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民企一向是媒体眼中的“草根英雄”。然而.近几年。随着江苏、广东、山东民企的急速跟进.浙江民企的先发体制优势渐趋弱化。但精明的“浙商”再次选择了一条先发路径——借资本市场。走资本经营之路.在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上左右开弓,以实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浙江工商》2006,(6):16-17
相对于其他地方,浙江民企既不缺科研资金,也不缺富有活力的科研体制,但体制灵活的浙江民企并没有顺利地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导致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是仿制。可以说民企尤其是中小民企生于仿制,如不及时转型将最终败于仿制。  相似文献   

3.
8月6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公布了2006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进入全国100强的浙江民企为31家;进入全国500强的浙江民企达到203家,占总数的40.6%,至此,浙江上榜500强的企业总数已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浙江工商》2008,(10):32-37
2008年10月7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公布了2007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我省进入全国500强的民企188家,占总数的37.6%,至此,浙江上榜500强的企业总数已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知识产权的竞争则成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激烈竞争的一个焦点。作为浙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和支撑点的民营经济,面对全球化的知识经济竞争.它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步淡化甚至消弭。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结构中固有的知识产权劣势可能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以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通过分析浙江省民企知识产权战略的现状.揭示其不足及其原因,据此为不同的企业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以期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6.
傅白水 《浙江经济》2004,(24):21-22
2004年,宏观调控虽然使民企放缓了重化工业之路,但活跃的浙江民企却悄然转道,全面加速突入以前被称作“垄断领域”的禁地,这无疑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高雁 《天津经济》2006,(8):51-53
一、资产经营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中期模式 (一)资产经营在实施中的困难与现状 1.经营主体。以国有体制为经营主体的企业法人尚未从原有运行体制中解放出来,企业经营战略没有真正进入市场体系中。对市场认识观念不足,制度规章停留在单一的生产环节或市场体系中,缺乏真正使消费者满意的品牌(或服务质量),从而失去了应占据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8.
16年前,温州商人以包机之举名闻天下;今天,温州民企又涉足造飞机。从全国民企500强之一的温州金州集团证实,该集团已与宁波象山东风集团、美国专业飞机制造企业长兴公司合作,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F-2超轻型飞机,飞机有望明年批量出口美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6年来,浙江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初级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跨越。1978—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比全国平均高3.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7%,全年预计增长14.5%。继续保持浙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全面、更协调、更高水平的发展,这一任务已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0.
王春先 《河南经济》1997,(12):14-15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从生产经营转向资本经营,把资本投向最大的盈利项目,资本追逐利润的规律已在许继发挥作用,使许继加快了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增值,提高了经济效益,使企业投入,产出形成良性循环,1996年实现三个突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6亿元,利润首次突破9000万元,上缴税金首次突破5000万元,许继以占全国同行业19%的人数,创造了全国同行业70%的利润,上缴利润是全国同行业其他厂家上缴利润总和的4.2倍,跻身于中国工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机械十大杰出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浙江省级机关后勤经营系统不但走出“崩溃的边缘”,而且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2004全系统年1—3月尚亏损616万元,但到年底盈利创历史新高,达4800多万元,2005年又实现利润1.008亿元,经营业绩位居全国同行首位。  相似文献   

12.
李嘉  杨燮蛟 《浙江经济》2006,(11):40-41
浙江民企国际化进程尚处于试探阶段,远未大举进入国际市场进行跨国经营;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核心竞争优势,民企海外投资之路风险重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蒋力 《特区经济》2013,(12):169-171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浙江"走出去"开拓市场、寻求国际商机的重要力量。但是当前浙江民企的跨国经营活动仍处于初级阶段,相比国际大型跨国组织,其跨国经营能力仍显不足。本文从知识学习的角度着手,指出知识对跨国经营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分析了在跨国经营活动中获得国际化知识的内外部途径。论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内外部的知识学习,获得知识,并构建了企业通过知识学习与集成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4.
《天津经济》2006,(6):F0004-F0004
在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力神公司深刻认识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始终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做到生产—代、研发—代、储备一代。公司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5年还建成了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安全测试中心,这些都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一般的产品经营到品牌经营,多层次提升农副产品价值,已成为浙江农业产业升级的新引擎。政府部门作为品牌经营的主要推动者,龙头企业作为品牌经营的主体,发挥着引导、培育市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淳”牌千岛湖有机鱼是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下,由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千岛湖一级水体优势开发的浙江两大著名有机鱼品牌之一,是全国首个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认证的有机鱼,走出了一条以品牌经营为特色的产业化经营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回眸从稚嫩走向成熟,张江企业激情创新的乐章,一刻也没有停歇。无论是拥有第一颗手机“中国芯”的展讯通信.还是以金融交易、金融管理与数据处理三大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旦金仕达……他们坚持自主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一个个闪亮登台.又迅速放大.进一步照亮了张江创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陈超 《山东经济》2002,(4):62-63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在我国,不少民营企业规模扩大和实力雄厚后,也开始走多元化的道路。但是由于民企对多元化认识不足,加之自身的众多制约因素,使得很多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以惨败告终。本文主要讨论了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多元化经营策略,希望对民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汪炜  彭勇 《浙江经济》2005,(6):46-49
基于浙江民企“不愿上市”的现象。本文作者考察了“转型成本”和“融资替代”这两个关键性成本因素对浙江民企上市决策的影响。分析表明,内源式发展的传统民营企业。面临高昂的转型成本,而民间金融的活跃增加了浙江民企上市的机会成本,对企业上市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最近的俄罗斯扣鞋事件,还是2004年的西班牙烧鞋事件,只不过是浙江民企掉入“低价低利”陷阱的集中显现、如果浙江民企低价低利的状况不改变,类似的事件还会层出不穷。浙江民企应该争取从靠低成本竞争转向靠高技术高质量结合的产品竞争,这是民企突破“低价低利”的陷阱的一大利器和捷径。  相似文献   

20.
事件     
《浙江经济》2009,(2):6-6
浙江民企首度占据出口“半壁江山” 在民资大省浙江,多年来领跑全省出口的民营企业在2008年更进一步,首度占据了出口的“半壁江山”。2008年浙江省出口1543.1亿美元,民营企业占比51.5%,比上年度提高了3.3个百分点。而机电产品中民企比重也达到50.3%,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