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00兆赫的晶体振荡器能够锁相在1和10兆赫之间的任一分谐波频率上。使用键控鉴相器不用调整线路就可以获得宽范围的倍频比。只要以中等的复杂性就能获得实验应用上的异常灵活性和且在单级内达到大倍频比。在100兆赫上倍频器的带宽可以作到5千赫,从而使平均时间少于100μs 时仍能保持激励源的特性。倍频器的噪声电平在100兆赫输出上小于-145分贝/赫。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利用肖特基势垒二级管的非线性变阻特性实现了混频,谐波混频,上变频和倍频等毫米波集成电路的理论分析,设计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放大噐和倍频噐相位噪声的研究表明,有一种称为“P—N 结相位噪声的闪烁效应规律”。使用低噪声晶体管的倍频器与此规律有矛盾。将有特基二极管倍频噐和电子管倍频噐与 P—N 结噐件作了比较。由于电子管倍频噐的相位噪声不因负反馈而变化,这表明电子管本身的相位噪声可能远比观察到的要小。晶本管倍频噐的相位噪声随负反馈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到一个下限,即使再增加负反馈量,噪声将保持恒定。对所有倍频噐在2Hz~5KHz 内的相位噪声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外推到1Hz。研究过程中,研制了一低闪烁噪声低漂移的前置直流放大噐。  相似文献   

4.
用国产封装型GaAs高优植变容二极管设计制作了一个毫米波二倍频器。倍频电路采用屏蔽悬置微带线结构来实现,整个电路印制在一块0.127mm厚的RT-Duroid5880软基片上。该倍频器具有结构新颖、简单,腔体加工容易等特点。最大倍频效率为15.9%,输出频率在2GHz的范围内,倍频效率大于10%。同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波导到悬置微带线过渡型式,其设计思想可供设计某些不同传输线间的过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X波段高稳定相干频率源倍频-放大组件的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为满足设计要求,对其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给出了电磁兼容性设计和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利用晶体管倍频扩展DDS的频率上限的方法,在DDS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DDS倍频模块的设计方案,经过板图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得到198-220MHzDDS倍频模块的最终测试结果,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研制的4.3GHz无线电高度表微波集成前端已得到实际应用,它代替了整机原用的振荡-放大一倍频方案,提高了效率、减小了体积.微波集成前端采用了高线性度FET压控振荡器作发射源,采用高隔离度的单桥路不等负载三分贝混合环混频器.在-40°~7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发射功率大于150mW,压控带宽123MHz,线性度小于3%,接收机噪声系数小予8dB.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AD9858在超短波无线电通信领域中的一种应用.基于AD9858设计一种频率合成器,该频率合成器采用"DDS 倍频"的方案,具有相噪低、跳速快等优点,可用于超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
PC急救组     
我的440BX主板根据说明书说,它可以自动侦测CPU的核心电压,范围从1.3V到3.5V的奔腾Ⅱ、奔腾Ⅲ或赛扬。它是否支持100外频的赛扬Ⅱ,其倍频跳线最高到8.0X,是否意味着其最高支持8.0X的倍频,可否使用倍频大于8.0X的CPU?Gefarce2MX显卡要怎样的CPU才能将其性能发挥充分?我用的是赛扬450A(赛扬300A OC)。答如果你的主板支持PⅢ EB处理的话就可以支持赛扬Ⅱ,从表面的条件上看你的主板是可以支持的。关于倍频方面的关系不是很大,因为现在的CPU都是锁频的,所以既使主板支持不了,只要BIOS可以识别就可以按正确的倍频工作。 MX显卡也不好说搭配什么CPU可以发挥其最大性  相似文献   

10.
振荡器频率的短期不稳定性用几个有关的参数来表征,或者是在频域的(谱密度),或者是在时域的(方差)。本文叙述了用实验的方法估计这些参数的各种可用的测量装置。在时域方面,这些测量装置,或者使用变频,或者使用倍频,或者使用锁相。在使用锁相的频域测量中,重申了离散频谱分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信号的频率落在两个量化频点之间时会产生估计误差,所以需要校正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后估计的频率。结合Rife算法和抛物线插值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频率校正算法。该算法依据不同的频率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频率校正算法,克服了Rife算法在信号的频率落在FFT量化频点周围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插值方向错误的缺点,同时避免了抛物线插值法在信号频率落在相邻两个量化频点的中心附近时估计均方误差会急剧增加的缺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此外,相比于单一的Rife算法和抛物线插值法,所提算法在频率估计精度以及抗噪声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星载自动识别系统(AIS)中信号存在严重的多普勒频偏,影响信号的正确解调,而传统的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频偏估计算法其估计范围无法满足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相关-FFT频偏估计算法,通过构造辅助函数以确定信号频偏的正负号,在此基础上对基于FFT的频偏估计算法进行改进,从而扩大频偏估计范围,实现对大的多普勒频移的估计。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改进算法的频偏估计范围扩大为原来的2倍,具有很高的估计精度,十分接近修正后的克拉美罗界,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跳频信号进行解跳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数字变频将跳频信号不同频率的各个跳段信号变频到统一载频上,使其转变为定频信号。文中着重论述了变频方案和内部参数的设计,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本方法基于HSP50214B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传统调频遥测信号载波频率估计算法对输入信号降采样后直接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方法虽然简单,但测量精度较差,无法适应高动态、低信噪比等复杂场景。为此,提出了一种调频遥测信号载波频率的精确估计算法。两并联补偿支路先分别采用正、负调频频率对输入信号进行频率预先补偿,低通滤波后完成降采样处理,削弱调频频率的频谱影响;频率搜索状态对采样数据进行载波多普勒变化率的频率补偿,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非相干积分和频谱重心搜索完成频率解算,提高载波频率的检测性能。试验与分析表明,所提算法在高动态、低信噪比等复杂场景下可显著提高调频遥测信号载波频率的估测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差分跳频系统频率编码及跳频序列的设计问题,提出利用混沌映射构造差分频 率编码,并分析了其频率状态转移的Markov性和编译码特点。最后检验了基于混沌映射的差 分跳频频率编码的统计性能,结果表明,其产生的跳频序列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随机性,不 失为一种具有较高线性复杂度的有效的差分跳频转移函数。  相似文献   

16.
定期对GNSS接收机的外部频率源进行校准是保证定位精度的重要措施。介绍了GPS驯服铷 钟频率校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组成,通过频率校准实验验证了该系统达到 了较好的长期频率准确度和短期频率准确度指标要求,保证了被校准频率源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相位差的正弦波频率估计方法对频偏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DFT相位差频率估计方法。首先推导了DFT相位差法频率估计的均方误差,然后提出了基于Rife插值的改进DFT相位差频率估计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正弦波频率估计对频偏敏感的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在各种频偏下均能取得较高的估计精度,估计性能接近克拉美罗限(CRLB)。  相似文献   

18.
频率预测是保障短波通信的关键技术。针对现有短波频率预测方法中数据处理过程复杂、输入参数条件苛刻、工程实现难度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泛克里格(Universal Kriging)空间重构法的海上短波通信频率预测方法。利用海军频率管理系统中大量的实用通信频率数据,基于球状模型、指数模型、高斯模型三种典型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研究了通信频率的空间相关性,建立了反映沿纬度方向通信频率变化剧烈程度的漂移表达式,通过交叉重构法对海上短波通信频率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泛克里格法在海上短波通信频率预测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未知海域短波通信频率的预测优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跳频通信原理及跳频通信具有的特点,并重点论述了跳频图案的设计、同步技术、频率合成技术、跳频组网及自适应跳频等跳频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总结了跳频技术的应用,分析了跳频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加有效地对航空通信频率进行分配,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航空通信频率动态分配方法。通过对频率动态分配思路进行分析,建立了频率动态分配框架,给出了频率动态分配的具体流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航空通信频率动态分配问题,定义了航空通信频率动态分配约束条件,建立了航空通信频率动态分配模型。最后,运用量子遗传算法和遗传算法对算例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量子遗传算法在种群适应度和收敛速度上具备明显的优越性,频率动态分配模型能够根据不同种群数量条件动态调整适应度,能够较好满足航空通信频率分配问题动态性、准确性、时效性等实践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