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月,北京一个月下了三场雪。再过一个星期就是中国人的农历年,过了年是王志东的本命年。这个周末,王志东照例在办公室度过。十年里三次创业,王志东多少有些无奈,只有笑笑,“其实每次都不一样。”前两次是给别人干,这一次才真正算是给自己干。被称为网络时代“三剑客”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早已不是注目的焦点。如今,张朝阳忙着全国四处走秀,丁磊则躲在安静的地方捣鼓网络游戏,不管怎样,他们都在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慢慢长大。独有王志东,斯人依在,与己无关。王志东却语出惊人:“其实我早就想离开新浪!”2001年6月4日,新浪发出公告称王志东辞职。6月25日,王志东杀了个回马枪,当时人们纷纷猜测王志东是否重回新浪?想不到7月,就有人看到王志东在友谊宾馆开起了自己的公司。一切看来好像真的是早有预谋。王志东称现在做的事情是原来在新浪想做而无法做的。公司的股份?——当然,非常单纯。  相似文献   

2.
投资者对新浪的影响可以想见:它可以不顾业界的轩然大波,让王志东走人;如今,极具亲和力的汪延被曹国伟的风头盖过,操纵这一切的,投资者的身影若隐若现。聪明的是新浪那位好脾气的高级公关经理,至少他为新高管巧妙地“挡了1个月的驾”  相似文献   

3.
许可 《经营者》2000,(7):17-18
在美国那斯达克,他用"概念上市",股票从最初每股不足1美元,迅速突破10美元大关。几乎在一夜之间,股票市值达到上亿美元,公司资本增值上千倍,他也摇身变成亿万富翁。关于梁舜钧,本刊在去年12期曾作过概括性的介绍,但此文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现了他作为股票投资商的"域外风采"。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30日,施正荣在别人的鼓动下打开了电脑,对着公司股价,拿着计算器算起了自己的身价,结果是:16.8亿美元!“别人都说我是富豪,但我实际上没有感觉到与以前有什么区别,股价起落无常,我还是得照常上班、出差,拿的也是工资。”头一回计算自己股票价值的施正荣,对着这个结果感慨说。半个月前,他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一开始,施正荣没打算去纽交所,他觉得自己的公司更适合纳斯达克。架不住找上门来的两个“老外”的轮番邀请,最后他还是改了主意。“新首富”施正荣觉得,自己公司能够一飞冲天,至少有两个方…  相似文献   

5.
3月23日,北京新世纪饭店,沉寂两年多的王志东如“明星般”亮相。是夜,在“2004年中国软件年会”上,王志东被授予“2003年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称号他麾下的点击科技也被评为“2003年最具成长性的软件企业”。  相似文献   

6.
洪波 《中国企业家》2005,(13):20-21
上世纪90年代末,我没有想到那家名叫爱特信的公司和它“‘狐’假虎威”的网站,会成为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我更没想到,那家公司的CEO会成为一个偶像, 在酒吧、迪厅、溜冰场等等场所,被少男少女们死去活来地追着。后来当杂乱的脚印和一条红色的狐狸尾巴贴满北京的大街小巷的时候,我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在鼓吹眼球经济的过程中,张朝阳本人比别的什么人获得了更多的眼球,成了名噪一时的“知本家”,以及中国互联网的布道者和代言人,尤其是在王志东被赶出新浪以后。在美国人大谈Jerry Yang、Steve Case 和Marc Andreessen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说张朝阳,谢天谢地,我们有了一位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数字英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股票期权制度在发达国家已历经了半个世纪的成功实践,据统计,在美国那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有90%以上的公司推行了股票期权制度,在全球前500位工业企业中也有90%的企业实行了此项制度。  相似文献   

8.
过完春节,各大财经报刊的头条无一例外,清一色是新浪被盛大收购的消息。新浪被收购,这不是第一次。而且可以肯定,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上一次是王志东一个人感到被出卖了,他的豪言壮语让他像是一个悲剧人物,令无数人为之感动。但这次与上次不同。兴起不过两年的盛大不仅使陈天桥成为中国首富,也使收购新浪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发财心切这一天,干了一个早晨的农活,唐道行真是又累又饿,腰酸背痛,心中便慢慢生出一种想法来。他对妻子说:“这种田种地太累了,收成不好,钱也不多,一年到头汗水流了不少,收入却不如做生意的一个月。”妻子说:“你要文化没文化,要人缘没人缘,要本钱没本钱,做什么生意?还是老老实实地种田吧。”可唐道行接着又说:“我还是想做点生意,前天有个姓王的木材贩子说今天来找我,叫我买柏树再卖给他,一定能赚大钱。”说完便背起锄头往家赶,妻子连喊几声,他也没回头。吃罢早饭,大约等到上午10时许,一个名叫王文杰的木材贩子终于来了。王文杰西装革履,…  相似文献   

10.
岑科 《中国企业家》2005,(16):24-26
7月26日,《中国企业家》记者接到陈志武教授的电话。他说他刚参加完一个主题为“中部崛起”的研讨会,从湖南回到北京,有些话想说。于是,在相隔半个多月后,记者再次与他见面。谈话是围绕他最近参加的这次活动开始的。这次会议上,来自地方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员济济一堂,对“中部崛起”战略进行交流和探讨。“给我印象最深的大家对区域发展战略非常热衷,比我想像中的要热衷得多。”陈志武说,“大家一窝蜂地谈政府要干预这个、干预那个,兴奋的劲头让我很吃惊。”而在陈志武看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权利平等和交易自由。当他把自己的疑惑向身边的一位专家表达时,这位专家说,“你们这些搞经济的,如果不搞出点战略规划,还有什么用?”这时,陈志武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异类”。由于长期在国外工作,陈志武参加类似活动的机会不多。此时,当他看到有这么多的学者和官员对区域发展战略如此热衷时,很难再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11.
周末,在大学任教的朋友登门叙旧。他看到我摊满书案的资料和“爬”出的20多页“格子”,吃惊而又遗憾地说:“又是在加班,干秘书实在活得太累、太简单了。”他这一句话,令我思绪万千。人本是动物中最聪明最复杂的,可仓颉老先生在造字的时候,偏把“人”字造得最简单最平常,一撇一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0年8月31日新浪在纳斯达克市场上的市值和王志东所拥有的新浪股份计算,王志东的个人财富为5700万美元。2000年5月22日,也就是中欧签署WTO协议的首个交易日,新浪股价一个三级跳,在纳斯达克创下了54.50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位。按此价位推算,王志东的个人财富一度远远超过1亿美元,因而在2000年,《福布斯》杂志将王志东列为中国最富的50位企业家中的第42位。然而过了不到一年,网络浪潮在起伏跌宕的6月之际,伴随新浪一路风雨走过的王志东被迫从董事会出局,只流下了世人的慨叹、业内的思索及当局者的所谓之言……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企业》2005,(11):52-53
我就是以此为职业的,收入还不错 白俊伟 35岁;某安徽“拾荒者” 我10多生前不定期北京,到北京来就跟着老乡一起捡破烂,到现在干了10多年了。在一般人眼里这活又脏又累又不体面,但我们就把这当作职业.就像说你是医生,他是司机,而我是一个“拾荒者”。刚开始干这活的少,收入真不错.现在也还可以,一个月1000多块不成问题,比在家种地强多了。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王志东的出局多少还让人感到有“人事因素”在作怪,那么,王峻涛的辞职就完全提供了另外一种信息:网络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创业神话行将被严格的市场法则所取代。王志东离开新浪的时候,王峻涛作为他的密友,曾经在传统媒体和网络上鸣不平。当时,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他自己一定会在网络业里坚持下去,不会轻易倒下。话音未落,他就因为股东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从他所热爱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最近的互联网业好不热闹,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新闻当属王志东辞职一事。近日王志东本人发表声明,他从未提出过辞职,从而将他与新浪董事会的矛盾公诸于世。这起纠纷至今还尘埃未定,但由这件事所引发的思考应该说是深刻的,那就是:当一个创业者将一个企业做大,有外来资本入注时,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自己要不要控股?王志东的股份几经融资后被稀释到了百分之三左右,结果是什么呢?──门户网结中做的最好的王志东“下课了”,而如果保留控股权的话,那结果也许是创业者使企业又失去了融资发展的机会。可以说,这不仅是互联网行业特有的问题,也是传统产业会不断遇到的困惑。所以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已经超越了新经济的范围,而可以为所有产业的经理人提供一种经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当费奥莉纳黯然地对着惠普说再见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她是惠普收购康柏后董事会斗争的牺牲品。几年前,王志东忧郁的眼神,以及“要和董事会斗争到底”的口号也没能挽救他被驱逐出新浪的命运。从那以后,资本意志开始被无数的媒体所滥用。 2004年1月11日,在同一座大楼内,宏智科技的两个董事会同时召开,并各自披露了自己一方股东大会的决议内容,其中, 一个董事会由大股东王栋支持,另一个董事会由公司董事长黄曼民主持召开,成为 2004年企业界的经典闹剧。  相似文献   

17.
1整治咨询认证市场,规范咨询认证行为在我国,ISO9000认证如火如茶,方兴末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果。但是近一年半来出现的一些情况使人担忧:1.l咨询机构帮助申请认证的公司做伪今年上半年,有一家申请认证的小公司对我说:“出口急需体系认证证书,我什么体系文件也没有,您能不能帮我在一个月内获得认证?”我说:“我派几个高手,双方全力以赴,4个月可以达到认证水平,其中有3个月的有效运行记录。”他仍嫌时间长,找了一家能帮助他在一个月内拿到证书的咨询公司。过了一个多月,他果然拿到了ISO9002认证证书,这家咨询公司不…  相似文献   

18.
胡建学的大名想必是人人皆知了。据说,此人案发后很有些感慨。他说,他只后悔一件事:“我用错了一个人,用错了一个检察长!”他的这种“感慨”很令人感慨。胡建学是不是真的只后悔这一件事,我看未必。但他说他最后悔用错了检察长,我信。假如他起用的不是一个公正廉明的检察长,假如这个检察长“知恩图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位胡大人现在说不定不仅不会案发,倒不下去,凭着他的自我宣传力度,说不定还会升官。这实在令人感慨!但令我感慨的还有另一面。胡建学既然能说此大话,恐怕在检察长的起用问题上他有很大的发言权,他能说…  相似文献   

19.
完美     
《英才》2007,(6)
一位母亲领着她满嘴蛀牙的儿子找到圣雄甘地:“我的儿子最崇拜你,请你对他说不要多吃糖果。”甘地沉默片刻,对那位母亲说:“请一个月以后再来找我。”一个月后,母亲带着儿子又来了,提出同样的要求。甘地望着孩子,郑重地说:“请不要多吃糖果。”母亲不解,问道:“这么简单一句话,为什么要让我们等一个月?”  相似文献   

20.
守住底线     
一次,一位在江南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很快要上市了。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日:“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不断技术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