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部农村大开发的关键在于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成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引农入镇,以商活镇,科学规划发展西部小城镇,既能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又有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使西部农村大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已成为必然。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还存在着经济上的困难和制度上的障碍。发展小城镇经济 ,促进其产业升级 ,消除制度性障碍 ,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吸纳力 ,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小城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已成为必然。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还存在着经济上的困难和制度上的障碍。发展小城镇经济,促进其产业升级,消除制度性障碍,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吸纳力,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小城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问题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并关系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成的全局。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指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保证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调整农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重视农村教育,实施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和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必须进行合理、有序的转移、安置和就业。在农村解决这一问题,还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并加以实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出现新的困难.我国现有的城市偏向政策极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因此,应该积极发展农村技能教育,调整农村二元保障结构,通过农业内部消化就业和扩大对外劳务输出等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人口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其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与之相应,我们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其中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值得深思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三农问题既要对农村的物价和财政支农支出给予强有力的监控,同时更要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给予动态监控,从而为真正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市场创造条件.我们既要增加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转移支付,同时也要建立与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制;既要疏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以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也要建立、健全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既要增加农民收入预期,降低农民支出预期,更要以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资本存量过高、工资收入过低导致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必须提高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两种途径,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关键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发展上;提高经济增长率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并最终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浅析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与增量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关键.鉴于西部农村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文章主要从存量剩余劳动力和增量剩余劳动力两个层面着手,分析西部农村两类剩余劳动力的成因、特征及现状,提出对西部农村存量剩余劳动力采取渐进性、阶梯式转移和对西部农村增量剩余劳动力采取前瞻性、开发式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富余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表现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鉴于过去30年我国八成以上的农民转移到城市不仅没有带来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缩小。反而导致城乡差别明显扩大。孕育了难以转型的农民工特殊社会群体,今后应当把转移农民就业渠道的重点放在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上,即实行农民的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凸显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也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劳务输出、加快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个私经济等是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农村和乡镇非农产业吸纳为主,其次为城市化的吸引。但从分析模型中显示,城市化变量的影响系数不大,说明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用有限。实际情况也是这样,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还是以农村和乡镇中的非农产业的就地转移为主要途径。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依靠工业扩张解决日益凸显的失业问题,而应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适当控制城市工资率的提高,同时重点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实施小城镇战略与发展现代服务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小城镇战略,就是要发展县域经济,并行不悖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服务业随着城镇的发展而发展,发展小城镇的现代服务业,能够对小城镇周边广大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等提供产业支持.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庄经济为解决当今“三农”问题以及低山丘陵山区开发特别是新农村建设问题创造了一条新途径。现代农庄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集规模化、集约化、民营化为特征的一种乡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现代农庄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农业科技的示范与推广;有利于加速乡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但是,目前我国现代农庄经济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同质化严重、经营管理水平落后、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认识存在误区、农庄地位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需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对现代农庄经济战略地位的认识,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推进生产经营组织的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促进乡村小城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能否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现。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消除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障碍,如政府的政策限制,农村较低的人力资源水平等,从而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有效流动。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低下是安徽农村小康建设的难点。根据安徽省的资源禀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的现状,因势利导发展劳务经济既是提高我省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也必将对加快安徽全面小康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Cobb-Douglas函数推导出一种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增加值形成及非农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并据此计算出了从1991-2002年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以及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分析表明,农村内部劳动力的转移不但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而且也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春天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爆发了"民工荒".根据托达罗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与成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成本却在上升.因此,"民工荒"是市场供需调节的结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劳动报酬集体议价的表象,在实际报酬低于预期报酬时的理性反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问题主要是,劳动力转移的变化基本上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吻合;有较强的地域性;技能水平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主要有政策制度、科技进步、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改变居民生活方式,促进农村消费观念的改变,回乡投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开放农村消费市场等积极影响。也有政策难以落实,土地抛荒,农村地区消费和经营收入较少等负面影响。应鼓励和帮助劳动力回乡发展,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利用转移劳动力智力优势提高农村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