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法规     
《机电产品市场》2006,(10):22-23
以标准促发展;海关总署就推迟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发布公告;商务部出台商品售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提出衡量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大指标;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政策标准等已有完整方案;  相似文献   

2.
陈北 《市场周刊》2004,(14):32-32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4月3日在长春“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研讨会”上表示,我国企业应抓住国外汽车及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采取措施充分延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形成一个世界规模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力争成为世界汽车及零部件重要供应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将积极推动汽车行业的联合重组,提高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集中度;通过资产和  相似文献   

3.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必须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实施ERP已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迅速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系统的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零部件企业ERP系统包含的主要模块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化经营和电子商务日益成为推动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巨大动力的今天,中国的网络化经营却因种种原因而无法迈开步伐。目前全球十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都借助网络化的管理让公司走出了困境,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趋加快,网络化经营和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国际商贸迅速发展的巨大动力,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网络化求变之路,也许可以给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来讲,通过营销体系来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汽车企业营销体系面临着企业不能对销售渠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销售成本上升,终端价格偏高、渠道成员缺乏稳定性等问题;所以应该以服务为核心、三位一体的建立我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是强化服务在销售过程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汽车信贷,继续挖掘电子商务潜力,建立强大的营销网络等。  相似文献   

6.
8月17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授牌大会在京举行。长春、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厦门、芜湖、台州8个城市,被商务部、发改委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一汽集团、奇瑞公司等160家整车及零配件生产企业被认定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等领导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为认定企业代表授牌。  相似文献   

7.
跨境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的一种新方式,汽车零部件产业是长春市主导产业。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跨境电子商务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长春市甚至全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不依赖出海口,而以更便捷的空中航线为主,对长春市外贸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长春市政府已经从基础设施、优惠政策、产业发展与创新等多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虽然目前仍存在认识不足、人才匮乏、平台缺失等问题,但只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借助当前"一带一路"大战略,选好市场、选准发展模式,如M2C或M2B,长春市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模式扩大出口、提高市场竞争力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8.
林华 《经贸世界》2004,(7):14-16
时下,汽车降价此起彼伏,它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行将终结。早已习惯享受暴利的中国整车企业,其降低产品价格的首要办法是压低零部件等采购成本。于是,汽车降价的大部分成本和压力最终被分摊到零部件企业头上。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大厦根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一方面受到来自国内上游整车厂商的打压;同时,一些跨国巨头也开始抢滩中国,分食汽车服务市场“馅饼”。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何去何从,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汽车生产全球化,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积极参与汽车产业分工,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化.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带来的机会和构成的威胁,进而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全面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商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相关企业和个人对于商用汽车的需求量只增不减。 商用汽车零部件企业市场规模也得到飞速发展,不断扩大。 同时商用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强,日趋激烈。 这就使得各个商用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思考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在降低零部件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企业商用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和工艺。 文章从我国当前商用汽车零部件的成本控制现状为切入点,主要分析目前我国商用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给出了相对应的具体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市场周刊》2004,(34):30-30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跨国公司全部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来华投资建厂或与国内零部件厂进行技术合作,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就面临着三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符静波 《消费导刊》2009,(15):73-74
本文阐述了我国汽车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的经营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针对我国汽车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给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完善汽车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汽车营销电子商务、汽车物流信息化和汽车售后电子商务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全球汽车产量最大的国家,RCEP的生效实施将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的产出和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汽车及零部件的贸易现状及竞争与互补关系,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RCEP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出和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部分汽车零部件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且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RCEP的关税减免将使中国汽车的产出与进出口额显著增加,但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提升互联互通、投资和劳动力等因素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企业要充分利用RCEP的降税安排,提升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扩大汽车零部件产品及电动车的出口,并做好应对贸易摩擦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市场》2001,(4):48-49
国内外汽车及IT企业同台切磋发展大计 2月21日至22日,中国汽车企业信息化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汽车业电子商务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本届论坛在国家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北京易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承办,是新世纪中国汽车业的第一次国际性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及国务院研究室、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参会的有通用、福特、丰田、雷诺、一汽、东风、上汽、长安、江铃、五菱等国内外著名汽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IBM、ORACLE、SAP、联想、方正等IT企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五菱、玉柴、东风柳汽、柳工等汽车企业的快速成长,近年来广西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我国西南最大的汽车配件基地。  相似文献   

16.
入世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开放环境,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其竞争环境却越来越激烈,成本控制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下面,本文就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以明确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欧盟和美国分别提出中国对汽车零部件进口实行的措施,不符合中国在WTO相关协定下承担的义务。 欧美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的指控不完全相同,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中国对汽车零部件征收的关税超过了中国入世承诺的约束水平,违反了GATT第2条;中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征税是在完成整车组装之后征收的,因其在国内征收,而且只针对进口汽车零部件,违反了GATT第3条第2款关于国民待遇的规定;对进口零部件规定了在整车中所占的比重,对国产同类产品无此要求,违反了GATT第3条第4款国民待遇的原则;此外,中国的措施还违反了TRIMS协定第2条和反补贴措施协定第3条。  相似文献   

18.
入世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开放环境.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其竞争环境却越来越激烈.成本控制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下面,本文就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分析,以明确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在汽车生产领域发展迅速,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不断涌现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不少的管理问题,其中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相应成本管理控制是管理问题较为突出的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由于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产品种类较多,因此在进行成本管控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将详细分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主要管理内容,并深入探讨当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内部成本管控中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0.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逐渐成熟,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中提出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目的是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优化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保证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建设属于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关键工作,本文主要探讨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