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钟心 《商界名家》2005,(10):48-50
党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中部各省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和振兴,是现在全国讨论的热点之一。带着这个热点问题,《商界名家》记者最近采访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辜胜阻教授曾任湖北省副省长,武汉市副市长,长期工作在“中部”第一线.对“中部崛起”有着独到而深入的研究。他开门见山地指出:中部崛起必须要走重塑区域经济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兼顾全国经济全局、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地处中部地区的江西检验检疫局,紧跟这一战略部署,和着中部崛起的脚步,弘扬井冈山精神,认真履行职责,严把国门,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出台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措施,扶持优势出口产业,在中部崛起中一显身手.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崛起是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提升中部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以期能对实现中部崛起战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是继《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之后,国家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出台的又一重大区域性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进一步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促进中部崛起,重点是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就中部地区而言,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应把重点放在有效开发该地区人力资源上。实现中部地区崛起,须着力培育一大批思维敏锐、胆识过人、素质超群,熟悉市场经济,精通企业经营管理,富于创新进取和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企业家队伍。中部能不能崛起,就看中部企业家能不能崛起,看中部能不能涌现一个壮大的企业家群体。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整体战略部署。实行符合各地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的区域发展战略,体现了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近几年中部省份的发展和崛起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部崛起离不开城乡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要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须从本省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河南在中部区域的比较优势,转变战略思维,科学地进行战略定位,促进全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粗浅地探讨一下河南在中部崛起中的战略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钟心 《商界名家》2005,(6):65-67
关于“中部崛起”的讨论正轰轰烈烈,国家也正式将“中部崛起”纳入政策制定层面在考虑。但“中部崛起”到底如何破题?目前似乎并无明晰的声音。2005年4月,《商界名家》为此采访了湖北省人大常委、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伍新木教授。伍教授指出,破题“中部崛起”,应首先从“中部塌陷”的根源开始。哪里跌倒,应该从哪里爬起来。  相似文献   

10.
战略“崛起”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无疑给中部各省带来了重振雄风的契机。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走在中西部前列,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河南省将致力于打造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等9城市在内的中原城市群;湖南正实施不均衡的发展战略,重点引导“点一线”地区优先发展;安徽省的发展思路是:既要打基础,又要盖大楼;山西欲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江西则力争在中部崛起中先人一步……从中,我们能清晰地把摸到中部各省跳动的脉搏及发展思路。当然,崛起的概念不仅仅是几个指标的变化,也决不是热热闹闹地喊一阵口号了事。崛起的实质是要让中部各省扎扎实实地挺起脊梁,从开放程度、投资水平、经济效率到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都能够追赶上沿海开放地区,以实现东、中、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中部崛起,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罗亚东 《商》2012,(8):184-184
推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由于中部地区拥有的地理和基础设施等优势因素,决定了中部地区可以再这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积极承接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促进中部经济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加快实施中央制定的中部崛起战略,统筹实现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28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社会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具有的显著的“加速器”作用,发挥后发优势,应当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战略,也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捷径。开放的程度大小,开放的水平提高,直接关系着对外开放的成效和目的,即关系着能否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本文试就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的对外开放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部崛起!     
从2004年提出口号,到2005年调研摸底,再到2006年各项文件先后出台。“中部崛起”——一幅在高层决策圈酝酿已久的蓝图,一项统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已从准备阶段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如果说,率先发展的东部和正在加快开发的西部是中国的两翼,那么,正待崛起的中部就是华夏大地的脊梁。相对于遥遥领先的沿海地区和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西部地区,中部的开放落差和投资落差显而易见,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是出现了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作为脊梁的中部真的“塌陷”了,中国经济又怎能整体起飞?国家推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无疑给中部各省带来了重振雄风的契机。两年多来,中部六省也在崛起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湖北提出了“走在中西部前列,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河南省致力于打造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等9城市在内的中原城市群;湖南正实施不均衡的发展战略,重点引导“一点一线”地区优先发展;安徽省“翘首向东”,融入长三角;山西欲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江西则力争“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中部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热土。中部六省这几年大量投资都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江西,利用外资和国内资本投资急剧增长,4年来增长5.3倍,其中3/4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地区,2000-2004年达到2567亿元。中部正在出现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如湖北、湖南、安徽的钢铁、汽车、装备制造,河南的食品加工和公路客车,江西的特色冶金和精密制造,山西的能源开发和不锈钢等产业,都成为本省的支柱产业或拳头产品。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文件提出了36条的政策措施,分为9个方面,分别是:整体要求和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交通流通优势、促进城市群和县域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加强领导。作为中部崛起的纲领文件,将对全面推进“中部崛起”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崛起”上路了!  相似文献   

14.
陈松 《价格月刊》2003,(4):9-11
在我国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如何正确看江西面经济发展在全国尤其是在中部地区所处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是实现我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自中部崛起的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对中部地区而言,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创新,改进金融服务,推进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防范新的金融风险,支持中部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中部崛起,这是所有金融工作者面临的现实任务。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开设中部崛起与金融实践专题讨论,欢迎大家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中部崛起新思路探析——打造"中部金三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从空间整合视角分析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新思路.在分析构建由武汉都市圈、长株潭3+5城市群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组成"中部金三角"设想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部金三角"设想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田霖 《北方经贸》2006,(10):71-73
金融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中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要实现中原区内经济、金融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实现与周边区域的良性互动,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整合。前者致力于弥补金融发展短边,后者涉及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培育,实证分析表明郑州市具备一定的金融聚集潜力。然而从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指标来看,郑州目前主要承担着中原城市群的“龙头”角色,仍未能发挥中部崛起的杠杆作用。因此,必须逐步增强郑州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以郑州市为金融中心带动中原崛起,进而带动整个中部崛起,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和总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陈梦筱 《江苏商论》2007,(8):165-167
本文选取河南与中部地区各省的发展状况作对比分析,分析了河南存在优势和不足及其原因,从经济、科教文化、城镇化、思想观念等层面提出了河南在中部崛起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是继《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之后,国家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出台的又一重大区域性规划,是指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先行,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然要求.中部六省处于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中部六省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总数的年均增幅均达到了20%左右,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和全国旅游产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加快发展旅游业,就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会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而且符合国家经济转型和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目标,有助于实现三次产业对经济的协调拉动;中部地区仅仅依靠传统产业的发展,很难实现中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大力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才能为中部崛起提供有力的保障.旅游业作为中部六省都竞相发展的产业,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