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社区是民族旅游发展的依托,在以往的民族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是民族旅游发展的一种形式,社区参与民族旅游和文章的主旨——社区导向民族旅游发展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民族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文章在探讨民族旅游发展中实施社区导向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以往社区参与民族旅游发展进程中凸显的相关问题,探讨了社区导向的民族旅游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民族旅游的研究愈多,其中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问题是民族旅游研究的重点。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实地观察、访谈,来探析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既有旅游资源的共性,又有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根据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来加强法律保护尤为重要。要保护好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必须针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当前法律保护的不足,更新立法理念,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6,(2)
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对文化而言,旅游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旅游的兴旺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繁荣。对旅游而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过程就是体验文化、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文旅一体化发展,必将促进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文章主要从分析石林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以及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瓶颈,来探讨提出民族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开发是民族地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可挖掘的经济效益潜力巨大.本文从民族地区旅游纪念品市场调查分析入手,对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凉山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发展建议,为提高民族地区旅游纪念品开发水平、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旅游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所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在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倡导下,民族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当前旅游的主导。然而,目前很多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展的模式选择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以广西红水河都安三岛湾为例,针对国内目前主要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以期给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南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是西南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旅游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因此,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状况的分析,说明了旅游业是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实施旅游开发扶贫的优势,阐述了旅游开发在民族贫困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香花 《经济师》2005,(8):48-49
民族传统节日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我国许多的地区正在开发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少数民族节日,轻视汉族节日;注重节日的表演形式,缺少文化内涵;重视“西方节日”,轻视“传统节日”等。在此基础上应该对民族传统节日旅游的开发采取相应对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合理地开发民族节日旅游资源,挖掘民族传统节日内涵,提高旅游品味;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给传统节日提供适当的假期;加强民族节日的宣传策划;开发与民族传统节日相配套的商品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施资产化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德彪 《经济师》2004,(4):135-136
文章从可持续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高度 ,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施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 ,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施资产化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中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而言,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有社会发展的差距、人类发展的差距。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与西部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多民族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被誉为民族文化宝库和民族艺术海洋,是海内外旅游者梦想的圣地.云南绚丽的民族文化,推动着云南旅游经济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与地方文献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对地方文献在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作用,以及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构建地方文献保障体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民族工艺品是湘西旅游业的一块软肋,要发展湘西旅游工艺品,必须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对打造旅游工艺品品牌的意义,挖掘民族文化是打造湘西旅游工艺品品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刘绍吉 《经济师》2008,(11):259-259
以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滇东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及贫困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滇东民族地区实施旅游扶贫的战略,在对旅游扶贫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滇东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民族聚居区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只有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才能独树一帜,赢得游客的广泛喜爱。民族文化在旅游景观中的正确运用既能起到保护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作用,也可以使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阳光乐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哈萨克文化典故,以手绘效果图的方法,展现以哈萨克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16.
旅游情境下,与民族和民族支系密切相关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一再凸显和被凸显,关注民族支系,对发掘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区域内民族文化旅游网络的规划[1]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玉 《经济研究导刊》2011,(28):267-269
贵州民族文化具有历史的悠久性,民族多元一体性、生存环境山地化、多文化混融性和包容性、开放性,同时又残存原始、封建传统相对封闭性等复合特征。其经济生活谱系文化资源、生存环境谱系文化资源、语言谱系文化资源、习俗谱系文化资源、科学技艺文化资源、宗教谱系文化资源、文学艺术资源博大精深,我们可以通过民族旅游民俗化、民族节庆经济化、民族艺术商品化、民族文化品牌化、民族医药市场化、民族文化会展经贸化形式实现资本化运营,目前主要从可持续发展、旅游系统工程、旅游品牌开发、旅游区域分工、旅游信息平台实施突破,实现民族文化全方位资本化。  相似文献   

18.
王泽荣 《现代经济信息》2015,(3):454-455,279
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然而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与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民族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而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同样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者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在民族地区发挥更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北京胡同旅游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胡同旅游开发商、社区居民三个视角,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胡同进行了社区参与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北京胡同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文化选择、旅游承载度、管理力度、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配等诸多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北京胡同旅游个案为视角,以民族旅游为视野,探讨了我国目前的民族旅游发展。文章提出,民族旅游要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比较优势,以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游客为一体,在强调政府的宏观指导的同时推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鼓励开发商和社区居民的双赢的开发。最后,作者探讨了社区参与研究对民族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主要由理性价值、象征性价值和感性价值构成,基于此,主要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品质认知度、市场竞争力、知名度、忠诚度和联想度五个角度构建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大湘西为例,对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资产价值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