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法人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负相关,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2年至2006年间持续经营的沪深两市上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每股现金股利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性不显著,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与流通股比例显著性水平下负相关。现金股利支付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显著正相关,与Z指数相关性不显著,与流通股比例显著负相关。第一大股东会和管理者共谋,现金股利支付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无论是每股现金股利还是现金股利支付率,都随着流通股比例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实践,以沪深两市A股派现的29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有股、法人股持股比例、代理成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正相关,流通股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内部控制程度与现金股利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具有不同投资机会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是否不同?行业差异性是否会影响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关系?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本文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时具有大量高回报投资机会的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和拥有较少投资机会的非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性质与IT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显著正相关,与非IT类产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相关关系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IT'类产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显著负相关,与IT类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相关关系不显著;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IT类和非IT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实践,以沪深两市A股派现的299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有股、法人股持股比例、代理成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正相关,流通股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内部控制程度与现金股利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5年深沪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负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股东权益对数以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对制造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筱舒 《财会通讯》2013,(10):76-79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盈利分配的重点。是协调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本文以A股市场2007—2011年非金融非ST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每股盈余、每股货币资金量、非流通股东股份占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股利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经营风险和企业的现金股利水平显著负相关;国有股持股比例和现金股利水平负相关,但显著性水平不稳定;公司规模对现金股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程小琴 《财会通讯》2010,(10):68-70
本文以五个民族自治地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对董事会特征与现金持有水平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与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董事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工作所在地、董事会会议频数与现金持有量正相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领导权结构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不显著。这从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角度为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的成效及缺陷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5~2009年支付现金股利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但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关系减弱,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侵占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减弱。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现金持有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中,高额现金持有现象普遍存在;在职消费和代理成本都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都与现金持有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经营活动不确定性和财务活动不确定性都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盈利能力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负债融资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上述研究发现提供了一些现金持有异象的经验证据,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制度环境和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5年深沪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负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股东权益对数以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对制造业现全股刺政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代为背景,以200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结构与会计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国有性质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其他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没有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最终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流通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披露的2003年-2006年的终极控股股东数据和樊纲、王小鲁(2007年)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检验治理环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及现金持有量的关系.研究发现,治理环境与现金持有量正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业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萍  徐占东  白雪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07-110
文章以2005—2007年期间我国交通运输板块28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固定影响的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利分配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分配率有显著性影响,流通股比例对资本利得有着特殊偏好,与股利支付率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正相关,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与股利支付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控制权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决定着公司内部代理问题,进而影响着公司超额现金持有情况。以2014~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探讨控制权配置结构对超额现金持有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超额现金持有呈倒U型关系;经理层和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席位占比与超额现金持有呈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有助于降低超额现金持有;由大股东委派的总经理会降低企业超额现金持有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控制权配置模式所对应的超额现金持有量并非最低,公司控制权结构仍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存在着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即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断加大,过度投资水平逐渐降低,然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临界点25.35%之后,随着持股比例的进一步增加,过度投资程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管理人员和大股东所产生的两类代理问题,分析了股权结构中的管理层持股、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等方面影响公司绩效的机制,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述方面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介于20%和50%之间时,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2003—2005年49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本文试图说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内在联系,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与前五大股东及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公司绩效与国有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法人股比例负相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加强上市公司股权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等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岚 《价值工程》2014,(11):18-21
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及中国制度背景,探求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及资本成本的关系。应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支持以下论点:发放现金股利、CEO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是国有时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是国有时与资本成本正相关,发放现金股利、第一大股东持股、CEO薪酬、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成本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素质及监事会素质与资本成本、资产负债率相关性均不显著。总的来说,提高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负债率,且现金股利政策、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三者间存在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我国2003-2005年49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本文试图说明股杈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内在联系,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与前五大股东及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公司绩效与国有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法人股比例负相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加强上市公司股权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等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