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长期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东西部差距逐年扩大,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小康目标的实现。本文在介绍西部农民收入现状的基础上,从历史地理、农民收入构成、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等方面分析了西部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原因,并提出西部要抓住机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广辟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2.
西部农村大开发的关键在于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成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引农入镇,以商活镇,科学规划发展西部小城镇,既能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又能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使西部农村大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西部农村大开发的关键在于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成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引农入镇,以商活镇,科学规划发展西部小城镇,既能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又有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使西部农村大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特色农业之路,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郴州市苏仙区为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目前苏仙区特色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苏仙区特色农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根据中国30个省份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东部地区存在从农民收入到农业机械化的单向因果关系,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农业机械化和农民收入的双向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存在从农业机械化到农民收入的单向因果关系。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要从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入手,并且要综合考虑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间不同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不应当就农村和农业而论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反 ,应从动态的发展过程来看问题 ,即应从工业化、城镇化与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以及城乡一体化、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问题。如果说城镇化是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非常有效的途径的话 ,那么 ,中国应在扩大现有城镇规模、提升现有城镇功能的基础上 ,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9-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对中国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农民增收有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从全国来看,农村经济开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都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开放都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显著,而只有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显著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只有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开放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扩大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提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幅度都能够显著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1988—2008年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运用计量模型研究了农业信贷对我国农民收入影响的地区性差异。研究表明,我国农业信贷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高,且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农业信贷规模差距较大。中部地区农业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程度最大,西部地区影响程度最小,东部地区接近全国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收入构成角度的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洁 《全国商情》2011,(12):74-76
收入问题,是农民过上小康生活的首要问题,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农民收入各种来源的影响作用作了详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和对策建议: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在未来有可能成为缩小粮食主产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的突破口,要充分发挥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要发挥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稳定家庭经营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增加中央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补贴,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补贴收入占转移性收入的比重,通过国民收入二次分配均衡农民收入分配。要引导财产性收入的发展,确保财产性收入不显著拉大经济发达地区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论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它着眼于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把农业现代化提升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的命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要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必须通过一定财政政策的支持,积极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质量,增强农业的竞争力.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领域向非农产业领域的转移、从农业劳动力过剩地区向劳动力短缺地区转移,藉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要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必须通过一定财政政策的支持,积极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质量,增强农业的竞争力。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领域向非农产业领域的转移、从农业劳动力过剩地区向劳动力短缺地区转移,藉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五个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作者认为,突出5个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崔红梅  严东 《全国商情》2007,(5):236-238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杨凌地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中延长、加粗了产业化链条,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杨凌地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中延长、加粗了产业化链条,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陕西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市场导向,社会化服务与政府的支持保护相结合,具有陕西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组织化、法制化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及模式是当前推进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实力的合理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是保证农民收入稳定的重要手段,当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形成适当规模、做成特色,即实现特色农业的规模效益,可以更大程度的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农户收入的稳步提高.笔者就地震后汶川县农业生产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汶川县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当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认为汶川县拥有生产特色农产品的自然环境,但是该地区土地资源相当稀少,故本文提出针对汶川县境内不同的气候环境,进行特色农作物的相对集中生产,从而在稀缺的土地资源上形成相对集中的规模效益,且这种"规模"是在当前汶川县农业生产条件下的优势与劣势的权衡中形成的均衡--适度规模.文章最后将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政策建议,使汶川县的农业适度集中生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要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必须通过一定财政政策的支持,积极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质量,增强农业的竞争力。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领域向非农产业领域的转移、从农业劳动力过剩地区向劳动力短缺地区转移,藉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农业成功转型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率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英国的农业变革导致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农业转型。美国农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土地辽阔、农业人口规模缩小、农业生产率提高等方面。它的成功转型依赖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包括以立法、增设机构、投资和实施涵盖国内外贸易的经济政策来支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1978—2008年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的Granger原因,城市化与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且后者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城市化会阻碍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农民收入增长,但在长期内会对农民增收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