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在旅游文化中的应用一直备受争议。较旅游文化而言,酒店文化更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特征,其创意过程应更注重顾客主观体验感的真实性。因此,基于后现代主义真实性指导酒店文化创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后现代主义真实性理论的指导下,顾客的喜好、员工的文化认同感和科学技术是影响酒店文化创意的三个重要因素。基于后现代主义真实性的酒店文化创意要精准分析市场需求、完善酒店培训系统并加大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内核,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离不开文化的包装,它的竞争核心力取决于它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不仅强调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景观方面的物化,而且重视民族文化在旅游产品的设施、服务等要素中的体现,强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整体上的地域文化体验,以地域文化的整体优势和具体的民族文化景观及渗透在设施、服务中的民族文化审美来吸引旅游者.  相似文献   

3.
很多学者对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持反对态度,认为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会使文化本身丧失原有的内涵,文化的真实性将被弱化;但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对民族文化、对旅游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旅游业发展也促进了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赫哲族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文化,为开发民族旅游演艺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以体验经济理论为指导,在介绍赫哲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赫哲民族文化旅游演艺产品的设计思路,旨在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开发赫哲族旅游演艺产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旅游活动不断升温,旅游界学者对文化"真实性"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文化真实性的保护研究中,总结真实性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分析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文化真实性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加强旅游文化教育和打造"舞台化"真实两个层面出发,在制定保护条例、开展学术会议、宣传旅游文化以及设定文化主题、打造全方位"舞台"场景、保证"演员"真实等方面提出保护措施,希望对保护文化真实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文化旅游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文章运用民族文化学的有关理论,主要论述民族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作用。文章认为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珑嘉 《黑河学刊》2014,(5):15+128-15
旅游是一种空间位移过程中的视觉体验。过度强调视觉体验,使得旅游景观本身的真实性遭到破坏,旅游景观中的历史内涵不断淡化。应重视对旅游景观本真性的呈现,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应改变其对媒介宣传的单向度默从。  相似文献   

8.
为做好青海省囊谦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转化,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结合囊谦县文化和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特点和资源组合特色,提出主打高原生态旅游、高寒岩溶地貌科普研学旅游、盐文化科普研学旅游、藏传佛教文化体验旅游、格萨尔文化体验旅游、传统古村落文化体验旅游、自驾旅游、民族歌舞文化体验旅游八大品牌。将囊谦县分为香达镇综合旅游核心圈、西北部高山牧场观光旅游区、东部森林生态观光与户外休闲旅游区、西南部高山峡谷观光与宗教文化旅游区,结合囊谦县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一核八心两廊三区四线” 整体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全面提升囊谦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品牌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创意旅游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和新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而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发展的创意理念却不够成熟。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转化、旅游价值创造、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群化以及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云南及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增添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体验经济的九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正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源泉,文化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汪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提炼体验文化主题,营造体验文化氛围,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加强文化旅游商品的体验营销,利用现有优势资源推动九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广西海洋旅游资源、通往东南亚各地的海路及各种海洋民族文化,进而提出开发广西海洋旅游资源的设想,并具体设计了广西与东南亚各地及我国台湾之间的四条海洋民族文化之旅,即环北部湾的粤、京、琼文化与海滨风光旅游圈;北海至高雄的粤、闽、台文化与沿海风光之旅;环南海海洋文化与海洋风光之旅和北海至加尔各答的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多元文化之旅。其中设想了体验古代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之旅,体验郑和下西洋之旅等富有诱惑力的旅游项目。新鲜的选题和论述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2.
桂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具有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优势。体验经济是一种最新的经济形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和体验经济关系紧密。本文主要研究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桂林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游客越来越注重对景区民俗文化的体验。本文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结合文化真实性,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吐鲁番葡萄沟的社区参与旅游,以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路径体系为基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组织管理感知最为看重,对传统民俗文化很感兴趣,而对舞台化展演的感知不太强烈。因此,应从规范景区管理入手,拓宽营销机制,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强对居民的引导,促进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启芬  陆然 《魅力中国》2014,(9):246-248
旅游发展离不开导游人员的参与,导游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的纽带,旅游者通过导游来了解旅游地,导游通过自己的服务引导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审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部分,根据文化构成的形式和特征因子,民族文化主要分为“外显型”文化和“内隐型”文化。其中“外显型”文化主要包括: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语言以及民族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化艺术等,这也正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用的重点部分。本文基于导游的视角来研究贵州省西线旅游中民族文化展示的现状,分析展示的不足,提出通过导游人员、民族地区居民和新型农家乐几个方面来构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深层展示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民族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要保持民族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文化性经济事业的现代旅游,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当地的经济基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基础,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风俗文化,民族地区地域特点,当地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毕节试验区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其中的水西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水西彝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水西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对毕节试验区水西文化旅游资源阐述的基础上,分析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指出要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发展水西文化旅游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黄春 《魅力中国》2014,(13):15-16
本文从分析中外乡村农业旅游文化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分析我国乡村农业旅游文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以特色性、真实性来树立农村旅游与鲜明的农业文化意象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文化旅旅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打造具有吉林省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必能加快吉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吉林省经济发展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剔除其文化内涵,旅游就是一具空壳。因此,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能促进二者的共同繁荣。我区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合理开发民族文化,弘扬与传承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旅游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