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小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一方面能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另一方面为相关投资者增添新的投资渠道,这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完善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而选择证券化的资产是实现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首要程序。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可证券化资产的选择及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对于盘活民间资本,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资产证券化可有效解决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文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资产证券化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对如何进行PPP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投资者资金角度看,PPP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长,融资压力大、财务资金风险较高等特点。一定程度影响公司大范围参与PPP的积极性。资产证券化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通过资产证券化可增加企业流动资金,降低资本风险。本文针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及其财务核算进行阐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PPP项目的投资热情不断升温,PPP资产证券化能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融资安排,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3~5年后或迎来爆发期。文章简要分析了PPP资产证券化面对的部分风险。  相似文献   

5.
PPP项目融资是政府鼓励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我国现有PPP项目融资渠道主要有6种,贷款投入、直接资产投入、融资租赁为传统融资方式,税收政策和税负相对明了,对社会资本本身要求严格。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和收益权转让等新型融资方式,受到国家的大加鼓励,融资门槛相对较低,税负轻,优惠政策多,是项目公司优先选择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6.
苏娅  祝雅辉 《商业时代》2012,(12):112-114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巨大融资压力的情况下,开拓融资渠道成为当务之急。资产证券化是现代运用于公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逐步发展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本文针对云南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分析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构想以采用政府分期采购资产证券化模式和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为例进行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自2014年PPP项目的密集投资与建设开始,现阶段PPP项目已经进入集中落地与运营期,如何处理社会资本退出的问题,越发显得迫切。本文从公共财政与金融学的角度,总结了我国PPP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特点。认为PPP资产证券化使地方公共建设与运营具有可持续性,并约束了地方政府在公共领域的过度投入;同时,PPP资产证券化导致风险"加速器"效应、社会资本方的"恶意退出"与PPP合作双方在证券市场上的"共谋"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这种形式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以及应用。然而,在PPP项目大规模推广的同时,PPP项目受限于投资规模庞大、投资周期长、不稳定因素多等条件,使得PPP项目面临着较为复杂的融资困境。本文从当前我国PPP项目存在的融资困境出发,论述了针对PPP项目存在的融资困境应当有哪些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PPP项目解决融资困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PPP模式是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新模式,在整个PPP合同体系中,融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市场上PPP项目的融资基本分为两部分:资本金融资和项目融资。在资本金融资中主要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项目融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债券、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保理融资等。  相似文献   

10.
从融资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实质是帮助借款人从资本市场上融资,拓宽企业和个人借款人的融资渠道,并降低消费者和企业的融资成本。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资产证券化为市场提供了新的金融产品,拓宽了投资渠道。这将表现为金融市场融资效率的提高,也必会对经济增长和国民财富的积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从资管新规出台以后,地方政府融资现象成为被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期间的特征以及现状分析,涉及资管新规,在该项规定落实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有了明显改变,以往银行信贷和产业基金等传统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基于此,我国必须严格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结合实际情况创建完善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具体涉及资产证券化以及PPP等,可以从多元化融资渠道入手,提供合理的公共产品,以此降低区域政府财政方面的压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政府工程项目中,PPP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PP模式不但可以降低政府的资金压力,在引入了社会资金之后,实现了政府、投资方、施工方多方共赢的局面。由于PPP模式的工程项目普遍存在工程周期长、投资额度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导致PPP模式下工程项目融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降低融资风险,PPP模式下工程项目融资会受到较大影响。本文分析了PPP模式下工程项目融资风险的成因,重点探讨应对策略,保证PPP模式下工程项目融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人们对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各级政府牵头,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增强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文章结合PPP模式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不断推进PPP模式建设基础设施出现的问题,即政府职能错位、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者合作精神有待提高等,提出在基础设施领域推广PPP模式要建立适当的风险分担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并提高服务意识、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拓展PPP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即PPP模式近几年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发展速度较快。PPP模式的引入是解决政府债务负担,更好地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PPP模式自身的特点和立法的不完善等,如果运用不当,会导致政府债务的进一步加重。本文针对这些债务性风险的产生原因,如风险的分担难度大、不合理,资产证券化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境严重地制约着其发展,作为直接融资方式的资产证券化为其融资提供了一条新渠道。由此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利益及必要性,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难点,提出了要从制度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三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来保障其顺利进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动力,拉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融资模式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土地整理是一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其资金占有量大 ,回收期长 ,且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实力不强 ,政府用于开展土地整理的资金十分有限。因此 ,如何为土地整理拓展融资渠道 ,实现土地整理预期目标便成为各级政府、金融企业界和学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我国目前融资状况 ,通过比较探讨了BOT、PPP、土地基金和资产证券化等四种模式可为不同情况下土地整理募集资金。  相似文献   

17.
PPP融资模式是现代社会中新兴的一类融资模式,主要是将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以及财政补贴与企业私人的资金投入相结合,为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基础,现阶段PPP融资模式已经在我国交城市通轨道建设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因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本身具有涉及面广、投资高、周期长等特点,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极其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的风险管理问题也是投资者比较关系的重要问题。本篇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阐述了PPP融资模式的内涵,分析了现阶段PPP融资模式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就如何避免风险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提高PPP融资模式的风险管控能力,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PPP项目投融资管理与风险防范,从政府和社会资本层面分析了PPP项目投融资的积极作用,就投资和融资阶段面临的风险展开了详细分析,在分析风险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PPP项目投融资管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防范措施有提升PPP项目自身盈利能力、增加保障措施、扩宽融资渠道、加强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融资方式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PPP模式下,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模式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各项建筑项目的顺利推行。文章以建筑企业为视角,探析PPP模式融资方式,分析建筑企业融资困境及优化对策,以求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黎敏 《市场周刊》2020,(14):0140-0140
“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物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相关企业集聚地,其发展壮大一直受到融资难问题的困扰。文章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出发,探讨物流园区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设计物流园区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参与主体和运作流程,选取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托型物流园区项目资产证券化模式(SPT),分析了物流园区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效率高、融资成本低等优势以及存在外部和内在的风险,并从物流园区项目主体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