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危害严重,专项治理工作一轮接一轮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小金库”治理的差异着手,分析了“小金库”的成因,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小金库”的产生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多年的审计经验,就“小金库”的产生、危害作出阐述,并从“小金库”的来源渠道提出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南勇华 《北方经贸》2011,(7):147-147
自1989年、1995年全国两次大规模专硕治理“小金库”行动后,2009年我国又开提了第三次大规摸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说明小金库危害之大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如何尽快建立小金库活理的长效机制上仍留存问题。笔者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层面,就构连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惟 《商》2014,(11):154-154
“小金库”资金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小金库”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党风廉政建设乃至社会公平危害极大,也是审计人员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参加“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结合历年财务收支、专项资金审计,对如何查处“小金库”的谈点粗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玉英 《北方经贸》2011,(11):104-105
“小金库”的治理已经历了三个年头,经过不断地宣传和检查,小金库的基本含义和设置方式、手段已经广为人知,但“小金库”却依然在有些单位和个人身上存在,屡禁屡不止,这也暴露了“小金库”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小金库”治理如何突出重围,就必须从分析“小金库”的“围”开始,有的放矢,真正铲除“小金库”成长的土壤,收得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6.
刘智军 《消费导刊》2013,(11):144-145
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广东调研“小金库”治理工作中指出要积极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长效机制建设是“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从根本上铲除“小金库”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将“小金库”专项治理与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和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相结合,认真总结日常管理和专项治理实践中的好经验、发做法,积极推进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崔彬 《现代商业》2012,(17):228-230
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根据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201O年中央企业也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本文结合这次专项治理工作,就“小金库”的来源、存在形式、支出去向及审查难点及策略进行了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8.
唐明敏 《商业科技》2009,(25):93-93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当前,全国各地正深入开展治理“小金库”工作。但由于“小金库”资金量一般较小,存放较为隐蔽,相关制度还在完善,治理难度非常大。本文从“小金库”存在的形式入手,分析了财经领域“小金库”治理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内容,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
治理“小金库”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项措施,因其存在,不仅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容易诱发和滋生腐败现象.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所以必须坚决予以治理,本文针对小金库的危害、特点、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的一个根源。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的实施,"小金库"违规现象明显减少,但并不意味着治理小金库的工作可以松懈。阐述了"小金库"的危害、成因及治理措施,意在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小金库"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问题根深蒂固,外在表现具有多样化,且形成原因复杂,为滋生腐败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财政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金库”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结合小金库治理实践工作经验,分析现阶段“小金库”具体表现形式,探讨长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现象的肥沃土壤。“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其原因是: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监督制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支持力度不够、惩处不力等。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必须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重点地加以治理。其关键是要加大惩处力度,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渠道,培育有利于治理“小金库”的人文环境,从而建立起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陈丽新 《商业科技》2014,(8):165-165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存在着私自设立“小金库”的现象,这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而且还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国家也出振了相关的制度和力法加大了对“小金库”的治理,从资金拨付和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小金库”现象得到有效的治理。文章从“小金库”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加快治理“小金库”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林江西 《现代商业》2011,(21):255+254
从贺国强在召开的全国"小金库"治理工作阶段性情况汇报上指出,"小金库"的存在危害大、影响坏入手,解释了什么是小金库以及久禁不止的原因。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来,根据中央部署.全国自上而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通过治理整顿.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但“小金库”问题具有隐蔽性强、易反复的特点.治理任务长期而艰巨,必须逐步探索构建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涌波 《商业科技》2010,(33):176-17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标志着全国范围内“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正式展开。“小金库”的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手段多样,形式隐蔽、分散,其检查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从账册、凭证等基础资料着手来发现“小金库”的相关线索,应该是基本手段,以下仅就“小金库”的账务资料检查方法要点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徐小英 《商》2014,(32):150-151
自2009年中央部署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以来,各级治理机构扎实开展工作,着力推进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小金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何构建基层单位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控制防范"小金库",标本兼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清理整顿和治理"小金库"对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位私设"小金库",主要是为了谋取小团体或个人利益,逃避财务监督和群众监督,从事违规、违法活动。文章研究了"小金库"的概念及内涵与外延,探讨了"小金库"的社会危害,主要针对基层单位治理"小金库"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小金库”是指侵占、截留单位收入,未在单位财务帐册上显示,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对“小金库”的清理、整顿和检查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但仍有一些单位和个人无视财经法规,变换各种手法私设“小金库”,从而使“小金库”屡禁不止,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采取强有力措施,彻底封杀“小金库”呢?本文在分析“小金库”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小金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如今"小金库"已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应对这一形势,企业必须加大对"小金库"防范和治理力度。笔者从国有企业"小金库"治理检查工作背景入手,结合实际,对"小金库"检查常用方法和手段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小金库"防范措施的几点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曹宝忠 《现代商业》2013,(34):208-209
本文分析了高校"小金库"的危害及治理的必要性,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提出应从构筑道德防线,理顺财务关系,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打击力度等方面着手治理"小金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