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各地对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构建实践探索的介绍,提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2016~2018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的2942份农民工样本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保险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购买社会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且购买的社会保险种类越多,其主观幸福感越高。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比未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高21.70%,每多购买一种社会保险,其主观幸福感提高6.10%。五种类型的社会保险均能显著提高参保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其中购买医疗保险带来的边际效应最高,其次为养老保险,最低的是工伤保险。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样本分析,发现原模型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加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建立农民工社保制度可作为我国社保扩面与建立农民退出农业机制的突破口。名为社会统筹实为地方统筹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体现城乡公平的原则。中央统筹的社会保险制度既是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又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排斥农民工也无法完全覆盖农民工,农民工个人对待购买社会保险态度各异,农民工工作地点的高流动性和农民工双重身份注定了其与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冲突.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日渐积累:特别是农民工日渐老龄化,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与农民工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就是要建立起国家养老保障全覆盖的个人社会保障记载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06年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专项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6年,全国城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达到26.63%、26.23%和32.54%,虽然比例仍然偏低,但是,相比前几牟有了明显改善;(2)除了行业、所有制类型和区域等企业或社会因素对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有着重要影响之外,个人特征特别是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等对城市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影响也很大,这说明,当前城市农民工在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上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并且在社会保险的获取上有一定主动权。因此,在政策层面上除了继续加大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之外,改进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以吸引企业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存在"农民模式、职工模式、类型化模式"与"单章立法模式、单独立法模式"两个划分标准下的六种排列组合之间的争议。农民工选择退保和主动提议不参保的事实,都说明现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还未能满足农民工的需求,而农民模式、职工模式都是现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翻版,这两者应予舍弃。类型化模式化解了农民模式、职工模式的缺陷,成为可供选择的立法模式之一。此外,还需要考虑在农民工追求与城市人同等待遇的基础上,注意农民身份所具有的土地资源及相关附属利益这一特殊性。将农民工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单独立法比单章立法模式可能更为符合现实的情况。在"单独立法·类型化"模式下,应当建立主体清晰、责任明确、运行有效、阶梯递进、险种明确、重点突出的农民工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成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胡务  张伟 《农村经济》2005,(2):73-76
综合社会保险是探索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一种最新模式。目前它仅在上海市和成都市试行。上海市于 2 0 0 2年 9月 1日首先推出 ,成都则在 2 0 0 3年 3月 1日实施。本文通过参考大量相关资料 ,并进行实地调查 ,对成都市综合社会保险的参保对象、农民工的参保意识、参保率及享受待遇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同时 ,将上海市与成都市综合社会保险进行比较 ,提出了成都市综合社会保险应加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进城后的就业具有高流动性特征,频繁地更换就业城市。本文利用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解析了农民工在城市间流动就业的发生逻辑及其经济回报。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同一城市就业无法获得持续的工资增长,而通过在城市间的流动能够获得工资溢价,从而形成了跨城市流动就业的"推力"和"拉力";"岗位搜寻"与"社会保险权益贴现"是农民工通过城市流动获得工资溢价的两个作用机制,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间的流动就业扩大了岗位搜寻范围,进而提高了进入高回报岗位的概率,另一方面,流动性强的农民工更倾向于放弃社会保险,并以此换取工资补偿。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学历与低学历农民工均能通过流动获得工资溢价,但前者的"岗位搜寻"机制更强,后者的"社会保险权益贴现"机制更强。  相似文献   

9.
胡务 《农村经济》2004,(11):6-8
农民的社会保险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如何通过社会保险的方式妥善处理 ?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险应如何解决 ?本文选择四川省成都市作为个案 ,对解决失地农民的办法、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以及前期郊区农村养老保险的教训等进行了梳理 ,以期为农民社会保险的早日成熟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农民工家庭调查数据分析多数儿童留守而少数儿童流动的原因。结果显示,农民工家庭在外收入能力和照料能力是限制儿童流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是否从事自营业务、能否获得社会保险以及是否有非就业的成年人陪同。制度因素呈现了一定影响,包括高考制度限制引起初中阶段流动儿童大幅度减少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险有利于儿童流动。结论是通过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健全提高农民工家庭在外收入能力和照料能力,从而有利于儿童流动和完整家庭迁移。  相似文献   

11.
统一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是加速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大约能为经济增长贡献10%的GDP。坚持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城镇建设投资和农业现代化投资,能够为我国GDP未来20多年每年贡献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05,(11):17-1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组织编写的《农民工维权手册(2005)》于目前发布,《手册》指出,农民工有仅参加工伤、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类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劳动关系问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农民工劳动关系具有自身的特征和问题,本文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安全条件、侵害农民工的权益、劳资矛盾的纠纷、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正确认识和依法规制农民工劳动关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6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了建立、规范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解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后顾之忧,吉林省要求用工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保障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以工伤、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为核心,并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公共文化服务等制度相配套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争取尽快建立起真正能够满足农民工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促进农民工早日向市民化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一直存在着城乡差别,城市中是以财政"兜底"为特征的"单位"保障,在农村,非正规养老制度仍起决定作用,而农民工的社保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都规定了农民工可以得到五大社会保险,但他们参保率却仍旧非常低,原因有二,其一,中央只给政策,而相关费用却要求地方筹集,地方政府处于经济的目的,而采取暧昧的态度;其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不高,导致参保难以实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农民工的迁移行为,从企业层面看,"扩面"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而减少雇佣;从劳动者层面看,缺乏保障致使回流和不愿迁移行为发生.目前,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但农民工并不认同,有机会尽可能退保,原因有:制度设计不够完善;过高的门槛迫使农民工放弃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关系难以接续.由此文章提出一个纲领性的改革思路,对农民工应实行分层分类社会保障. 央只给政策,而相关费用却要求地方筹集,地方政府处于经济的目的,而采取暧昧的态度;其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不高,导致参保难以实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农民工的迁移行为,从企业层面看,"扩面"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而减少雇 ;从劳动者层面看,缺乏保障致使回流和不愿迁移行为发生.目前,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但农民工并不认同,有机会尽可能退保,原因有:制度设计不够完善;过高的门槛迫使农民工放弃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关系难以接续.由此文章提出一个纲领性的改革思路,对农民工应实行分层分类社会保障. 央只给政策,而相关费用却要求地方筹集,地方政府处于经济的目的,而采取暧昧的态度;其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不高,导致参保难以实现.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农民工的迁移行为,从企业层面看,"扩面"导致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形势下,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更应该坚持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处于消费需求不足的境地,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在于农村地区。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尽管会减少其一些可支配收入,却能减少农民工由预防性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大大提高其消费倾向,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范琛  张朝辉 《南方农村》2009,25(2):72-75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当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面临的困境,在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还未完善的情况下,需从加快立法进程、增强执法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几个方面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其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职工设计的。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不高,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性,又使养老保险这种待遇给付延后较长时间的社会保险,按现行的制度规定较难实行。经常性的劳动岗位变动,又使失业保险吸纳他们参保后,给保险基金的支付带来很大的风险。从另一角度来看,那些已经长期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又确实面临着养老、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也带来了各种急需解决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要减少“三低一多”的问题,即一些中小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工资水平偏低、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