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B18187—2000标准中规定食醋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是:取2.00ml的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0ml及1ml铬酸钾溶液,混匀。在白色瓷砖的背景下用0.1mol/1AgNO3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显桔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但按此方法操作,不易观察到终点,因此也就无法准确计量氯化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是食品产品标准中一项重要的理化性能指标,其测定的最常用方法是凯氏定氮法,即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食品中有机物分解,其中碳、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蛋白质中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留在硫酸中,然后加碱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再以硫酸或盐酸滴定,根据标准酸液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但是,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一些环节: 1 样品、试剂加入量的控制 因蛋白质中含氮量较恒定,通常是通过测定食品中氮的含量来确定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固体试样称取0.2~2.0g,半固体试样称取2~5g,液体样品吸取10~  相似文献   

3.
试析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在GB5009.5-86中也将其定为法定检测方法,凯氏定氮法有常量凯氏定氮法和微量凯氏定氮法,其原理是样品中含氮有机化合物与浓硫酸共热消化,使蛋白质消化。其中氨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放出氨,氨用硼酸溶液吸收,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总氮量换算为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步骤为消化─蒸馏─吸收─滴定。 (一)消化样品含量氮的有机化合物经浓硫酸加热消化,硫酸使有机物脱水,然后有机物碳化生成碳;碳将硫酸还原为SO2,本身则变成二氧化碳;二…  相似文献   

4.
铜精粉中金的测定,文采用样品先经400℃灼烧1小时后再经650℃灼烧,王水分解,酸性溶液中用活性碳将溶液的金全部吸附,650℃烧去炭后,王水溶解金,金氧化成三价状态,蒸干,PH2-2.5的磷酸盐溶液中,用联苯胺做指示剂,用氢醌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本方法可检测0.3×10-6---××%范围。  相似文献   

5.
方法原理及操作流程1.方法原理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酸度计测定pH值8.20为终点,结果以乙酸表示。2.操作流程吸取10.0mL试样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吸取20.0mL样品溶液置于200mL烧杯中,加60mL水,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050mol/L]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0,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探讨。用甲醛法代替蒸馏滴定步骤,既节约时间和水电,又克服凯氏定氮法操作过程繁琐、仪器安装复杂、试剂消耗量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廖漓文 《价值工程》2015,(13):69-70
萤石的经典分析方法是将碳酸钙和氟化钙分离后,在用滴定法分别进行滴定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较为准确,但周期长、效率差、多次滴定易产生误差,无法满足快速大量测定样品的要求。本文探讨通过采用滴定-原子吸收法相结合方式测定萤石中氟化钙、碳酸钙的含量,可在大幅缩短测定时间的同时避免二次滴定产生的误差提升结果准确度,并可用于满足大量萤石样品的分析需求。  相似文献   

8.
实验常用的玻璃量器有量筒、量杯、吸量管、滴定管。容量瓶,量筒、量杯,属于粗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ml,后三者属于精量仪器,主要用于溶液的滴定和容量分析。正确掌握玻璃量器的使用,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酸碱滴定反应中指示剂的选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碱滴定法是在化学分析中应用相当广泛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原理是用酸标准溶液或碱标准溶液滴定具有相反酸碱性物质。根据消耗标液量来计量被测物质含量。对于反应终点的确定一般用酸碱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指示终点。为能正确地完成滴定反应一方面要了解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另一方面要了解滴定中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从而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一、变色原理、范围酸碱指示剂大多数为弱酸弱碱其共轭酸碱对具有不同的结构且颜色不同,当溶液PH值改变时共轭酸碱对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以酚酞为例:酚酞…  相似文献   

10.
在1995年的全国婴儿乳粉商检中,我们依据GB10766—89《婴儿配方乳粉Ⅱ》附录C_2中规定的方法时婴儿乳粉中的氯含量进行测定。在滴定过程中,无论是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还是加入大量的铬酸钾指示剂都没能出现滴定终点(溶液呈桔红色)。我们经查阅有关资料,得知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要求溶液的酸度范围为pH=6.5~10.5;经测定原附录C_2方法中溶液的酸度为pH=2.0,由于Ag_2CrO_4易溶于酸,因而在滴定过程中没能出现终点(Ag_2CrO_4红色沉淀)。同  相似文献   

11.
食醋中还原糖的测定,基本同酱油中还原糖操作相似,原采用的是SB74—78标准操作,不同之处,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测定食醋还原糖时,样品必须中和PH6—7后,才能定溶进行滴定。我们目前采用的是GB66016—87食醋中还原糖测定标准,对样品滴定前中和处理没有提出。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对滴定结果有所误差。因为它的原理是:  相似文献   

12.
文中实验采用加入过量Ba2+溶液,待BaSO4沉淀完全后,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剩余Ba2+的间接滴定法测定硫酸钠的含量。通过改变Mg-EDTA,BaCl2的加入量以及温度,研究硝水中硫酸钠含量的变化,为芒硝矿生产中精确测定硫酸钠含量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酸度计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电化学分析仪器之一,也是质量检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对酸度计电极的校准是使用酸度计必要步骤。选择什么范围内的校准溶液对酸度计电极的校准,直接影响着滴定终点准确和检验数据的准确。笔者就酸度计电极校准中的不同观点,在此提出来和广大同仁讨论,以便取得共识,确保质检数据的准确性。一、测定固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的校准:对直接用电极来测定某种固定不变的pH值溶液时,不存在理解的不同,一致认为应当选择与被测定溶液pH值相近范围内的标准溶液对电极进行校准。二、测定滴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的校准:对用酸…  相似文献   

14.
赵燕滔 《监督与选择》2004,(1):C011-C011
在检验、测量结果存在争议时,或在对检测数据进行比对时,就需要给出不确定度。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中操作人员、基准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等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使测量带有不确定性,测量结果有不确定度。首次制备标准滴定溶液时应进行不确定度的计算;当条件改变时,应重新进行不确定度的计算。下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铝型材加工表面处理单镍盐着色槽硼酸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硼酸酸碱滴定测定的关键环节是加入甘露醇使硼酸转化成强化络合酸的完全程度、基体干扰的排除和精准的滴定终点指示方法.通过10次平行测定合成模拟样品和10次平行测定槽液样品硼酸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确定方法精密度,采用试样加标回收率试验确定方法的准确度.该方法具有快捷、准确、稳定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加热蒸发降低氨水的PH及颜色,加入硫酸酸化,利用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加入过量的碘化钾,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化钾,从而测定出氨水中重铬酸钾的含量,方法回收率达到96.5%。  相似文献   

17.
建筑材料行业常用的测氯方法有3种:电位滴定-二次微商法、硫氰酸铵容量法、蒸馏分离-汞盐滴定法。电位滴定-二次微商法被《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 2000)所采用,由于用电位突越来指示滴定终点,减少了人为因素,但一般认为更适用于水溶性较好的样品,对于混凝土样品并不适用。硫氰酸铵容量法是国际上经典的测氯方法,被《水泥试验方法》(ENl96)所采用,但称样量大,不溶残渣多,过滤速度太慢,操作起来显得比较繁琐。蒸馏分离-汞盐滴定法被《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JC/T420)所采用,由于设备简单、分析速度快、结果的精密度及准确度较高而在建材行业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但该方法通常被认为只适于测定无机盐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的酸度通常用总酸度(滴定酸度)、有效酸度、挥发酸度来表示。总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量,采用标准碱液来滴定,并以样品中主要代表酸的百分含量表示。  相似文献   

19.
在质量化学检验中,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以下称标准溶液)就是已经准确知道其浓度,并用来进行滴定的溶液。它是用来计算被测物质含量的主要依据之一。标准溶液浓度准确与否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标准溶液是指已经准确知道质量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用来进行滴定的溶液.一般有两种配制方法,即直接法和间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