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食品与人们的生存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也不断发展壮大,食品添加剂已成为食品生产制作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可有效改善食品的颜色、香度、味道等,大幅度提升食品的档次及影响价值。但是个别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将结合当前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对食品检测的几种常用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对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食品包装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如果长期保存,那么包装材料中的化学物质会向食物中迁移。为了确保食物的安全质量,科研人员采用各种方式计算迁移情况,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为化学物质迁移量预测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苏丹红鸡蛋到三聚氰胺的牛奶,从毒胶囊到假羊肉,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食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如果连食品的安全都无法保障,那么还何谈保障民生呢?那么当前,为什么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呢?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原因在于市场中经营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消费者无法及时准确的掌握食品的市场信息。在这里,消费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直接的关系到百姓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的保障食品的安全,所以能够有效的提高食品化学检验的精准性是势在必行的。在进行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时,一定要要严格把控食品安全检测,能够有效的杜绝因食品化学检测不合格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能够影响食品检测的一些影响因素,提出了食品化学检测的一些流程,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希望能够有效的提高食品化学检测的准确性,能够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食品检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色谱分析技术的原理,重点从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检测,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污染检测以及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等方面,对食品检测中色谱分析技术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最新检测技术向多功能化发展如今,产品检测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受消费者对新食品类型和新包装形式需求这两方面影响。例如,由于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消费者们总是在外四处奔波,因而他们现在更喜欢体积较小的包装,以便轻松随身携带食物。这些趋势促使制造商们制造各种新颖的包装,力求在超市货架上脱颖而出,吸引购物者的注意力,这一趋势使精确的产品检测更加重要。因为对传统的产品检测系统而言,要在复杂的食品和包装形式中检测出并清除污染物是比较困难的。此外,技术的进步也为产品检测能力做出了贡献。先进的双能技术是X射线检测的最新技术,称为材料识别技术或MDX。此项  相似文献   

7.
产业指引     
《中国包装工业》2013,(4):12-12
陈清海:国家应加大对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监管力度 陈清海认为,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是保障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虽然各种包装材料的种类、物理和化学性质各不相同,与被包装食品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时间、接触温度等也都不同,然而包装材料与食品之间,如果配用不当,就会通过吸收、溶解、扩散等方式相互交融或渗透。陈清海建议,国务院应责成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对食品包装材质、种类、用途作出规范;对不同的食品种类包装安全作出规范;对那些容易产生毒副作用的包装材料严厉禁止;健全并在全国强制性推行统一的检测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8.
如今,产品检测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受消费者对新食品类型和新包装形式需求这两方面影响。例如,由于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消费者们总是在外四处奔波,因而他们现在更喜欢体积较小的包装,以便轻松随身携带食物。这些趋势促使制造商们制造各种新颖的包装,力求在超市货架上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同时对于食品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中,农药残留的影响最大。所以,农药残留已经成为食品检测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测指标,加强各类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可以为提升食品安全质量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食品安全越发的引起人们的注视,由于黑心商家对化学添加剂的不正当使用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对食品的诚信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化学添加剂已经潜移默化的走进了人们的食品生活中,化学添加剂的正确使用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好处,不正当的使用甚至会夺走无数人的生命,本文主要针对化学添加剂对食品的危害进行阐述,以及针对食品安全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于消费者而言,食品、药品的卫生和安全性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在食品、药品从生产、包装到出厂经过物流辗转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中,其卫生和安全性除了取决于食品、药品本身的质量,也受到包装水平的影响。如何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同时减少生产者因产品污染等原因造成的经济和信誉损失,包装检测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特邀嘉宾:胡建华何孝武Jozef Salaerts梅晓东曾科特别顾问:周云杰张虹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企业不可避免地在保障食品本身安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包装对产品安全性的保障作用。然而,更严峻的环境保护现实,使更多的消费者将自己的选择转向了包装与环境更友好的产品上。而这一潮流,使更多的生产商不断地增加金属包装产品的份额。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包装工业》2014,(10):11-11
各有关单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包装作为食品安全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食品企业以及食品包装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国绿色包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携手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雀巢(中国)有限公司以及相关检测机构等共同举办《2014国际食品包装安全技术研讨会》。旨在以食品包装为切入点,弘扬绿色包装,提倡绿色包装材料,用诚信和责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就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亟待我们在大会上一起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加工技术也不断进步,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添加食品添加剂,给食品检测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文章主要针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理论进行概述,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有毒害食品、以及食品检测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社会大众开始日益关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到食品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如食品生产原料、食品加工工艺、加工环境、食品包装、储存环境和运输等,然而人们常忽略了直接接触到食品的各类包装材料的质量。本文简要介绍了食品塑料包装的安全性问题和评价内容,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塑料包装的管理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而食品以安全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食品消费越来越理性,对食品包装标识越来越关注,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之后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阴影,而当下我国食品包装标识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本文就此分析了食品包装标识基本概况以及食品包装标识对食品包装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加强食品包装标识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了食品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如何保证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已成为亟须解决的全球性新课题。而RFID技术的出现,无疑给食品安全监管与追溯带来了新的契机,为有效建立食品安全供应链体系提供了保障,从而,确保到达超市货架及厨房的食品的来源是清晰的,并可追踪到生产企业甚至是动物、植物个体及具体的加工操作人员。那么,目前RFID技术在中国食品安全追溯方面应用是否成熟?还面临哪些困境?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物品编  相似文献   

18.
RFID技术在安全食品供应链的应用,对企业来说,有助于食品企业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为消费者营造了放心消费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增大,在农业上使用的农药种类越来越多,在各种农药类型中,有机磷农药应用的范围最广,毒性也最大。如果人类误食含有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农药残留严重威胁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农药检测必须加以重视。文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农药检测技术的应用,并详细分析新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食品安全是当前人们最为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的食品,特别是饮料类出现了各种安全风波。这些风波不同程度地牵连到与之相配套的食品包装。然而,与包装最为紧密的当属白酒塑化剂。客观来讲,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是安全可靠的,出现问题的几率并不大,但随着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如若控制不当,出现卫生安全性的个案也可能会明显增加,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对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的安全卫生性能,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