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中央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消除中国经济及社会治理二元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已成为我们农业部门新的职能定位和光荣使命。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历程,测度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把握城镇化健康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空间等5个层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就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提出适应性建议。[结果]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太原市综合得分大幅领先于其他市。阳泉、朔州、运城等市城镇化综合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空间上来看,山西省城镇化水平具有鲜明的空间特色,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太原向四周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逐渐降低的形势。[结论]山西省目前仍处于中心城市太原市城镇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其他城市城镇化水平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全省城镇化发展严重不均阶段,未来应充分发挥太原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全省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在总结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新思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地参与PPP模式对于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破除城市二元结构、推进公平共享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制度创新、走可持续化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解决工农差别、城乡分治等诸多现实问题,使城市和农村得到协同治理以避免两极分化,而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需要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的支撑,以应对当前乡村治理处于探索阶段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冲突,进而将村民自治纳入到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体系当中,保障农民权益在新型城镇化中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5.
以包容性为研究视角,基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四个维度,构建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类型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评价。研究表明,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整体发展呈向好态势,但发展过程中存在"包容性差-内在发展速度不一致-整体协调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以包容性发展为依托,在新型城镇化各空间维度中提供更均等的机会,发挥各子系统比较优势,推动其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城镇化效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城镇化效率指标体系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效率进行测度,运用DEA-Malmquist和DEA-BCC模型揭示16个地级市近10年新型城镇化效率的演变过程和空间差异,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效率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新型城镇化效率中部高、南北低,区域差异明显;人口因素、产业结构、城镇规模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是新型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进步是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效率空间差异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城镇化发展进入到守底线、重质量、优结构的转型期。中央提出"划边界、守红线","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总体思路,将空间资源统筹管理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2014年,武汉市被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先后确定为全国首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城市。为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空间资源管控,提升城乡治理水平,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山东省17个地级市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环境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评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保证各市均衡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提供借鉴。[方法]该文利用熵值法计算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Arc-GIS12.0软件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出"东北和西南高、西北和东南低"的特点。其中,经济城镇化表现为"东北、西南和中部城市突出、西北和东南城市发展较落后"的特点,与山东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特征相吻合;社会城镇化表现出中部、西南高,西北、东南低的特点;土地城镇化体现出以莱芜为最高值中心,以青岛、潍坊、淄博、济宁为第二高值的倒"C"型特点;人口城镇化则以济南为最高值,以菏泽、济宁、淄博、潍坊、青岛为第二高值;环境城镇化表现出"沿海城市高、中部城市低"的特征。[结论]山东省市域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且经济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直接决定性作用。山东省在统筹全省新型城镇化平衡发展过程中,注重当地经济建设是根本。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我国农业生态化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各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需重视农业生态化建设。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的农业生态化建设工作还面临着法律规制体系不健全、政府治理力度不足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缓慢等困境。对此,各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通过健全法律规制体系、强化政府治理力度、全面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宏观规划,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建立健全城镇化格局具有现实与理论双重意义。文章以吉林省28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为切入点,利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的区域条件、城镇化布局、城镇化发展特点、城镇化空间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布局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目前吉林省新型城镇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主要呈现出工贸型、边贸性、农牧型、资源型城镇类型,体现出城镇以交通干线为依托、集群性、大城镇带动小城镇发展等特点,并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新阶段;但仍然存在城市发展差异化明显、小城镇规模不足等问题。对此,应构建政策与资金双向动力系统,整合基础设施优势与区位优势资源,通过构建联动型产业格局推动新型城镇的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化并非是唯一的出路,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本文中,笔者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关概念入手,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继威 《农业经济》2023,(6):109-112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问题开始显现,引致了诸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资源闲置与低效利用、人口与土地的空间匹配失调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探索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减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大城市产业和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人才引进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治理机制创新,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成都地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点,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者。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分析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危害了生态环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并完善成都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代化农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以期为成都地区及其他类似的城市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关键时期,许多城市和地区出现了新增建设用地紧张、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局面。如何在新型城镇化时期,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路径,是国土管理部门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福建省总结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挖潜+上山+下海"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路径,以破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瓶颈。  相似文献   

16.
伍红菊  朱苹 《山西农经》2024,(2):116-118+125
城镇化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乡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大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注重发展质量的新型发展理念。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由此产生失地农民是不可避免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和谐发展。面对当前我国进入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矛盾尖锐期、利益诉求多元化,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十分紧迫。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主要危机表征及其特点,揭示新型城镇化在治理方式、规划发展以及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面临的危机,从而提出社会组织化解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危机的策略,即发挥社会组织协调功能,实现社会组织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常态化。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和重要方式手段。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推进城乡文化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但现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组织机制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病与农村病的问题非常突出。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处于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反生态问题也出现。在当前经济形式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有关案例进行研究,指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应始终围绕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进行,应融合现代环保技术,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乡村旅游才能够快速进行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江西大部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属于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研究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中部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Arcgis自然断裂法等,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14-2017年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各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均已进入勉强协调阶段,基本消除失调发展地区、无优质协调发展地区;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总体呈现出“赣北>赣中>赣南”的空间分布特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但总体偏低,且大多数城市属于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