索斯懂得如何聚拢员工为新闻产业带来可喜的变革。不过,他必须首先清楚我们的营收为何没有增长、新闻的来源在哪里以及读者需求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石鹏飞 《中国报业》2010,(11):48-50
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产业产值屡创新高。网络、移动等新媒体的拉动可谓功劳卓著,相反传统媒体的比重却持续下降,尤其是报纸产业下滑明显,发行量和总收入在减少,影响力和竞争力在降低。报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发展空间萎缩,亟待彻底变革。中国报业要想寻突破,再创新局面,势必要认清其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制定竞合战略,勇破产业壁垒,创新思维模式,掌握变革主动,迅速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沈晔 《中国电子商务》2009,(11):198-198
报纸这一特殊的产品的定价是报业发行的核心,当然报价一方面看是经济收入,更深层次则是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影响力,报纸经营的策略。本文阐述了产品定价的理论,并通过分析某报业集团旗下报纸的定价影响因素,得出某报业集团旗下报纸定价的数学模型和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期“报业新论”,我们择发5篇来稿。 陈国权撰写的《再论厚报的不合时宜》是在其于本刊2006年第1期发表的《厚报不合时宜变薄已成趋势》基础上对厚报不合时宜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他认为,在当前新闻纸价格持续上涨。各种新兴媒体争抢报纸读者与广告资源的严峻形势下,报纸如何恰当地变薄将是今后报业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