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企业集中在同一产业或产业链,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互相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或企业制度。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产业集群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来看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提升中国产业集群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品牌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使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产业集群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重要体现。文章对近几年产业集群品牌的概念术语、形成机制和成长路径、创建方法和模式、效应和评价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对长株潭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珠三角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迅猛发展,到现在较为成熟,集群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文章在简介了产业集群的内涵与作用,分析了长株潭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后,对照珠三角产业集群的成功之处,提出了长株潭产业集群更快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辽宁发展产业集群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已经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采用,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制约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难点出发,提出加快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由1980年的30.2%下降到2013年的10%,但产业内部结构得以改善,正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农业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有助于城镇化的建设。新型城镇化将农民工市民化和棚户区改造作为城镇化推进的重点工作。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近期任务是要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汽车企业的集群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汽车企业集群化发展现状世界汽车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都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如美国汽车工业是通过产业集群而领先于世界汽车工业的,日本汽车工业是利用基于精益生产的产业集群而迈入世界汽车工业前列的。对于汽车这一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的产业,产业集群是提升其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集群内的企业可享受集群带来的内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较低的交易费用,生产专业化和知识外溢等好处。目前,我国汽车企业集群化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吉林、湖北、上海、重庆和京津地区等五大区域已形成了产业集群现象,在江…  相似文献   

7.
中国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世界第一大陶瓷生产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和江西省景德镇市均是中国陶瓷发祥地之一,陶瓷生产有一千多年历史,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瓷器烧造中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县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陶瓷产业区。而景德镇陶瓷产业却始终徘徊不前,发展十分缓慢,甚至丢掉了历史赋予其“中国瓷都”的名号。比较研究德化和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路子,有助于揭示传统技术型产业集群成长与地区竞争力提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静  孟韬 《经济与管理》2009,23(3):58-62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是老工业基地实现转型和振兴的重要战略。借鉴英国威尔士、伯明翰和格拉斯哥三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也应以推动新兴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共同发展为方向。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高技术的迅猛发展等因素推动和加快了全球产业革命,由此产生对稀土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并导致世界稀土工业的原料供应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包头稀土产业在全球稀土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一种现象,它既是产业组织方式的大提升,也是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包头稀土产业集群化发展具有提升包头稀土产业竞争力,促进包头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古赞歌 《经济论坛》2006,(12):33-35
产业集群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集群经济之间的竞争,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各国家、各地区政府的重要任务。2000年,杭州市就提出打造“中国女装之都”的口号,要把女装产业作为杭州市的战略产业来发展,作为发展都市型工业的突破口。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杭州女装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及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了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拉动了杭州的经济。但是,杭州女装产业集群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我国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能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产业集群也突显了现行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大量消耗和三废排放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产业集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引入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型产业集群,鼓励产业集群推行企业资源消耗减量化、企业之间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集群三废排放的循环治理,以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了一批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第三意大利”地区以及中国的浙江等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有鉴于此,产业集群被许多地区政府视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改革开放20多年来,保定市以家庭工业和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为基础,也逐步形成了一些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基地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推动保定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但是与此同时,保定市的产业集群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是老工业基地实现转型和振兴的重要战略.借鉴英国威尔士、伯明翰和格拉斯哥三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也应以推动新兴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共同发展为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生态型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我国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能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产业集群也突显了现行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大量消耗和三废排放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产业集群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引入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型产业集群,鼓励产业集群推行企业资源消耗减量化、企业之间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集群三废排放的循环治理,以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策略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把发展产业集群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联系起来,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新探索。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提出东北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若干建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英奎 《时代经贸》2008,6(10):55-55
首先,产业集群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但我们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理解,有些方面是非常模糊的。通过对有些资料的思考我认为,产业集群确实有高端、低端之分,高端的产业集群和低端的产业集群区别在于竞争的模式、发展模式、创新模式和企业合作的程度等,这些确实存在着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推动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本文试图揭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体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工业经济时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地区主导经济活动方式分异的出现。因此,分散与集聚的并存已成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发展特点。产业集群正是无边界的信息经济中的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这也是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作为某一特定领域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现象,产业集群具有地理接近性和关系接近性两个重要特征。本文从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基础为切入点,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并认为,在集群中,经济网络根植于社会网络中,经济网络受社会网络的影响;空间网络是集群其他网络的载体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卢洋  梅阳 《当代财经》2007,(4):95-97
全球价值链理论在工业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为产业集群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企业和产业集群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可以促进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和加快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如果定位科学合理,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产业集群在珠三角、长三角等许多地方成长壮大,大大带动了城市和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显示,广东中山、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等产业集群集中的城市,经济大都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其财政收入、就业人数和居民收入水平等指标也位居全国前列(倪鹏飞:《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大量事实也证明,产业集群成长迅速、发展较好的地区和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明显要高于其他地区和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