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2008年3月底宣布正在开发采用热化学和催化技术的集成系统,以便使植物生物质有效地转化生产乙醇。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提供为期2年390多万美元的研究资金资助。该项目将开发生物质生产乙醇的系统,将植物生物质如谷物秸杆和换季牧草通过快速热解进行破解,该过程在氧气存在、482℃使用热量的情况下,使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油。  相似文献   

2.
由英国牛津催化剂集团开发的微通道费托合成(FT)技术,日前被美国Solena燃料公司在英国开发的生物质制油(BTL)项目选用,将废弃生物质转化为可持续的喷气燃料。  相似文献   

3.
美国爱德华国家实验室(INL)的研究人员宣布,正在开发称之为Bio—Syntrolysis的高效碳转化的生物质制油(BTL)工艺,该工艺将高温蒸汽电解(HTSE)与生物质气化组合在一起,生产的合成气用于下一步转化生成合成燃料和化学品。该工艺可高效地使生物质碳转化为合成气(〉90%)。  相似文献   

4.
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生物质资源就是秸秆,为了能够实现资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将秸秆转换成为更加具有价值的第二代生物质燃料化学品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其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战略,这也是未来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对此,文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将秸秆生物质转化成为燃料化学品的主要工艺技术,使其能够更好的被工业化发展所应用,实现带动农业发展的转型,有效地缓解全球能源危及所带来的压力的同时,也能够解决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华南农业大学参与完成的教育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农业秸秆生物质转化能源”的研究,近日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6.
武验 《化工管理》2013,(3):67-67
笔者年初从淮北中润生物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成功的纤维素生物质同步水解技术继2012年9月份通过科技部"863"成果验收后,于2012年年底完成中试,并计划2013年启动产业化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取得了第三代生物质精炼技术的突破,比国外科学家预测的人类将植物所有组分转化为石油替代产品的时间,提前了几十年。该技术的成功意味着生物质精炼技术步入了第三代阶段。  相似文献   

7.
一条极具工业应用前景的纤维素转化多元醇的绿色工艺路线有望诞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首次尝试将廉价的碳化钨催化剂应用于纤维素的催化转化,乙二醇收率高达61%,这意味着重要化工原料乙二醇生产有望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而采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生产路线。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以色列清洁燃料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低成本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新工艺,每加仑乙醇的生产成本不到1美元。新工艺的基础是过去德国Bergius的低温水解工艺,该工艺可以把近100%的纤维素和其它生物质转化为糖,但不能用于生产乙醇,因为用发烟酸(氯化氢气体),生产费用太高。以色列清洁技术公司找到了一种直接从其溶液中回收氯化氢气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刘湘竹 《化工管理》2012,(11):27-27
<正>10月中旬,记者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的"生物质制生物柴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果在近期《自然-通讯》上发表。这项技术突破将"生物质制生物柴油"技术向产业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有望缓解一直困扰我国的柴油短缺问题。我国石油炼制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成品柴油。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生物柴油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液体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的优势在于原料的可再生性以及可与现有发动机、运输、储存等基础设施的  相似文献   

10.
从四方面阐述了加快我国产业技术转化的对策思路。1.加强宏观调控,制订产业技术转化的中长期规划,2.改革现行体制,促进产业技术向产业经济流动;3.突出产业重点,从政策上扶持产业技术的转化;4.广辟转化渠道,加快产业技术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化体系,从设计源头强化军民融合,加强技术转化的有效组织,强调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的有效结合,实现了技术在军民用领域的双向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李茜  郭斌  马克 《河北工业科技》2010,27(2):118-120,135
介绍了半干法脱硫灰的形成及其特性,并对脱硫灰中CaSO3氧化转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以考虑在低温条件下对其进行改性的新观点,并进一步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目前天然气制备合成气主要的水蒸气转化法、二氧化碳转化法、催化部分氧化法、非催化部分氧化法、自热式转化法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工艺操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过去15年 ,烷烃取代烯烃作石化产品原料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很大进展 ,发表了许多专利文献 ,而且有些技术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不过 ,目前该技术的发展仍受到选择性低的阻碍。如果开发出多功能催化剂 ,用于直接氧化烷烃 ,生产低成本的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这些产品就能因成本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 ,气相催化转化烷烃的技术已获得很大成就。例如 ,杜邦和BOC/三菱化学已大大提高了丁烷转化为马来酸酐的选择性和产率。三菱公司和BP公司 (现为BP阿莫科 )开发的新催化剂可将丙烷直接转化为丙烯腈 ,而传统方法是用丙烯氨氧化制丙…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敏捷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敏捷性不高,大量存在研非所需、转化迟缓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阻力太大、技术市场交易困难、转化环节众多等原因造成的.为提高敏捷性,我国有必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激励机制;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环境;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统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敏捷性的改善,将有利于迅速提升高校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6.
夏兰 《中国石化》2011,(5):25-26
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技术知识和研究结果具体转移和应用于生产实践。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但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能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搞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落实"科技兴企"战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燃气技术的应用,体现了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本文针对生物质燃气技术在城市供气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将从城市供气体系概述入手,结合生物质燃气技术原理及流程,对生物质燃气的提纯净化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将介绍生物质燃气技术在城市供气体系中的应用前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的生物质燃气技术的应用范围及水平,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谈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经济体制和科技成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着重从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管理内容、管理机构和职责、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专项基金、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实施科学决策等5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废料生产燃料级乙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除用谷物生物发酵生产乙醇的传统工艺外 ,美国资助用生物质废料生产燃料级乙醇的技术开发。美国每年产生约 2 80Mt的生物质废料 ,如谷物茎秆、稻草和木屑等 ,开发将生物质废料转化为乙醇的酶技术已取得可喜进展。美国Iogen公司投产了世界上最大的采用纤维素废料生产乙醇装置 ,该装置可使1 2~ 1 5kt a小麦禾杆、大麦禾秆和其他的谷物禾茎转化为 30 0× 1 0 4~ 40 0× 1 0 4L a燃料级乙醇。该公司现采用谷物生产乙醇的费用约为 0 .2 9美元 L ,采用这一新技术 ,预计可使未来的工业装置生产费用减少到约 2 3 78美分 L。Iog…  相似文献   

20.
于芃 《化工管理》2002,(7):14-15
记: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怎样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还没得到很好解决,技术市场还不完善,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李:我国的技术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后来国家科委建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一个叫中国技术市场协会,是以市场机制促进科技的转化。当时的技术市场每年的成交额只有7个亿左右,水平是比较低的。发展到2001年,已经达到近782亿,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上来说,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九五”期间每年有3万多项,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