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网络生态系统由网络信息主体和网络生态环境构成。其中网络信息主体包括网络信息生产者、网络信息传递者、网络信息消费者以及网络信息监管者:网络生态环境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以及网络人文环境。这些要素之间都存在普遍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战略网络演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战略网络是一个自组织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随机涨落等耗散结构特征和自组织性。其耗散性和自组织性主要表现在战略网络通过与环境及网络内节点的相互作用,提供网络演化过程所需的负熵流,以抵消网络自身所产生的熵增,促进战略网络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文章提出,战略网络的熵受网络节点、网络目标、网络文化、网络机制、网络学习、信息渠道、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战略网络总熵为正时,战略网络的无序度增加,若不及时实施调控措施,战略网络有解体危险;当战略网络总熵为负时,网络效能增加,竞争优势增强,非线性相关的网络节点之间通过涨落和协同效应使战略网络形成新的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3.
张利 《中国报业》2012,(12):245-246
网络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流行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优化校园网络文化、创新网络文化宣传模式、加强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强化网络文化道德法制观念是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网络文化安全的构成进行厘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网络文化面临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构建网络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一体化主动安全防范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网络政治文化交流平台、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平台、网络文化安全网上举报中心、网络文化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平台。该防范体系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文化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一体化的实际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的“第二生存空间”。然而,由于人们对网络的滥用、误用、污染网络环境、甚至破坏网络环境,导致了网络生态危机的出现,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网络病毒、网络犯罪、个人隐私泄露、网络资源分布不均、信息爆炸与信息资源短缺等都属于网络危机的表现形式。缓解现有的网络生态危机,需要各方全方位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网络生态平衡,并使其在动态平衡的循环中,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化。  相似文献   

6.
网络交易实名制对网络商品交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交易实名制办法的出台,将规范我国网络商品交易,完善我国网络商品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本文从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网络商家的经营和准入、网络交易平台的管理、网络交易征税等多个方面对网络交易实名制给网络商品交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自由言说、虚拟世界、读写互动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解析包括网络教学、网络歌曲、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网络游戏、也包括博客、QQ的书校园网络文化,分析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与行为模式,指导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超网络高于又超于现存网络,它以是节点为网络的网络,由网络嵌套网络,具有多层性、多重性和嵌套性,可以用来描述和揭示各种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同构网络多重关系和异构网络交互关系。文章梳理了超网络的研究脉络,综述国内外超网络的研究方向,包括供应链超网络、知识超网络和信息传播超网络,阐述研究意义,指出这些成果的研究不足,并展望超网络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忠诚是品牌资产的核心要素。网络品牌商品的内在特征、网络品牌的服务过程和促销策略、网络消费者的价值主张、网络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等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忠诚度。而网络品牌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对网络品牌的认知、对网络品牌的消费满意度、对网络品牌的信任、网络品牌的个性特征、网络品牌的转移成本等方面。要成功建立网络品牌的忠诚度应提升消费者感知价值和品牌服务的细节,实行关系营销,提高消费者品牌转移成本。  相似文献   

10.
杜运周  刘运莲 《财贸研究》2012,23(5):121-130
基于整合制度理论与社会网络视角,从政治网络、投资者网络和顾客关系网络三个方面提出并检验组织合法性在创业网络与新企业绩效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基于209份新企业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政治网络、投资者网络、顾客关系网络与组织合法性正相关;政治网络与新企业绩效关系不显著,投资者网络、顾客关系网络与新企业绩效正相关;组织合法性在顾客关系网络与新企业绩效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投资者网络与新企业绩效关系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田海宇 《北方经贸》2012,(10):106-107
传统的网络安全方案主要采用的是防御为主的安全策略,通过防火墙、杀毒软件、安装系统补丁等手段加强网络的防护能力,从而达到抵御网络攻击者入侵的目的。随着对网络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逐步出现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蜜罐技术等基于主动防御的网络安全手段,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网络入侵的防范以及网络事故发生以后的处理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层级范式在跨国公司的发展初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全球竞争的压力加剧、控制协调的考虑,以及技术的进步,已经存在许多发展劣势,需要逐渐向网络范式转变。跨国公司网络结构主要由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构成,由于其网络结构更具开放性,形成了关键网络、空间网络和技术网络的不同边界。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的单跳传输能力,该网络与主用户网络工作在同一地理区 域和共享同一频谱。主用户网络具有更高的优先级访问认知用户网络频谱,认知网络需要控 制其发射机密度以限制对主用户干扰。认知、主用户节点位置假设服从泊松点分布,推导了 认知、主用户网络单跳传输容量,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主用户网 络传输容量随主用户中断概率增加而增加,随增量中断概率的增加而降低。认知用户网络传 输容量仅由次用户中断概率参数决定。  相似文献   

14.
网络化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主要体现。如何应用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将取决于会计在网络中实际操作和应用。网络时代,运用网络系统和统一的财务软件全面加强和改善管理的时机已成熟。因此,会计人员应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头脑,服务于社会和企业。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测控信息网组网的需求与发展趋势,以及其网络体系结构,分析了国外测控信息网的网络技术。对建立测控信息网所需的传输协议、网络管理模式、网络管理协议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GPRS与UMTS系统的网络接入安全机制,分析了GPRS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及UMTS较GPRS在网络接入安全性方面的改善,最后分析了UMTS系统中存在的安全缺陷。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银行系统面临的网络金融风险包括:网络金融技术风险、网络金融业务风险、网络金融制度风险,这些风险的产生源自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落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银行监管不力等方面。可通过加大力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构造全面的计算机系统防御机制、健全银行网络金融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8.
当前网络表达中到处弥漫的怨恨情绪,使技术理性的价值产生位移或曰颠覆,正价值如正义、公平、为承认而斗争等,在怨恨的情绪及其网络表达中导向负价值:网络暴政、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使人陷入"单向度的人"的危险。当下网络表达的无序和失序,正是怨恨的现象学呈现。因而,透过现象学观察的怨恨及其网络表达,或许可为我们反思批判当下和建构新的网络伦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Business History》2012,54(1):41-58
Recent work on business organisation has shown how a network based upon trade can evolve into a more widely embracing trade and financial network. A growing network may also engender leaders who intermediate to reduce communication cost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historically based variation on such hypothesised network structures by showing that trade and finance can exist together as part of a network from the outset. New Zealand pastoral agent firms recognised from very early on that regular trading transactions between agent and farmer generated trust, reputational effects, and mutual information exchange vital for successful lending and the provision of pastoral services. Agents, and sometimes other functional groups, served as intermediating leaders as the network grew in size and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